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暴力成無形傷害 學者籲勿將長者當「出氣袋」

【on.cc東網專訊】虐老事件、以老護老引致的悲劇接連出現,不禁令社會反思長者面對的問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甄秋慧就趁今日(15日)是「世界關注虐老日」,於一個電台節目中分享對虐老問題的看法。她指出,家人、照顧者對長者的言語暴力、精神傷害往往被忽視。甚至有長者認為自己「年紀大、無用、麻煩」,將問題歸咎於自己。她呼籲長者、家人及照顧者重視虐老問題,了解長者權益,避免對長者造成無形傷害。

甄秋慧表示,虐老問題是由個人、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造成。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定義,虐老指在任何互相信任關係中,單次或者重複的行為,又或者缺乏適當的行為,令到長者受到傷害;包括身體同精神上的暴力、 財產侵吞、性暴力同疏忽照顧。她引述研究指,香港每6.5個長者,就有1個可能正遭受虐待,未來數字相信會隨人口老化增加。

甄強調,除身體傷害外,精神暴力亦對長者有莫大影響。曾有個案因家人與家中長者信仰不同,趁其外出時將家中「神主牌」棄置到垃圾站。不過,長者往往本着「血濃於水」的想法,寧願逆來順受;甚至有長者將受虐問題歸咎於自身。同時,長者受健康及金錢所限,甚少外出,可傾訴的對象亦寥寥可數。加上不了解求助途徑,令他們求助無門,最後漸漸變成隱形個案。

她認為,預防虐老首先要提升大眾對虐老的關注。長者需要了解自身權益和受虐時求助的方法;家人、照顧者亦需要認識何謂「虐老」,慎防出現無意識的虐老行為,避免照顧者因感到壓力,將長者當作「出氣袋」。甄秋慧建議政府增加宣傳,提升社會對虐老的認知,並鼓勵市民關懷身邊長者,建立社區長者保護網絡,盡早支援高危人士及家庭。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