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見人|同學,你為何不快樂? 吳大琪:世代轉變 層層焦慮壓碎心靈|Yahoo

見字如見人|同學,你為何不快樂? 吳大琪:世代轉變 層層焦慮壓碎心靈|Yahoo
見字如見人|同學,你為何不快樂? 吳大琪:世代轉變 層層焦慮壓碎心靈|Yahoo

編按:

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吳大琪是一位從科學研究走向關心學生情感教育的科學家。記者過去兩年,斷續跟他討論學童自殺及情緒問題。他不是自殺行為專家,但以科大、資優學苑的教育經驗及個人視野,探究香港學生不快樂的原因。

專訪文章分三篇報道。

吳大琪的父親吳羊璧早年在《文滙報》任副刊編輯,並寫作散文及小說,跟李怡、羅孚等稔熟。他從父親的傳統文人世界演進為科學家,回港任科大教授後又關注資優學生發展,得意大弟子盧安迪(《信報》專欄作家)曾在普林斯頓跟 John Nash 學習數學。今次他要說的,不是美滿故事,而是從世代焦慮,甚或失敗經驗作討論的起點,進入資優生的缺陷以至大學生發育不良的情感世界,希望社會了解學生為何不快樂,意識學生自殺及情緒問題的本質,aware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才有條件運用資源支援學生,或從教育著手,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吳大琪曾任資優學苑院長六年,也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STEAM 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1991 年科大創校加入物理系;2000 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02 年獲裘槎優秀科研者奬。)

特約記者:冼麗婷

攝影:張志華

【Yahoo 新聞專訪】

同學,你為何不快樂?

學生自殺,一直存在。臨床心理學家趙千媄早在 2016 年接受 BBC 中文訪問,回應學生自殺原因,認為如果有社會網絡支援,心境快樂,即使感受壓力也是不會自殺的。她為自殺行為說出一個框架:「一個人要從『不快樂』走到『自殺』這一步,中間有一大段路。所以自殺的人,真的感到非常絕望。」

從不快樂到自殺,那一大段路是怎樣的?電影《年少日記》觸動人心,是因為導演把小主角自殺的心路歷程呈現,所有相關人物,學生、朋輩、師長與父母,都是路上遇見的人。一段路,包含一個社會,一個制度,一個一個的人,讓人看到冷酷的原型、冷酷的出處。而冷酷者,可能並不自知。

在電影裏,我們旁觀冷酷與脆弱無助的對比,為之憤怒、為之心碎,其實是意識問題了解問題的開始。冷漠與不接納,是不了解的原因,而不被了解到無助絕望,是學生不快樂甚至極端至自殺的根源。電影情節,不必盡為真。回到現實,「絕望」真相的版本太多。

記者在過去兩年斷續跟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吳大琪討論學生不快樂的因素。2022 年初,記者第一次到他科大辦公室,當時正是冰冷灰暗的 COVID-19 疫情歲月;同年 11 月再討論,於 Patreon 寫了《同學,你為何不快樂》及另一篇關於大學生在中美關係轉壞下赴美升學的問題。第三次討論是個多月前,在科大戶外溫暖冬日陽光下,他對 2023 年首 11 個月有 27 宗學生自殺死亡個案很「無奈」。

按教育署早前公布轄下學生健康服務於 2022/23 年健康檢查結果,總結學童回應,曾有計劃自殺比率 2.8%、試圖自殺比率 1.3%,其中中學生稱有計劃自殺比率達 3.7%。

《年少日記》成為了近月的話題電影,也成為了部份人了解情緒問題的窗口。
《年少日記》成為了近月的話題電影,也成為了部份人了解情緒問題的窗口。

吳大琪不是心理學家,也沒有中小學教育前線經驗,但曾經當過資優學苑院長六年,處理過資優生情緒問題,了解及支援過不快樂的學生。他個人成長裏,是朋輩中的「怪人」資優生。八歲開始看《西遊記》,重點不在看懂,在於開啓自由想像。父親給他最大的財富是「自由」,可是,自由這個價值觀,對教的與學的,從來都不容易。

過去兩年,吳大琪早就提到中小學到大學的自殺及情緒問題已到了警戒線。他同意,要科學化去了解學生自殺原因,除非逐一了解個案,但這是很難做到。另一重要現實是,各方面似乎不太知道應該怎樣做。去年,社會走出疫情,學生自殺問題反而更差,他於去年 11 月下旬,在科技大學校園接受訪問,以冷靜態度回應學生自殺數字上升。

