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報道指,中概股汽車之家將透過在港第二上市,集資最多近76.3億元。 路透引述銷售文件指,招股價上限為每股251.8港元,計劃發行3029萬股。 報道指,股份將於下周二定價,本月15日掛牌。 股份周二在紐約收市報118美元,升幅近1.3%。
港股反彈,恒生指數較早時報29508點,升412點,升幅1.42%。 金融股帶領大市向上。滙控較早時升2%,渣打更升逾3%。友邦升逾1%,多隻內銀同內險股顯著上升。 部分科技股有沽壓,金蝶國際同京東健康跌逾3%。 賽生藥業首日掛牌,開市報18.5元,失守18.8元招股價,隨後曾升至19.1元,之後又在招股價以下徘徊。
財新與Markit聯合公布,中國2月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10個月最低水平,報51.5;2月綜合PMI跌至51.7,兩者都較1月下跌0.5。 受國內外疫情拖累,2月服務業PMI和新訂單指數都跌至10個月新低。外需疲弱,服務業新出口訂單指數4個月以來首次跌至50以下的收縮水平。 市場景氣度趨弱傳導至就業市場,2月服務業就業指數結束連續6個月的擴張趨勢,重返收縮範圍。2月服務業投入價格指數微跌,但仍大幅高於50,位於2012年以來的高位,受原材料價格上升及人力成本增加推動。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上月製造業、服務業復蘇動力繼續減弱,供求增速放緩,外需疲弱,就業和通脹壓力持續增加,但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對未來預期仍較樂觀,市場信心主要來自過去1年多的防疫經驗,尤其是不利的秋冬時節即將結束;而企業對未來新產品上市的前景亦有信心。王喆認為,維持經濟復蘇趨勢及關注通脹表現,是政策面臨的主要挑戰。
人民銀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100億元人民幣7日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與之前持平。 今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滙控計劃下周二發行總值20億美元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分兩筆發行,利率分別是4厘及4.7厘。預計相關證券將於發行日後30日內納入以Euronext Dublin名義營運的愛爾蘭股票交易所環球交易市場的正式名單並進行買賣。 滙控預計,發行相關證券所得款項淨額19.8億美元,將用於再融資、一般公司事務及維持或加強公司資本基礎。
美國聯儲局理事布雷納德表示,疫情期間有1千萬個職位流失,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美國就業市場目標仍未實現,聯儲局在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上將保持耐性。 她向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提交的講稿指出,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保持耐心是恰當的做法。她指出,聯儲局現時的目標可能跟以往相反,就是容許有一定程度的通脹風險,希望讓更多美國人找到工作。 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利亦表示,需要不斷評估勞工市場,避免在數千萬美國民眾有機會受惠前就過早收緊貨幣政策。她澄清,不會在通脹剛剛出現可能突破2%目標的苗頭時就作出反應。她提到,聯儲局在夏季時需要更多耐性,因為通脹可能急劇回升,但相信只是暫時性。
寶龍地產去年盈利60.93億元人民幣,增長近51%。核心盈利近36億元,上升約34%。末期息每股33港仙。 集團去年收入近355億元,增長36%。當中已出售及交付項目收入近315億元,增加40%;租金收入及提供商業運營服務及住宅物業管理服務收入32.36億元,上升15%。整體毛利率36.1%,下跌約0.3個百分點。 集團去年合約銷售額815.51億元,上升35%。
歐洲主要股市靠穩,受惠原材料股份造好。 倫敦富時指數收市報6613點,升25點,升幅0.38%。 法蘭克福DAX指數報14039點,升26點,升幅0.19%。 巴黎CAC指數報5809點,升16點,升幅0.29%。
滙控美國預託證券折合45.95港元,較本港收市升2%。 中石化、中石油、中人壽、港交所同友邦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都靠穩。 阿里巴巴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跌近1%。 小米同美團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下跌。
原油期貨價格跌至兩周低位。市場預期,隨著經濟邁向復蘇,產油國本周的會議將可能決定增產。 紐約期油收市報每桶59.75美元,跌89美仙,跌幅1.5%。 布蘭特期油收市報每桶62.7美元,跌99美仙,跌幅1.6%。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他產油國本周四開會,將討論到下月增產。油組秘書長認為,石油需求前景總體樂觀,特別在亞洲地區。
紐約股市下跌,受到蘋果及Tesla等科技股下跌拖累。投資者期望參議院本周通過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疫情援助方案,買入原材料等預期受惠經濟復蘇的股份。 道瓊斯指數收市報31391點,跌143點。 納斯達克指數報13358點,跌230點,跌幅1.69%。 標準普爾500指數報3870點,跌31點,跌幅0.81%。 蘋果收市跌2%,Tesla跌逾4%,標普科技指數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