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小朋友扭計失控是情緒教育好機會!教育心理學家提出有效安撫對策

育兒|小朋友扭計失控是情緒教育好機會!教育心理學家提出有效安撫對策
育兒|小朋友扭計失控是情緒教育好機會!教育心理學家提出有效安撫對策

孩子在外面遇到不稱心的情況,有時會大吵大鬧,甚至賴在地上,往往令家長束手無策。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偉傑(Tony)與家長分享孩子扭計失控的應對方法,在孩子情緒波動時,好好把握機會與孩子上情緒課。

接納孩子表達情緒

在成長的過程中,幼兒「扭計」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Tony認為即使幼兒在街上大吵大鬧、扭計失控,其實只是他們其中一種向大人表達內心需要的方式。「好像嬰兒時期,幼兒肚餓、不安或者想人陪的時候,通常都會用哭喊的方式去表達,希望得到大人的協助。」當小朋友開始長大,大人會期望他們除了發洩以外,能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例如在不開心的時候要合宜地向大人講出他們的感受,但這種處理情緒的能力,其實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與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反覆互動、模訪及學習,逐漸掌握。所以,父母回應子女情緒的方式,與他們情緒發展的進程息息相關。

扭計-發脾氣-大吵大鬧-幼兒-兒童
幼兒在街上大吵大鬧、扭計失控,其實只是他們一個非語言的表達方式,向大人表達他的情緒。

從嬰兒時期開始認識情緒

自嬰兒呱呱落地開始,很快就會開始認識情緒,幾個月大的嬰幼兒已學懂展露基本的表情 (例如笑容),甜美的笑聲往往為父母帶來由衷的喜悅。隨住年紀及認知能力的發展,嬰幼兒在八到九個月大已逐漸學會觀察到大人的「眉頭眼額」,能夠觀察成年人的反應而對事物有不同的選擇。到大約一歲,嬰兒已能掌握及表達喜、怒、哀、驚等基本的感受。Tony指出,小朋友由學習認識情緒直至能夠自行調整情緒,中間有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當中除了受著年齡和認知能力發展所影響外,成年人合宜的回應方式更會有效地加速上述的學習過程。

在幼兒2至3歲左右,他們開始明白及會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於喜愛的事物他們期望能立刻完成,同時對於厭惡的事物會有更強烈的反抗,家長往往會感到很「勞氣」。其實孩子這些表達正正代表著他們已踏入下一個「發展里程碑」!

「Trouble 2」是小朋友必經的發展階段

家長可能經常笑說:「我個小朋友而家「Trouble 2」喇,成日都唔聽教唔聽話!」 Tony直言:「這正正代表孩子長大了,正嘗試分辨和表達自己的喜好及意願。」

前文提及,在孩子約2歲的時期,會逐漸掌握自己的喜好,對於自己喜愛和厭惡的事物有更強烈的感受,但他們未懂得如何合適地控制和表達這些衝動,於是,他們時常會向家長要求/抗拒/表達不滿,而且「一刻也不願意等呢」!

隨住孩子長大,在3歲至5歲期間,孩子會透過日常種種的經歷學習情緒。在日常發生的大小事中,他們會在與他人(尤其是成年人)互動的過程中理解和分辨情緒、學習紓緩和冷靜方法,和以合宜的方式表達感受。

家長首先要明白,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但「有效地管理情緒」卻是每個人均需要學習的課題。在情緒發展的過程中,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因為孩子第一個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就是你們。孩子每一次的「情緒風暴」都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機會,家長除了陪伴和安撫他們外,更可以示範合適的冷靜方法,藉此讓孩子模仿你們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

Tony再次強調:「他們(小朋友)發脾氣並非希望和你對抗,事實正好相反,他們正在向你求救,希望得到你的協助。」

家長回應扭計的即時策略

  • 平穩自己的心境

小朋友扭計失控是情緒最激動的時候,這一刻家長最重要就是平穩自己的心境,不要輕易地讓自己的情緒受到牽動。Tony說:「想像自己是一位老練的船長,船隻正處於風暴的中心,你的職責是冷靜地繼續指揮船員繼續履行職責;若連船長都變得惶恐失措或進退失據,船員又何以在風暴中心獲得安穩呢?」作為家長,經歷孩子每天三五七次的「情緒風暴」都是等閒事,會感到「忟憎」亦十分合理;不過,小朋友最初都是透過模仿大人去學習處理及表達情緒,如果大人遇到事情的時候會經常「忟憎」及習慣大聲呼喝,小朋友便會學習到以同樣的方法表達情緒。

  • 接納及理解小朋友情緒

在安撫小朋友的情緒前,家長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多接納小朋友的情緒?」若你認為小朋友發脾氣是一種「情緒行為問題」,自然就會想辦法去制止、處理和糾正;但當你認為「發脾氣」是其中一種表達內心世界的方式,你就會嘗試探索小朋友的內心世界,並回應他的真正需要:是不是有一些事物他很想獲得?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又或者希望迴避不愉快的感覺?或是有其他需要未被滿足?