「乜都唔做」與「不知道該怎樣做」

「我不知道是不是更嚴重,沒有做任何事(處理),問題嚴重了,是很正常。整體上沒有做事,一年之後就是這樣。」

「你有甚麼感受?」記者問他。

「無奈。我跟人談的時候,留意這個問題的人是多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Nature of the problem

他認為處理學童情緒以至自殺問題,第一件事,整個社會要意識問題的本質(aware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那不是隨便丟少少錢,找幾個社工,或靠一兩個專家去解決的社會問題,「你給我五千萬是很多,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沒有用。」他說:「如果給了資源,能令整個社會 aware(意識)問題的本質,這筆錢值得。」如果把問題推給社工或專家,「這種我叫做沒有 aware(意識)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港府在 2017 年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當局並且在 2020 年找到唱出《Shall We Talk》的陳奕迅擔任宣傳大使,推廣委員會的公眾教育計劃「陪我講 Shall We Talk」。
港府在 2017 年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當局並且在 2020 年找到唱出《Shall We Talk》的陳奕迅擔任宣傳大使,推廣委員會的公眾教育計劃「陪我講 Shall We Talk」。

那麼,問題的本質是甚麼呢?他輕輕說了一個題外話,「你要明白整個社會的問題,老師和家長自己都不開心,例如,為甚麼你要移民呢?」其實,我們整個社會都不開心,家長不開心,老師也不開心。

「移民令子女不開心?」記者問。

老師捨棄百萬收入 辭職「要番條命仔」

實情是,移民的與不移民的,都不開心。「學校都不開心,移民的都走了,移不了民的,也不開心。」對留下來的,教與學,都要小心平衡內容與份量,理解老師的工作壓力,不能擠壓,「例如,到底你要教學生甚麼?有多少時間?要多加一些國民教育,教沒問題,但你要減少其他工作。」

有說,現在處理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先要處理老師的精神健康。記者聽過一位小學老師的真實抉擇:學校裏,三分一老師因為情緒病長期看醫生吃藥,不需要吃藥的老師,要接手吃藥老師的部份工作。這位老師壓力爆煲,家人支持下,寧願捨棄近一百萬年薪(連同一切福利及公積金收入),只剩一年便退休,也決心於上學年辭職不做了,「我要番條命仔緊要啲。」

個別老師肺腑之言,令人感受教育界壓力。老師不快樂,何來快樂的學生?而家長壓力也大,也是壓力製造者。回到學生自殺,吳大琪說,「學生自殺問題,我想五十年前都有,但問題是為甚麼現在愈來愈嚴重?」數十年前,主要是為了考試、會考,但現在自殺學童年齡降至十二、十三歲,而且數字創新高,自殺問題,不單是質的處理,更迫在眉睫是量的問題了。

吳大琪的個人視野及意見,他看問題本質及原因,在於現在的科技世代,已令教育帶來結構性改變,新世代充滿焦慮與不確定,是構成學生壓力及不快樂的大背景。

世代轉變與焦慮 不快樂的大背景

吳大琪說,世界教育大格局,正處於充滿不確定的轉變過渡期。他提到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諾瓦・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所寫的《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人類大歷史),我們正處於一如農業社會轉變至工業社會的過渡期。「由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那個轉變整整一百年,但我們現在好像 20 年內要做這個轉變,你說壓力大不大?」資訊科技時代是轉變中的過渡期,至於要過渡到怎樣的新時代,沒有人可以確定,是不是人工智能主導,也不肯定。

「你可不可以定義新時代?」記者問。

「我定義不了 。」吳大琪說。

吳大琪談起世代轉變,就想起學者 Yuval Noah Harari 的暢銷著作《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正如書中談及人類曾從農業社會轉到工業社會,吳大琪認為現時的人類亦正經歷另一重轉變,但轉變的時間比以往短得多,難免令人焦慮。
吳大琪談起世代轉變,就想起學者 Yuval Noah Harari 的暢銷著作《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正如書中談及人類曾從農業社會轉到工業社會,吳大琪認為現時的人類亦正經歷另一重轉變,但轉變的時間比以往短得多,難免令人焦慮。

