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防止自殺手機程式配合義工輔導及治療成效顯著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同時以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手機程式、義工輔導和一般治療跟進,有自毁和自殺行為的出院患者的人際關係有明顯改善,自殺意念大減。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由2018年起,就40名18至45歲、曾經有自毁和自殺行為的公立醫院出院個案進行研究,分成3組,在3個月內進行4次評估,其中18人只靠治療、11人靠治療以及提供精神健康資訊和社區資源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及另外11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義工輔導和治療跟進,期間中心邀請了17名已受訓的義工參與配對,為患者提供3個月跟進服務,包括定期聯絡聆聽給予支持、進行自殺風險基本篩查、協助撰寫正面自我鼓勵的訊息、提醒患者覆診,以及分享社區支援資訊等,並持續進行評估。 研究最終發現同時使用三項服務的患者,相對於另外兩組別患者,人際關係改善最為顯著,孤獨感和負累感指數將大為下降,患者與人聯繫更多、並且更肯定自我。 負責研究的副教授羅亦華說,3個組別的患者並無復發,但結果反映一般治療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將較單純治療發揮更大效果,建議政府可以為離院患者提供系統性服務,透過義工團隊加強與患者的關懷聯絡,讓市民發揮互相守望精神,相信有助建立支持患者重投社會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