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物流科技博覽今開幕 為業界推廣ESG及科技化商機

第三屆物流科技博覽今開幕,為業界推廣ESG及科技化商機。(陳詠琳攝)
第三屆物流科技博覽今開幕,為業界推廣ESG及科技化商機。(陳詠琳攝)

第三屆「物流科技博覽」今日正式開幕,匯聚超過600名本地商會領袖、中小企代表、行業伙伴以及物流科技供應商出席,設逾30個攤位及講座,展示物聯網 (IoT)、RFID 技術應用及科技網絡基建、智能倉庫自動化科技及智能供應鏈管理科技等多項由本地科企研發的物流科技。有參展商展出倉儲及分撥自動化解決方案等。

有參展商展出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

菜鳥展出的方案包括倉儲及分撥自動化解決方案、和快遞配送場景方案下的IoT產品「燈條」。菜鳥物流科技事業部-大中華區-行業解決方案部專家張瑞介紹,目前到菜鳥驛站取件時,需在倉庫的無數貨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包裹;但只要每件貨物都綁上「燈條」,前來提件的客戶只需在進門後、進行人臉識別或用手機掃碼,系統就能檢索出快遞信息,並讓「燈條」亮燈及發出鳴叫聲,提示客戶取件位置,「直接看到快遞」。他表示,即使同時有幾位客人、幾個「燈條」同時響起,也能「精準命中」地在數件貨物中拿到自己的包裹,無需再在倉庫中「可視化地找到哪個貨架、哪一行」。

使用「燈條」後,物流公司營運人員可從5人減至2人,展示空間減少百分之40至70,客戶取件速度更可提升10至15倍,平均每票包裹僅需3至8秒。張瑞稱,「燈條」可循環使用,只需投入一次性成本,也不會轉嫁成本到消費者身上。技術現已應用在菜鳥總部園區,亦曾在杭州馬拉松應用過,助工作人員在寄存點中,精準找到參賽者寄送的物品。

物流科技博覽分享最新行業科技趨勢

「物流科技博覽 2024」於生產力大樓舉行,匯聚超過600名本地商會領袖、中小企代表、行業伙伴以及物流科技供應商出席,互相分享最新的行業科技趨勢,共同探討如何善用政府資助升級轉型,邁向智慧和綠色物流,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並設逾30個攤位及講座,展示IoT、RFID 技術應用及科技網絡基建、智能倉庫自動化科技及智能供應鏈管理科技等多項由本地科企研發的物流科技,盼有助本地物流中小企掌握行業的最新科技趨勢、支援物流業培育更多專業人才以助業界升級轉型,及鼓勵業界善用政府資助邁向智慧和綠色物流方向發展。

展覽由運輸及物流局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作執行夥伴。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陳美寶表示,物流予人傳統、「年紀大」的感覺,數碼化席捲全球,為物流在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和科技化兩方面的發展帶來商機和挑戰;當局去年推出現代物流發展綱領,內含一系列措施及發展方向,其中智慧化、和綠色及可持續化是推廣現代物流發展的兩大方向,故政府在2020年推出總值3億元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向200間供應商批出近1.46億,再於今年2月優化計劃,拓闊涵蓋範圍及提升資助金額,讓物流供應商也可藉助計劃,獲最多200萬元資助、購入應用科技的產品、服務、技術支援或方案。

除資金外,在人力、人才方面,政府將重點幫助業界挽留人才、吸引新血。陳美寶指,政府在今年1月在已成立的「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推出「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畫」等新課程及措施,讓受訓的年輕人向上司介紹ESG元素對公司發展和社會形象的幫助。

她續指,面對全球邁向智慧化及綠色化的發展,香港物流業要「坐言起行」,保持香港物流業的競爭力,盼博覽有助業界採納科技發展,更好地推廣可持續發展,並與大灣區的本地廠商或物流商達成跨界合作,發揮更大協同效應,「一加一大過三」,助力香港發展之餘,也能貢獻國家生產力發展。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第三屆物流科技博覽今開幕-為業界推廣esg及科技化商機/460577?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