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發現部分通渠劑未列使用方法說明或產品成份

消委會檢視市面17款較常見的通渠劑,發現有4款未有同時以中英文列出安全警示字句,8款未有列出使用方法說明,交予海關跟進。另外有5款樣本未列出產品成分,雖然本港法例未必有相關要求,但消委會認為,商戶有責任向消費者提供充足產品資訊。 測試的通渠劑售價介乎約10元至80元,但按樣本包裝的標示使用方法,每次使用的花費由1.5元至約80元不等,相差逾50倍。 消委會又發現,有1款通渠劑標示含鏹水成分,一般只建議由專業人士使用。另外有1款樣本標示以酶作為主要去塞成分,消委會指其所需通渠時間或較其他化學劑長10倍以上,並受溫度、酸鹼度等環境條件所限,未必能即時解決淤塞問題。 消委會又提醒市民,絕不應該把通渠劑或清潔劑混合使用,否則可能產生有毒氣體,情況嚴重可引致爆炸。另外,部分通渠劑的成分與漂白水等化學物品接觸時,或會釋出氯氣等有毒氣體,外國曾出現混合不同牌子通渠劑使用而不幸死傷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