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丨兄弟姊妹頻繁爭寵、投訴不公平?心理學家:三層式關係助弟妹更願意聽話

育兒丨兄弟姊妹頻繁爭寵、投訴不公平?心理學家:三層式關係助弟妹更願意聽話
育兒丨兄弟姊妹頻繁爭寵、投訴不公平?心理學家:三層式關係助弟妹更願意聽話

兄弟姊妹時常爭吵嚷著不公平,同子女講爸爸媽媽兩個都錫,究竟有沒有用? 年齡有不同差距的兄弟姊妹在教養上有甚麼地方要注意?我們邀請了心理學專家李偉堂博士(Dr Lee)同我們分享家庭管教小貼士。

兄姊獨佔父母愛抱怨「不公平」?

當兄弟姊妹之間爭寵時,父母常常會表達出「大家都被疼愛,沒有不公平」的觀點。Dr. Lee 指出:「實際上,這是家長的一種誤解。他們認為告訴孩子『父母是公平的』就足夠了。然而,家長需要考慮兄弟姊妹之間的年齡差異。年長的兄姊在父母的關愛中享有獨佔的地位多年,當弟妹出生時,兄姊往往會主觀地感受到父母對弟弟妹妹的偏愛,從而產生被忽視的感覺,認為父母對他們不公平。

對於弟弟妹妹而言,自從他們出生以來,家中已經有了年長的兄姊,因此對他們來說,環境並沒有改變。然而,當父母聽到兄姊大聲抱怨『不公平』時,父母往往會對他們的特別關注,這使得弟妹也自然跟著說:『不公平!』」

轉換心態 層次式教學

如果兄弟姊妹因爭取父母的關注、零食或玩具而產生爭寵,Dr. Lee 建議:「家長可以鼓勵年長的兄姊成為父母的小助手。由於年長的兄姊可能會感到自己受到忽視,產生不平衡的心理,父母應幫助他們轉換心態,以避免與父母及弟妹之間對立的情況。

根據層次式(Hierarchy)教學法,父母可以讓子女理解三層關係:父母 > 兄姊 > 弟妹。作為小助手,年長的兄姊可以擁有更大的玩具和更多的零食。當弟妹詢問原因時,父母可以解釋說,因為兄姊年齡較大,自然會有更多的。這樣一來,弟妹會更願意聽從年長兄姊的話,而兄姊則會更樂意照顧弟妹,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和諧。

根據層次式(Hierarchy)教學法,父母可以讓子女理解三層關係:父母 > 兄姊 > 弟妹。作為小助手,年長的兄姊可以擁有更大的玩具和更多的零食。
根據層次式(Hierarchy)教學法,父母可以讓子女理解三層關係:父母 > 兄姊 > 弟妹。作為小助手,年長的兄姊可以擁有更大的玩具和更多的零食。

在以前的年代,父母原生家庭也是照顧養家,長大後有時會太強調公平,忘記要給予福利給年長的子女。其實大多數兄姊在享受了這些『福利』之後,會更加願意分享玩具和食物。此外,當父母沒有空餘時間時,兄姊也會樂於照顧弟妹,教導他們如何玩耍,並告訴他們哪些東西不能碰。否則,可能會出現嫌棄情緒,甚至排斥弟妹的情況。」

兄弟姊妹年紀差距大 換個方式享受家庭樂

如果家長要和年紀差距大的兄弟姊妹營造家庭樂,Dr. Lee 提醒:「父母應該建立一個心態,即『以陪伴弟妹玩耍為主』。因為對於年長的兄姊而言,若弟妹與自己相差六歲或以上,他們可能會感覺自己在作伴。由於年齡差距過大,兄姊與弟妹之間的互動往往更多是照顧,而非真正的相處交流。他們在認知和社交上存在著顯著差異,所以兄姊可能會覺得與弟妹的遊戲並不有趣。因此,父母應該適當調整兄姊的期望,不必強求他們享受遊戲本身,而應重視與父母的互動,並對弟妹多一些耐心。

兄弟姊妹之間相差六歲或以上,大家在認知和社交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互動往往更偏向是大照顧小。
兄弟姊妹之間相差六歲或以上,大家在認知和社交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互動往往更偏向是大照顧小。

Dr. Lee建議父母考慮一起玩飛行棋、波子棋之類的遊戲,營造和諧的氣氛。如果父母期望兄姊和弟妹都能玩得非常開心,這可能會過於困難。兄姊在理解事物、體型和社交樂趣上與年幼的弟妹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兄姊更應該把陪伴弟妹當作一種責任和樂趣。以這樣的方向來促進家庭樂,會更為有效。

創造專屬的「私人時間」

當父母想與兄姊討論生活或學業事務時,弟妹常常會在旁搗亂以引起注意。Dr. Lee 認為:「弟妹需要逐步學習『私人時間』的概念。在父母與兄姊對話後,弟妹的時間也會隨之而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這一點,並且通過視覺提示來降低騷擾。例如,可以在門口放置『私人時間』的標誌,或使用計時器或漏斗顯示剩餘的等待時間。」

Dr. Lee 補充道:「如果弟妹年齡較小,尚未能理解這概念,父母可以選擇帶兄姊去公園或咖啡店,離開家中,享受屬於他們的私人時間。」

在面對兄弟姊妹之間的「公平」問題時,父母應該重視年齡差距帶來的認知和心理需求。考慮到年長與年幼孩子之間的差異,父母可以通過鼓勵年長兄姊擔任小助手來增進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以上方法望有助於促進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被愛與重視。

心理學家 李偉堂博士
心理學家 李偉堂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