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藥到病除:腸道微生物移植 治療難辨梭菌感染

難辨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種寄生在人類腸道內的細菌,對一般健康人士並無特別影響。但是,當難辨梭菌不受控制地過量繁殖,造成腸道感染,病人就會出現腹瀉,甚至是偽膜性結腸炎,嚴重時能造成生命危險。病人或受自身疾病、早前曾服用抗生素,或接觸受感染患者的糞便所污染的物件而造成感染。傳統上的治療方法使用針對性的抗生素,但這或將其他益生菌也同時消除,有機會使疾病復發。

腸道微生物移植已獲多年科研驗證。於2022年及2023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便分別批准了名為Rebyota及Vowst的產品,用於治療抗生素失效的難辨梭菌感染或復發病症。腸道微生物移植的原理是使用健康人士的糞便,將健康腸道內的細菌移植給病人,恢復患者腸內微生物生態的平衡。

研究顯示,新技術比傳統的抗生素療法的治療成功率高出3倍,使病人停止肚瀉。上列的兩款療法,Rebyota直接放入直腸,而Vowst則是口服的膠囊。前者於臨床研究中,七成患者於8星期內都未有復發;而後者,近八成患者於24星期內都未有復發。

本地大學研究中,暫時仍然需要健康人士捐贈新鮮糞便。收集後,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篩檢(如傳染病)、加工處理、移植到病人腸道等繁複、昂貴的步驟。隨着新技術普及,可冷藏的糞便膠囊或使更多病人受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