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山斬人案五大爭議 傳媒誤報渲染同性戀精神病 學者斥扣帽子及誤導
【Yahoo 新聞報道】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斬人案導致兩死悲劇,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至今爆發五大爭議。有傳媒起初誤報事件是「情殺」、死者「出軌」;亦有媒體把報道焦點放在兩死者是「同性密友」、疑兇有精神病記錄等,更有 KOL 涉抄襲及抽水引公憤。有傳媒學者及精神科醫生指,有關誤導及扣帽子的報道對死者不敬,將精神病污名化或導致患者及家人諱疾忌醫。
爭議一:傳媒誤報情殺、死者出軌
上周五(2 日)兇案消息一傳出,傳媒大篇幅跟進報道。《Yahoo 新聞》翻查網頁的頁庫存檔(webcache),《文匯報》即時新聞引述消息指「刀手與 1 死者為夫妻」。根據《文匯報》Facebook 貼文修改紀錄,在 6 月 2 日晚上 8 時 59 分發文,稱「消息指,39 歲兇手與其中 1 名女死者為夫婦。」
《點新聞》網站同晚亦引述消息稱「兇徒與 1 死者為夫妻 案件涉情殺」,內文稱「有消息指,39 歲兇手與其中 1 名女死者為夫婦,懷疑女方出軌,遂起殺心。」
《東網》即時新聞亦以「 荷里活廣場 2 人捱斬不治,刀手當場被制服,初步疑涉情殺」為題,引述消息指「行兇的 39 歲光頭男與其中一名女死者為夫婦,他懷疑女方出軌而動刀斬情敵」,並製作了影片報道。
TVB 的《東張+》引述類似的「消息」,標題稱「疑涉情殺 兇徒懷疑女方出軌斬殺情敵和妻子」,引述消息指,「39 歲兇徒與其中一名女死者為夫婦,懷疑女方出軌,遂手持 12 吋長魚生刀行出,先是殺害情敵,其後再向妻子行兇」。
其後警方向傳媒交代初步懷疑兇手有精神病,與兩女並不相識。《文匯報》在 6 月 3 日凌晨 1 時 13 分修改 Facebook 貼文內容,刪去相關段落。《點新聞》、《東網》、《東張+》亦修改報道,刪去相關段落。相關媒體並沒有為發布錯誤消息作澄清或致歉。
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在突發新聞部分傳媒引用「現場消息」,例如警員流傳的消息,但可能未經核實,「錯了,全行都錯」。
他指,當個別媒體引用消息時,其他媒體在追趕新聞的壓力下,或會採用不可靠的消息。他認為錯誤引用消息指兇案是「情殺」、「出軌」是對死者的不尊重,對新聞的不專業,亦誤導公眾。
爭議二:頭版報道兩死者為「同性密友」
部分傳媒大篇幅報道兩個死者的關係,例如《巴士的報》報道,「斬人案兩女死者為同性密友 均來自破碎家庭」。《東方日報》在兇案翌日頭版報道,以「同性密友死得冤枉 陰霾處處全城恐慌」為題,內文指兩位遇害的女生於酒吧認識,二人發展成密友並於大埔龍尾村同居。
《香港01》則「據了解」指兩位遇害者數個月前在酒吧認識,約一個多月前開始拍拖,並同住於大埔一村屋。
杜耀明認為,傳媒報道焦點放在「同性密友」或死者的背景,是視死者如無物,「一個人死了,還要被人加這麼多帽子在上面,無得出聲,對於死了的人,對家人是一個傷害」。
爭議三:KOL 聲稱「還原真相」實抄《明報》
兇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明報》在 6 月 3 日報章刊登了阻止兇徒的酒樓廚師訪問。同日早上10時43分,Facebook專頁「家明」發貼文稱「還原真相」,撮寫廚師阻止兇手的過程,內文多次引用廚師的說話,與《明報》的訪問內容一模一樣,卻並未註明是引用該報報道,只在文末註明圖片出處「左圖:《明報》」。