這種世代的不確定性,一層一層壓下來,學生亦要面對壓力與焦慮。吳大琪說,世界各地應對轉變,能力不一,香港社會應對較差,因為香港教育制度太填鴨式,習慣考試主導,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考試成績好不好。「但是現在告訴你,將來世界有多方面標準,而且標準會變來變去,我們的教育制度根本不適合。」

新形勢不容易適應。現在鼓勵人去創業,修讀 Computer Engineering(電腦工程)面對不確定情況可能小一點,但修讀金融或市場學,隨時過幾年就會被取替,不像舊社會,「2000 年以前工業社會運作模式,大部分人是螺絲釘,學習 skill(技術)或者 knowledge(知識)就足夠好了。現在大家都不斷鼓勵你要有 creativity(創意),找自己有興趣的去做,對社會要有貢獻,這其實是與 value 有關。」

老師不懂教 學生不懂學

吳大琪認為香港傳統教育系統,不足以應付這種不確定性,「西方的教育方法也不足以應付,東方情況更嚴重,這就是大背景(background),使得我們的小朋友更加不知道要怎麼做。」新時代加入更多價值取向,老師與學生都捉摸不了。「老師要跟學生說一些 message(訊息) ,告訴學生要有某些價值觀,要懂得照顧自己情緒,要懂得什麼、懂得什麼,又要懂得自己學習,卻沒有教怎樣做,因為,老師自己都不懂,學生又怎去學呢?」

「但是這些會影響學生自殺嗎?」

「考試以外,還要應付其他不確定的需要,令學生感覺壓力很大。」小小年紀,已經感覺將來的壓力。「有沒有留意,小學現在已講 value education(價值教育) ,說要把毅力、堅毅放在常識科,還有一堆價值要教,但又不可教得太嚴格,所以更加不懂怎教。」

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哲學思考及方向,已不存在於新一代學生,吳大琪說現在學生情緒比較容易動搖,沒有那麼堅實。「以往全世界資源都放在教育知識,但現在開始覺得不行,要做 value 或 mindset(心態)等教育,這方面,其實是最不懂得怎麼教。」

不確定、不掌握,學生不快樂,如何解決?待續。

吳大琪說,從前的學生,學習技術和知識就足夠,但現時還要學習價值和心態;問題是老師都不懂,學生因此也學不了。
吳大琪說,從前的學生,學習技術和知識就足夠,但現時還要學習價值和心態;問題是老師都不懂,學生因此也學不了。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生命熱線:2382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明愛向晴軒:18288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 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政府 24 小時「情緒通」熱線:18111

【冼麗婷昔日文章】

好想買一棵真聖誕樹!訪西貢樹場以香氣換一個「森林」的朋友

吻別 SEVVA 中環回憶 永安姐妹的詩情畫意

SEVVA 明年五月結業 郭志怡與香港的大膽想像時代終結

《4拍4家族》票房能起死回生? 導演賴恩慈以野孩子力量頑強應對挑戰

專訪傅浩堅(上)運動科學專家傅浩堅 詳談網球場上的壓力與優雅:黃澤林如何絕地反勝?

專訪傅浩堅(下)我們輸在基因?傅浩堅:香港網球需要多 20 個黃澤林

專訪李立峯(上) 記者一句話感動新聞學者:「繼續存在就是意義」

專訪李立峯(下) 生存不是躲起來 記者在壞環境保持堅韌

【資深人物訪問記者 冼麗婷】

在 slasher 新世代,冼麗婷是香港記者 / 作家 / 人物寫作導師 / home baker。咀嚼人要時間,寫字要時間,等天然酵母開心要時間,用百分之二百真誠,等待深刻的味道,這是她做人、造麵包的樂趣。

在 Patreon 建立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一年,因為會員支持,讓她能繼續訪問、看書。讀張愛玲、馬奎斯、米蘭昆德拉寫世情;見人寫人,聲演說人,憑文學的直覺與多年新聞人的訓練和價值觀,無論時代怎變,堅持寫真實故事。

WriteHouse 不變,天下人字裏相逢。見字,如家。

訂閱 Patreon 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

冼麗婷,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系;其後於香港大學修讀比較文學學士及碩士;著有《見字如見人》。

冼麗婷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