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京「攝」獵平淡美

(綜合報道)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旅行,他們往往攀山涉水,深入不毛之地,為的就是捕捉驚世奇景。來自深圳的八十後攝影師黃京卻認為,即使看來平淡的生活瑣事,也總有美好畫面值得記錄。自言是平凡人的他,憑藉一輯以鄉郊一角為題的黑白照,成為了首位奪得徠卡(Leica)國際攝影大賽獎項的華人。 黃京1987年生於深圳一個小康家庭,爸爸當公務員,從小家中已有電腦可以上網,中四那年,偶然看見別人上載到博客的攝影作品,很吸引,自此蠢蠢欲動。「我不懂打籃球,運動並非我的專長,但又想做一些能吸引女孩子的事情,就想到不如拍照吧,拿起相機的樣子也很有型。起初只是上網看看別人拍的相片,嘗試跟着拍!」走上攝影路,就是源於一個單純理由,透過網絡,他結識了不少LOMO相機玩家,順理成章本着LOMO的宗旨,開始沒有束縛地即興抓拍,結果一玩上癮,從此相機不離身。 大學時期,黃京一心打算修讀攝影,但是爸爸一句:「無出路!」,不獲批准,結果報考了廣州美術學院設計系,誰知分數不夠,又被校方勸改選修攝影,笑言自己命中注定當攝影師。畢業後,曾當過報社攝影記者及自由工作者,直到三年前,加入了以設計為主題的深圳華.美術館當「打雜」,「說是統籌,但其實甚麼都要做,影相、掛畫、布置、搬重物等等一腳踢,但勝在有時很悠閒。」 喜歡悠閒並不代表懶惰,黃京相信悠閒的時間能造就靈感。「我是一個比較慢的人,亦少與人交流,每當空閒多會一個人走在街上,還好除了待在報館那一年以外,工作都很彈性,讓我能騰出更多時間發掘身邊的事物。」他不諱言自己剛學習攝影時,也經歷過心雄的階段,想用鏡頭捕捉世界大事、揭露社會黑暗,做個紀實攝記,但後來發現,這些都跟自己的生活步調格格不入,便決定改變攝影方針。「過着風平浪靜的生活,對於拍攝一些瑣事反而更感興趣,好像一碗白飯,看似平平無奇,但如果細心去看、去欣賞,沒有餸菜相伴的靚飯,都足夠令人食指大動。」 黃京坦言一路走來,欣賞自己作品的人不多,獲一班知心好友肯定及支持,算是幸運。2011年,他憑藉拍攝鄉郊一角景色的攝影集《單純的看》,終得到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新人獎(Leica Oskar Barnack Newcomer Award)評判團青睞,成為歷來首位贏得這個國際攝影大賽獎項的華人。一名曾經擔任戰地記者的評判告訴他,自己甚麼大場面都見過,卻難得被這些簡單的景物打動。 最近黃京於中環La Galerie舉辦名為《無色無味》的黑白攝影展,同樣運用最基本的顏色、最平凡的題材,提醒我們,別錯過一些匆匆流走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