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上周公布維持利率不變,但預計年內仍有1次加息機會。聯儲局關注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將於周五公布8月數據。 市場估計,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按年升3.5%,升幅較7月的3.3%擴大,但核心PCE指數則可望由之前的4.2%放緩至3.9%。市場又估計,8月PCE按月升幅或擴大至0.5%,核心PCE按月則維持0.2%的升幅。 本周將會公布多項房屋市場數據,包括8月新屋銷售及二手房屋買賣合約指數。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將公布7月房價數據,標普/Case Shiller亦將公布7月20個大城市樓價指數。 另外,今個星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明尼亞波利斯聯儲銀行總裁卡什卡利、芝加哥聯儲銀行總裁古爾斯比,以及里奇蒙聯儲銀行總裁巴爾金將發表講話,市場關注他們對於通脹、利率及經濟走勢的發言。
今年港股一池死水,股民最叻都只是炒波幅、炒衍生工具搵食。10月又是傳統股災月,令一眾股民抱觀望的態度。可是如果從長遠投資角度出發,是否應該趁低吸納房託呢?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3月重啟加息周期以來,迄今已上調11次,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由最初的0至0.25厘,升至目前的5.25至5.5厘,達到2001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全球包括香港的息口亦已上升不少。另邊廂,環球主要地區的通脹儘管開始由高位回落,但隨着國際油價近日重拾升勢,通脹率勢難回復至以往低水平。在高通脹與高息環境夾擊下,小市民應如何理財,做到先保本後增值的目標?
中港通關推動港銀業務,渣打香港個人、私人及中小企業銀行部業務主管文偉成表示,今年首8個月高端客戶開戶量按年升1.5倍,當中內地新開戶更飆兩倍;坦言目前市況雖然不如通關前的預測,但該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產品多元化,包括保險、基金、結構性產品等,今年迄今的升幅仍較理想,有信心今年底前能維持增長動力。
美國高利率環境持續,對經濟所產生的滯後影響開始逐步浮現。富國銀行指出,多項領先經濟指標預示未來數月經濟增長將會放緩,包括消費信心不穩、製造業新訂單疲弱、國債孳息率曲線倒掛,以及最近油價的上漲,都會為經濟帶來阻力。該行估計,到明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將正式步入衰退。
港股來到今年第三季的最後一周,周五便是內地中秋節假期,A股休市,然後緊接十一長假期,可以說是「收爐」味濃,或削弱股市成交動力。然而,分析指,市場憧憬內地政府為免上周救市政策力度因長假期而降溫,或在本周內再有措施出台,故大市未必看得太淡。
二手交投膠着,中原指,10大屋苑周末兩日只錄約一宗買賣,創14個月新低,按周減少約5宗,跌幅約83.3%,期內9個項目交投捧蛋。
無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鬧得滿城風雨,更令大眾對本地Web3(第3代互聯網)公司失去信心。本地初創投資平台WHub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Karena Belin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不法分子的行為會影響人們對業界的觀感,但違法事件不止存在於科技領域;同時呼籲大眾要對保持耐心,形容Web3目前的發展仍屬嬰兒階段。
美國聯儲局近一年半進取加息地收緊貨幣政策,若視之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亦絕不為過。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在今年8月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把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最高「AAA」級別降至「AA+」,意味債務違約風險上升,主因是預期未來3年美國財政將惡化,以及政府總體債務負擔高企且不斷增長。
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迎來首個十一黃金周,內地於本周五(29日)開始,中秋國慶長假期合共8天,勢掀起民眾外遊熱潮。本港旅遊業人士表示,預計旅遊旺區酒店入住率可達九成;有酒店界人士分析,內地人可能選擇往海外作長途旅遊,加上港元滙率趨強,削弱內地客來港意欲,估計在8天長假期中,只有3天酒店房間會出現爆滿情況。 早前旅遊業界估算,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有約100萬內地客訪港,即回復疫前七成。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指出,正密切觀察酒店房間預訂情況,料旅遊旺區酒店入住率達到九成或以上,並以自由行為主。 華大旗下酒店3天爆滿 至於人手不足問題,徐英偉透露,業界將調配人員應對十一黃金周,政府已推出的輸入勞工計劃,如果申請暢順的話,最快明年初抵港,確保維持香港優質服務質素及水平。他期望,黃金周期間政府能做好人流和交通管理,各政府部門妥善溝通和安排,讓來港旅客體驗香港最好的一面。 另外,華大酒店(00201)主席鄭啟文稱,今年國慶長假,不少內地人會選擇長途旅遊,故此假期中料只有數天內地訪港客數目較多,預期由9月30日至10月2日共3天,旗下酒店的入住率可達100%;惟假期餘下的日子酒店的入住率僅約七成。