  •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當家長以孩子的眼界看待事情,會發現原本在我們眼中有如「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亦可以引發孩子強烈的感受。想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同時協助孩子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嘗試運用這個「ACT三部曲」:

家長在小朋友發脾氣時,首要便是陪伴小朋友,留意其情緒狀態,然後嘗試去理解引致情緒爆發的原因。
家長在小朋友發脾氣時,首要便是接納,然後嘗試去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

使用「ACT」三部曲去回應孩子的強烈情緒

Tony解釋,「ACT」中的「A」代表接納(Acknowledge),第一步是見到小朋友有情緒時,我們可以去跟他說,「爸爸媽媽現在知道你很不開心,你緊握住拳頭,我明白這一刻你很不舒服。」最重要就是第一時間表達你的關心和接納,讓小朋友知道這一刻的不舒服是有人明白。 第二步就是「C」溝通(Communicate),要告訴他這一刻他在做的行為是不合適的:「我知道你很生氣,不過,玩具不是用來掉向他人的。」,家長應把焦點放在不恰當的行為上而不是批判他的情緒,因為情緒是沒有分對與錯,緊記我們去幫小朋友糾正的是他表達情緒的行為。至於「T」的意思就是我們要給一個替行代為(Target),去告訴他有些甚麼可以做,取代原有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活用ACT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練習到ACT。Tony分享其中一個家長的經歷:「有一次媽媽帶孩子去餐廳食午飯,但食物遲遲都未有送到,於是小朋友因為肚餓又不耐煩而情緒爆發,在餐廳大叫大喊,表達不滿。」Tony表示,我們應針對小朋友在餐廳大叫的行為,而不是當刻她的情緒狀態,因為飢餓帶來的不滿(例如很生氣)是自然反應,無分對錯。所以在這個情況底下,家長可以運用「ACT三部曲」,試著說「爸爸媽媽知道現在你很餓,食物又遲遲未送到,所以十分生氣而大叫(Acknowledge:肯定情緒);不過,餐廳是不可以大叫的(Communicate 表達限制);如果你想,我可以將我的食物跟你交換,或者帶你去餐廳外面走個圈,或者和你玩包剪揼遊戲消磨時間 (Target 目標行為)」。

ACT的精粹是:我們接納和肯定孩子的情緒,同時巧妙地設立限制,再給予可行的建議。作為家長,經常都會對孩子說「NO」:「不准碰這個,不准晚飯前吃零食,不准玩那個」,但是較少對孩子講解什麼才是「YES」。當給予限制的同時,提供多一些選擇權給小朋友,自然能提升他們跟從指令的機會。

緊記小朋友扭計非存心搞對抗

如果長遠想幫小朋友促進情緒管理的發展,推介一個方法叫做「情緒教練五部曲」。首先家長要明白情緒每個人都有,小朋友發脾氣不是跟你去對抗,教養小朋友並非如上擂臺打摔角—要有贏家和輸家。Tony強調「不是說家長令到小朋友收聲,他就贏了;又或者是小朋友透過情緒拿到他想要的東西,就是小朋友贏了。安撫小朋友並不等同擂台對戰。」相反,每一次小朋友有情緒或者經歷一些狀況,都是提升親子關係的機會。

情緒教練五部曲之一:留意小朋友的情緒

家長要留意小朋友的情緒,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容易留意到小朋友的外顯行為,但往往容易忽略行為背後相關的情緒。嘗試留意與情緒相關的行為及先兆,例如:拳頭緊握、面紅耳赤、說話語速變快或變得不流暢等等。這些先兆都是孩子在預告我們:我感到不愉快,你好好準備了!

情緒教練五部曲之二:把握機會

對於家長來說,當小朋友有情緒時,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表演關懷,同時也是教小朋友處理情緒的一個好機會。因為小朋友其中一學習管理情緒的辦法便是模仿成年人。所以當小朋友經歷情緒爆發的時候,家長可以示範一些合適的紓緩方式;同時,把情緒爆發的經歷當成是提升親子關係的機會。

情緒教練五部曲之三:用小朋友的角度理解事情

很多時候家長會說:「小朋友經常因為雞毛蒜皮和芝麻綠豆的事而大發脾氣」,但這種想法無法協助我們了解他們的感受。我們要用小朋友看待事物的眼光,去理解他當下的感受。例如,小朋友放學後拿著一包零食,一邊食一邊跑跑跳跳,最後零食掉在地上了。小朋友自然會傷心和哭,通常這時候家長就會回應:「叫了你不要跳,現在食物掉了。」但是家長可能忽略了:在小朋友的角度,他很珍惜這包零食,可能是老師獎勵他在課堂上的表現,這份零食來之不易,對於他有特別的意義。

情緒教練五部曲之四:協助孩子認識和表達情緒

學習情緒十分抽象,對於3歲以下的幼童,他們對情緒的掌握十分有限,通常未懂得形容自己當下的感受。家長可以在小朋友發生狀況的時候,用他明白的方式或字眼去協助他們描述情緒,嘗試運用以下的句式:「因為___(事情),所以你感到____(感受)。」例如前述有關零食的例子,家長可以告訴他:「因為零食掉在地上,所以你覺得很失望和不開心」,年紀較小的就用「不開心」,年紀大一點的可以用「失望」甚至是「後悔」這些字眼。這樣做可幫幼童梳理當下的感受,其實都是一個教導小孩子的機會。日子有功,當成年人持續地協助小孩子串連日常的經驗和他自己內在的感覺,他們會逐漸模仿表達情緒的方法。

情緒教練五部曲之五: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解決辦法

最後一步,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較年幼的孩子可以由家長建議2至3個方法讓孩子選擇)。當家長每次都運用情緒教練五部曲去協助孩子處理他的內心感受,慢慢孩子會學習到以合宜的方式處理和表達情緒,同時間他會知道爸爸媽媽會陪他一起解決問題,同步提升親子關係。

「發脾氣」自此便由親子間的「情緒角力擂台」,變成「親密時光」呢。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偉傑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偉傑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