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問題——防老花惡化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各位讀者,你們要把報章拿到遠遠才能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嗎?如果需要,你們又不再年輕,便可能是老花的迹象。專家指出,如果不正視早期老花,度數會加深,令問題更嚴重。不想認老?其實老花是必然現象,加上有年輕化趨勢,及早面對方為上策。 「人一生總有戴眼鏡的機會。」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會長鄭偉澤副教授說。原來,即使平日多小心護眼,到了中年後都會有老花問題,令觀看近距離事物時影像變得模糊。「老花可與近視、遠視或散光同時出現,其成因是眼睛內晶狀體的彈性減少及睫狀肌力量減退,是隨人年紀漸老出現的現象。」 他續指,老花多於約四十歲開始出現,可是現代人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愈來愈多,常常看近距離事物,加上雙眼休息不足,睫狀肌容易疲勞,令老化現象提早出現,產生年輕化趨勢。 即使如此,老花始終是一種老化現象,鄭偉澤遇過不少病人因不認老而拒絕面對問題,「輕度老花患者在看近事物時,只要把物件放遠一點點,或用力調整焦點,仍可如常看見事物,加上電子產品多有放大文字功能,初出現老花問題的人應付日常生活並沒問題。」但他指出這樣做只會加劇睫狀肌的疲勞程度,令老花度數加深。 鄭偉澤建議市民每年進行眼科檢查,「中年人如發現自己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視力變差、看完近物要調整一會才能看清遠景、讀報或讀書時要把拿報章或書本的手伸直,文字要放到很遠才能看清,便要找視光師進行綜合眼科視光檢查,並依結果配眼鏡。」 如患者本身有近視問題,現時大多會配戴漸進式眼鏡,鏡片不同位置能讓患者看清不同距離的事物,而且近年科技進步,鏡片已不再像以往一般有明顯的分割條紋,外人不會知道那是一副有老花功能的眼鏡。 「這並非完美的解決辦法,由於漸進式眼鏡和老花鏡或近視鏡的使用方法不同,初用時要時間適應,不習慣者有機會感到眼睛疲勞、頭痛或頭暈。而且它每部分的視野較窄,使用時手跟頸部也要跟着調整,工作時長期使用可能會帶來不適。」所以,視光師會依照患者的生活習慣,配另一副眼鏡讓他們工作時用。 詳情請閱四月九日《星島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