昨天起前赴德國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過去一周分別在法國及英國訪問,是2019年以來首次到訪歐洲,行程重點是向當地工商專業界介紹香港最新發展和新優勢。他與企業交流期間,了解到他們對來港發展有頗大興趣,個別正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洽商在港落戶,以香港作為基地,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以至亞洲市場。 陳茂波指出,有關企業看好內地及亞洲市場的規模優勢與增長潛力,香港實行普通法制度、法治信譽優良、營商環境友善、稅制簡單稅率低、監管制度與國際標準銜接且行使適度,是他們熟悉、信任和較喜歡的落戶地。他形容香港的門戶和跳板角色非常明顯,鼓勵有關企業加速和擴充在港的發展。 阿斯利康擬港設研發中心 日前陳茂波在英國倫敦到訪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公司高級管理層會面。阿斯利康表示,經與引進辦詳細討論後,已有來港設立研發中心的計劃,將與有關部門跟進磋商。 陳茂波與阿斯利康面談時稱,特區政府成立引進辦,積極引進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的前沿企業來港拓展業務,樂意對有關企業提供政策配套,以至共同投資,同時亦推出了吸引人才計劃,歡迎企業帶同優秀的科研人才來港。 此外,陳茂波又說,
路透報道,澳洲農業部長瓦特(Murray Watt)於周日表示,澳洲官方拒絕了中國的「一攬子」解決葡萄酒案與其他貿易問題提議,並尋求單獨針對葡萄酒關稅爭端與中國展開對話。 中國商務部上月結束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拒「一攬子」貿易提議 商務部發言人在上周四指出,願意與澳洲相向而行,推動「一攬子」解決葡萄酒案。 瓦特向澳洲廣播公司稱,澳方認為這些是完全不同的課題,澳洲政府希望葡萄酒爭端能像大麥一樣,以對話方式得到解決。瓦特強調,該國在葡萄酒問題上,將繼續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至於鋼鐵問題,亦會繼續進行辯護。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場,截至2020年1月的12個月內出口額達到12億澳元。
正在中國訪問的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上周六(23日)在上海舉行的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歐盟無意與中國脫鈎,但需要在開放性被濫用的情況下保護自己。 必須自我保護去風險 東布羅夫斯基斯指出,歐盟的創始原則之一,是在成員國之間建立一個開放的市場,歐盟亦致力於自由與公平的全球貿易,而「公平」是關鍵詞。他稱,歐盟必須自我保護,有需要減少對特定戰略產品的依賴,但強調歐盟經濟戰略的重點是去風險,而不是脫鈎。 歐盟在本月中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應否徵收懲罰關稅,而中方批評此做法是保護主義。對此,東布羅夫斯基斯解釋,歐盟對電動車行業的競爭持開放態度,但競爭必須公平。 除了電動車,他透露,歐盟正檢視其他領域是否存在貿易干預或障礙,他亦會與中方官員提出這個題目,雖然雙方要討論如何增進關係,但同時亦需要商討如何處理貿易障礙等問題。他說,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創歷史新高,但非常不平衡,歐盟對華貿易逆差高達近4000億歐羅。 美盼年底完成301關稅審核 對於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對此表示同情,稱歐盟已意識到國際
保險業監管局多個執行董事職位一直出缺,高層管理人員幾近「真空」,令外界關注對本港保險業監管及市場發展的影響。消息透露,該局正透過積極招聘及高層架構調整,期望能改善情況,其中負責政策及法規(現稱政策及發展部)執行董事一職,已大致完成公開招聘,金融管理局前助理總裁劉中健(Clement Lau)有機會獲選出掌保監局該執行董事之職,但相關委任仍待政府批核為準。 劉中健於2020年10月,因個人理由辭任金管局助理總裁一職,是該局在2018至2020年間先後離職的4位「少壯派」高層之一,若他獲保監局招攬的消息屬實,將是他「中場」休息3年後,首度復出金融法定機構工作。保監局根據相關條例規定,執行董事級別的高層委任,須由行政長官批准。 填補政策及法規部空缺 據悉劉中健目前未滿50歲,是政務主任(AO)出身,2013年加入金管局成為分處主管,2017年出任零售支付系統監管處主管,此前曾任職該局機構發展處及外事部。 就上述招聘事件的查詢,保監局發言人回覆本報稱,執行董事(政策及法規)空缺的聘任工作正在全速進行,現階段沒有更多資訊可以提供。該執行董事崗位負責範疇,主要包括年度機構計劃的制定、與持份者溝通及
去年美國大手加息,大幅推低債價令投資者損手。普徠仕亞洲債券策略基金經理陳兆德表示,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債市將會回穩,亞洲區經濟復甦動力較成熟市場更強,令區內債券變得更有吸引力,由於利率上升,投資級別債已有不俗收益,普徠仕旗下亞洲債券基金亦已陸續減持高息債,若果美國如預期般加息見頂,今年亞洲債券基金有機會錄得中至高單位數回報。 陳兆德透露,年初市場憧憬中國和亞洲其他經濟體疫後復甦,債市明顯反彈,當時普徠仕亞洲債券基金已趁機沽貨獲利,並轉買東南亞地區債券。資料顯示,普徠仕亞洲債券基金今年首7個月回報為4.7%,跑贏基準指數約60個基點。 對於債券選擇,陳兆德說,過去數年疫情和經濟不景,已經淘汰了一些較欠實力的企業,現時市場更聚焦投資級別債,而亞洲經濟體愈來愈穩健,當年的「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導致亞洲大幅走資的風險已大降。 可留意印度印尼高息債 高評級債和高息債的風險回報明顯收窄,普徠仕亞洲債券基金亦會陸續減持高息債,陳兆德又透露,現時高息債佔組合比重約為25%至30%,低於過往最高40%至45%的水平。 內房債務危機持續,該板塊已不如當年般大舉發行境外債,令亞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