截至6月5日早上10時,《明報》上述報道在Facebook獲不足7000個表情符號及1000個分享;但「家明」引《明報》報道「還原真相」的貼文卻得到近3萬個表情符號及近5000個分享。
事件在傳媒界引發爭議,有前傳媒人成立專頁 Ling is travelling 發文,批評有關做法不妥,「抄晒成篇明報記者親身做嘅訪問內容,唔畀link,只講幅相來自明報,仲寫到自己還原真相」。翻查Facebook修改紀錄,「家明」在6月3日下午4時16分,在貼文尾補上明報報道的Facebook連結。
杜耀明慨嘆,媒體經營困難,往往很易被別人掠奪「勞動成果」,「人哋靠 Hit rate(點擊率)支持媒體運作、生活,你這樣去掠奪別人勞動成果,講唔過去。」他認為即使要引述,都應該表明消息來源。他指,外國傳媒如《金融時報》、《經濟學人》比較重視自家報道成果,如果有機構引述報道時沒有註明出處,很可能會發信追究。
爭議四:林作「抽水」惹公憤被解僱
兇案成為社會熱話後,由大律師轉型從事保險經紀的林作在社交平台貼出一張模仿疑犯的造型照,更聲稱「放售疑犯同款波鞋」、「逃跑一流」,被網民狠批「抽水」,有網民在討論區呼籲抵制其所屬保險公司,林作其後刪除貼文。
林作所屬的保險公司「保誠」在6月4日發出「嚴正聲明」,指「知悉有個別理財顧問於社交平台就近日的社會悲劇作出不當言論及行為,與公司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經內部調查決定與有關理財顧問終止合約,重申所有員工及理財顧問理應遵守公司的社交媒體指引。
林作事後接受多間傳媒訪問,承認被公司終止合約。他在《am730》訪問中稱終於可以做回自己,反擊社會輿論,「今次遇上一班極端份子,偽善嘅人士,就喺度代表社會小眾仇恨聲音。大家睇返佢哋針對我嘅言論,嗰啲先係香港最恐怖嘅人,絕對係香港最惡毒嘅人」。
爭議五:精神病污名化
兇手在商場殺害兩名女子,傳媒普遍有報道兇手的精神狀態,部分媒體用字更繪形繪聲,例如形容「疑犯有精神病紀錄 逞兇站屍旁冷笑被制服」。但根據《明報》引述在場廚師的描述,指疑兇被打了兩下後站在欄杆旁,報道指「拿刀的手垂下,沒逃跑,像是等待被捕,其間一直在哭」,更形容是「喊得好淒涼」。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向《Yahoo新聞》表示,絕大部份精神病患者沒有暴力傾向,涉及精神病患者的暴力事件,佔整體暴力個案少於5%。他認為若傳媒在報道時,放大精神病人是「隨機」、「無法預測」,會造成公眾錯誤理解精神病。他建議,傳媒在報道相關案件時應提供精神病的相關資訊,協助讀者理解事件。
他指,兇案發生後公眾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進一步惡化,「大家會覺得精神病好恐怖喎,覺得醫治精神病或者看精神科醫生係一個會被標籤的事,可能更加諱疾忌醫。」
麥永接醫生指,精神病不是代表有暴力問題,「精神病有輕有重,有好多不同的種類,小朋友包括自閉症、過度活躍症,成年人可能有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情緒問題,老人家可能認知障礙等等,所以(精神病)是很闊的。如果大家不理解,將所有精神病演變成有暴力的情況就不理想。」
他認為,對於精神病的教育最好從小朋友和年輕人著手,「在他們概念上未有負面標籤,認識多些精神健康的知識,如何面對精神病、如何求助。」麥醫生認為,政府層面需要跨部門的組織協作精神病教育。
臨床心理學家李昭明(Amanda)事後亦撰文指,傳媒和新聞界常將「精神病」與「暴力」扯上關係, 甚至把兩者畫上等號,是一種污名化現象,把「暴力」這負面特質放大及以偏蓋全,令精神病患群體在社會上處較低和不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