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丨孩子愛問為甚麼、重複問同一問題應如何應對?心理學家教巧妙方法避開尷尬場面

親子-為甚麼-孩子-多問題-好奇心-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育兒丨孩子愛問為甚麼、重複問同一問題應如何應對?心理學家教巧妙方法避開尷尬場面

孩子每事問,一方面父母會為子女有豐富的求知欲感欣慰,但另一方面也會為難以回應的回題而頭疼。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甚麼,自己有時也不免有理說不清?心理學專家李偉堂博士(Dr. Lee)分享,家長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以不同的回應方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親子-為甚麼-孩子-多問題-好奇心-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家長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以不同的回應方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一再追問或因不明白 應按照孩子能力簡化答案

當爸爸媽媽解釋時,涉及很多小朋友還未明白的詞語。例如孩子指著街上的一輛車子,發問:「媽媽,為什麼這架車子是紅色的?」 而當父母解釋車子的用途和設計時,用上孩子不明白的詞彙,孩子便會找著當中自己聽得懂的內容,再問為什麼。

若父母細心留意孩子聆聽自己解釋時的表情,許多時候也是呆呆的、眼神茫然空洞,便不難發覺孩子其實聽不明白自己的說話。Dr Lee觀察到,孩子很多時其實並不明白家長第一次解釋時的內容,但不少家長誤會之下認為孩子有好奇心,是明白後再追問。因此,他建議家長按照孩子的年紀和理解能力,以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回答,甚至以確認孩子發問內容的方式回應,例如當要解釋為何車子是紅色,父母可以回答:「是的,因為這輛車只是紅色的。」孩子得到這個回應,反而更容易明白。

親子-為甚麼-孩子-多問題-好奇心-孩子一直問重複的問題
孩子表情呆呆的、眼神茫然空洞,是聽不明白父母說話的反應。

Dr Lee再舉例,當孩子看到地鐵行駛,好奇地問:「為什麼地鐵沒有車轆?」若家長嘗試著解釋:「地鐵有車轆,只不過是被路軌擋住而看不到。」年紀較少的孩子未必明白語句中所指的事物是什麼,而且爸爸媽媽也難以單憑說話解釋鐵路行走的原理,結果孩子繼續發問什麼是路軌、為什麼要有路軌等問題,不斷追問。不少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會認為孩子求知欲強,但其實孩子其實未必明白所解釋的內容。

Dr Lee建議家長不妨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把答案簡化,例如一開始解釋地鐵為何沒有車轆時,指出地鐵雖然有車轆但是被遮住了才看不到。當孩子能簡單理解答案,便能減少不斷追問的情況。

以肯定式回應代替複雜難明的解釋

不少父母也曾被問到:「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年幼的孩子聽到精子和卵子結合的原理,反而更加一頭霧水。反而,父母簡單地回應:「是我們把你生出來的。」 而當孩子再追問為什麼是生出來,父母可以嘗試簡單直接地回答,因為自己也是父母生出來的。孩子便能記住原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爸爸媽媽誕下自己。等到了適合的年紀,孩子發展到足夠的認知能力,爸爸媽媽才向孩子灌輸小時候難以明白、一知半解的概念,反而能事半功倍。

在孩子大約5-6歲的年齡,家長不妨善用繪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事理。
在孩子大約5-6歲的年齡,家長不妨善用繪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事理。

愈年幼的孩子,愈是難以明白「為什麼?」背後的原因,因此家長與其解釋,倒不如給孩子一個肯定。例如孩子問:「為什麼爸爸有鬍鬚?」父母甚至可以回答:「因為他有鬍鬚。」 Dr Lee補充,這種回應的方式並非要敷衍孩子,只是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詞彙有限,給他們一個肯定的回應,比起不斷解釋卻不能讓孩子明白,更為有效。

童言無忌愛發問 巧妙方法避開尷尬場面

不少家長也曾試過,孩子在街上指着別人發問「這位哥哥很肥,為甚麼?」、「姨姨隻牙爛左,係唔係成日食糖?」之類的尷尬問題。Dr Lee解釋:「身為成人能夠代入對方感受,才會感到尷尬。但是孩子的社交功能仍在發展當中,當孩子更有同理心,便會減少出現這類情況。」兒童同理心的發展一般持續到11-12歲,而在幼兒階段,若連自己的感受也未能完全表達,就更難以理解別人對自己說話的感受。因此,Dr Lee建議父母不要因此而怪責孩子,反而可以用其他方法避過尷尬場面。

Dr Lee向家長們提供一個簡單方法:「不妨教導孩子,在要說起附近的人的時候,要等大家相隔很遠的距離,才開始談論。」與其責怪孩子,倒不如將這個做法變成規矩,或是要求孩子在談論別人時要小聲說話。而家長在適當的空間,也能解答孩子的疑問,順道加入教育意味。

心理學家 李偉堂博士
心理學家 李偉堂博士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