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戰友陳思祺揭中槍之謎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長眠浩園「無味神探」陳思祺一生傳奇,九二年在大角嘴圍剿悍匪中槍險死英勇事迹,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中槍背後之謎卻鮮為人知。昔日作戰同袍透露,陳當年與上司帶隊剿匪,三件避彈衣對五名悍匪,陳在賊竇門口用身體掩護同袍駁火,其後為救上樓同袍再遇悍匪,雙方糾纏間,陳遭悍匪握着自己的佩槍,被最後一發警槍子彈轟中眉心重創。 陳思祺昔日出生入死同袍大爆「神探」中彈之謎。六十七歲梁炳是警署警長,與陳思祺為拍檔兼親密戰友,六六年加入警隊,當差三十九年,十年前退休。他表示,九二年,陳思祺剛從觀塘警署調來東九龍重案組僅個多月,便爆發利得街警匪激烈槍戰。 「炳叔」透露,利得街剿匪警匪駁火,槍林彈雨,陳思祺勇救同袍中槍之謎,鮮為人知。當年情報顯示,械劫金行三名內地旗兵及兩名本港悍匪,估計有四個竇口,他們一隊十多人經分析後,認為先搗利得街二十二號五樓賊巢,情報指匪徒沒重型武器,較為安全。 當日在外籍上司帶領下,陳思祺與同袍掩至大廈剿匪,但避彈衣僅得三件,陳與上司及一名探員穿上,與炳叔一行共七人上樓,其餘同袍則在樓下接應。炳叔指出,其實陳不主張用鐵筆撬賊巢鐵閘,怕打草驚蛇,但上司一意孤行,當他們拍門擬待匪徒開門行動時,對方突然發難開槍。 「佢叫我匿響身後!」炳叔指由於沒穿避彈衣,陳思祺着其匿藏身後,當悍匪開門的同時已發難開槍,雙方距離僅五米,子彈轟中外籍上司肩膊及擦傷其中一名探員額頭,由於對方的AK47自動步槍火力強勁,他們拖着傷者分頭且戰且走,兩傷者由原路下樓,陳則從二十四號樓梯退下。 炳叔續稱,駁火期間其六發子彈已耗盡,因當年沒配後備子彈,遂以對講機通知樓下六名同袍增援,陳下樓後發現先頭部隊已撤離,但另一批同袍已從二十二號樓梯上樓,而外籍上司恐匪徒衝下將大閘關上,為了同袍的安危,陳奮不顧身打開大閘上樓救人。 此際,五名悍匪亦落樓逃走,與上樓增援其中三名探員擦身而過,三人因扮住客沒露出佩槍,逃過一劫,陳思祺登樓在樓梯再與悍匪相遇,雙方近距離發生激烈糾纏。炳叔表示,陳思祺佩槍僅剩一發子彈,因孤掌難鳴,被匪徒握着自己佩槍向眉心開槍,當場重傷。 「如果佢唔關心『兄弟』,就唔會出事!」炳叔指出,警匪駁火子彈橫飛,陳思祺為救同袍而出事,他感激陳用身體保護自己,在共事的十多年間,陳思祺與自己的關係是上司又是兄弟,兩家人交深,每周放假會相約耍太極及品茗,風雨不改。 他形容,陳做事拚搏,有時難獲不同意見同袍歡迎,但陳毫不介意,一直提攜後輩,每當有同袍出事,均會前往探望及慰問。令炳叔感動的是,他退休因心臟兩條血管閉塞,在公立醫院輪候做手術期間,陳向他表示已獲當局的補償,建議用這筆補償金讓他到私家醫院接受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