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邁向老齡化 銀髮支援配套差

黃於唱(左一)、徐明心(左二)、莊明蓮(中)發布老齡化社會研究。
黃於唱(左一)、徐明心(左二)、莊明蓮(中)發布老齡化社會研究。

【本報訊】人口高齡化問題值得關注,從大數據分析所得,香港85歲以上年齡組的死亡率,相比其他先進地區為低。明愛專上學院一項研究指出,港人雖然長命,但社會政策缺乏整全的配套安排,有學者認為政府應在政策上予以調整,從健康長壽的角度考慮,探討如何健康地享受長壽,而不單單是長命百歲。

生活質素欠奉

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院長徐明心表示,港人壽命較長可能與醫療因素,以及公共衞生政策有關,還可能涉及環境、社會和文化因素。不過,本港生育率低,加上移民壓力,普遍老年人口並未能享有優越的生活質素,各種範疇的政策亦未作應對,也未能及時培訓具備相應知識和技能的專業工作人員提供服務。

副院長黃於唱稱,政府應在政策上予以調整,擴大銀髮市場切合生活所需、增加健康和長期護理服務、建設長者友善環境、將年長人士納入勞動人口,並鼓勵長者參與社區服務,其中制訂支援家庭照顧者的政策及社會服務,更是刻不容緩,以創造更多機會令長者維持生活質素,在可能情況下發揮能力及貢獻社會。

因應近期持續發生與照顧者相關的慘案,社會科學院研究教授莊明蓮則稱,社會必須為照顧者建立一個合宜環境,協助他們應付壓力,脫離困境。縱使不少社福機構推出一些創新服務,但同工們卻需要兼顧多種專業服務,在人手招募甚有壓力。為提供更全面幫助,她認為這些人員需擁有良好人際關係能力,以尋找及協調社區內不同機構團體。此外,亦可推出創新試驗計劃,例如提供在家暫託服務,為家庭照顧者提供喘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