旅客逆差|盤點「復常」後五大長假 出境港人均多於入境旅客 聖誕逾 190萬人離港

平安夜期間,大批遊人在維港觀賞煙火。(資料圖片/ 劉貮龍攝)

隨著政府三月宣布「除罩」,社會步入「復常」。政府力推「Hello Hong Kong」、夜繽紛,冀爭遊客訪港。香港作為港府官員口中的國家「南大門」,今年多少旅客從這趟門走進來,多少港人「潤」出去?《集誌社》統計發現,「復常」後五個長假期,港人出境人次,均較訪客入境人次多,剛剛過去的冬至連聖誕假期,出境港人較入境訪客多約 123 萬人次,是五大假期中差距最大;曾是內地人熱門訪港時段的五一黃金周,2019 年疫情前,入境訪客多於出境港人,惟今年「復常」後卻「反常」,出境港人比入境旅客多 17.4 萬人次。

經過三年抗疫,政府今年三月解除口罩令,象徵所有防疫政策「壽終正寢」,香港開始「復常」。今年二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財政預算案,推出連串推廣香港措施,辦 「Hello Hong Kong」大型全球宣傳活動、「Happy Hong Kong」活動刺激本地消費,揚言要「請客來、走出去」。年底,政府再推出「香港夜繽紛」。連串活動攻勢,是否有助「說好香港故事」,吸引旅客訪港、留住港人在地消費?

《集誌社》統計,今年復常之後,五個長假期的出入境人次,清明連復活節、五一黃金周、端午節假期、中秋節連十一黃金周、冬至及聖誕假期,發現出境港人人次,均較入境訪客人次多。

聖誕港人出境人次近 200 萬 入境訪客只為三成半

剛剛過去的冬至連聖誕長假期,12 月 22 日至 26 日五天,港人出境約 191 萬人次,訪客入境約 67.9 萬人次,入境人次只達到出境人次的三成半,出境港人人次較入境訪客人次多 123 萬。出入境人次差距最大的,是 12 月 23 日星期六,出境港人有約 50.7 萬人次,入境訪客人次約為 20.3 萬,出境人次較入境人次多約 30.4 萬。

聖誕夜,西九文化區人頭湧湧。(資料圖片/ 梁文熙攝)
聖誕夜,西九文化區人頭湧湧。(資料圖片/ 梁文熙攝)

對比疫情前的同一時段,2019 年 12 月 22 日至 26 日,港人出境為約 170.3 萬人次,訪客入境為約 48.5 萬人次,兩者相差 122 萬,差距略較今年小。今年入境訪客較 2019 年增加,而訪客之中,今年有 17.7 萬人次為非內地訪客,佔該時段旅客人次的 26.1 %;2019 年有 14.2 萬人次是非內地訪客,佔該時段旅客人次的 29.3 %,比例較今年多。

清明節連復活節假, 4 月 5 日至 4 月 10 日六天假期,出入境人次差距,僅次於聖誕。這六天有約 161 萬人次港人出境,45.6 萬人次訪客入境,相差約 116 萬人次,入境訪客人次只達出境港人人次的 28.4% 。

五一黃金周反常 出境較入境多

五一勞動節,是內地的「黃金周」,疫情前常有大量內地訪港,翻查 2019 年出入境人次數字,五一黃金周五天假期,入境人次較出境人次多 18.5 萬,當年有約 133.8 萬人次訪客入境,有約 115.3 萬人次港人出境。至於今年,4 月 29 日至 5 月 3 日是內地黃金周五天假期,出入境人次一反「常態」,出境港人有約 89.8 萬人次,入境訪客有 72.4 萬人次,出境港人較入境訪客多 17.4 萬人次。不過,五一黃金周的出入境人次差距,已屬五個長假期之中最小。

九月前間,內地旅客在黃大仙祠外合照。(資料圖片)
九月前間,內地旅客在黃大仙祠外合照。(資料圖片)

十一出較入多 80 萬人次

至於 6 月 22 日至 25 日、四天端午節假期,港人出境人次為約 94.6 萬,訪客入境人次為 45.4 萬,相差約 49.2 萬人次。中秋節連十一黃金周,9 月 29 日至 10 月 8 日是內地中秋節、連十一黃金周和周末假期,十天有約 139.6 萬人次訪客來港。同時段,港人出境人次約為 219.9 萬人次,比入境訪客人次多約 80 萬。

港人的十一黃金周假期相對內地少,只有 9 月 30 日、 10 月 1 日、 10 月 2 日、10 月 7 日、10 月 8 日連周末公眾假期只放五天假。若只計及這五天,出境港人人次為 116.3 萬,入境訪客人次為 69.2 萬,同樣是「出多過入」。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網頁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Facebook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Instagram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YouTube

付費訂閱 支持集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