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記者格爾曼(Mark Gurman)引述報告指,蘋果公司工程師在內部測試摺芒 iPhone 的原型產品,測試並已進行了一段時間。該產品將與南韓三星的 Galaxy Z Fold、Z Flip 直接競爭。消息人士稱,蘋果仍沒有生產具備完整功能的摺芒設備,意味摺芒 iPhone 原型機仍處於開發階段,有可能永遠不會推出。據了解,蘋果的設計團隊一直討論摺芒 iPhone 的可能性,包括與 iPhone 12 Pro Max 相同尺寸的6.7英寸屏幕,並有機會為一個幾乎看不見鉸鏈的摺芒機。另外,消息指,蘋果可能在今年的新 iPhone 加設屏下 Touch ID。除此以外,今年新 iPhone 的變化將不會太大,或是 iPhone 12 的 S 版本。蘋果工程師在內部將今年 iPhone 稱為 S 升級款,意味與 iPhone 12 相比的升級幅度不會太大。此外,蘋果據悉已討論取消某些 iPhone 機型的充電口,以發展無線充電。而 AirTags 智能追踪器仍有望在今年發布。 (BC)
Engadget在彭博社 Mark Gurman 最新發佈的文章中,除了提到 iPhone 和 MacBook Pro 可能迎來的變化外,也有一些跟 Apple 新桌機有關的消息。首先是 iMac,據說今年的新款將會大幅收窄螢幕邊框、去掉弧形後背,而是改用跟 Pro Display XDR 相似的設計語言。其內部不意外會換上下一代 Apple ARM 處理器,進一步擺脫對 Intel 的依賴。說到 Pro Display XDR,據說 Apple 在今年會為大眾消費者準備一款相對平價的新顯示器。它不會有專業級別的畫質和售價,將是 Apple 自 2016 年停產 Thunderbolt Display 以後首度再為消費市場打造的螢幕新品。另外在 Mac Pro 的部分,Apple 似乎做了兩手準備。Gurman 稱其正在開發的新機共有兩款,其一仍將使用 Intel CPU,設計繼承現有的型號。還有一款會換用自研晶片,尺寸只有現在機種的一半,機殼大部分為鋁製,據稱會跟 Power Mac G4 Cube 比較相像。如果 Gurman 的爆料準確的話,那 Apple 今年電腦線的更新將會非常地有意思呢。
Chris Velazco/Engadget除了電腦方面的爆料以外,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日前還聲稱,今年的新 iPhone 將會是一次 S 級別的小升級。即便如此,它們還是會有一項比較重要的改變,那就是新機將終於採用在 Android 世界裡已經相當常見的屏下指紋方案。這麼做的理由,似乎是長期存在的疫情讓人對 Face ID 的實用性真正產生了質疑。不過按照 Gurman 的說法,屏下指紋並不會完全取代人臉辨識。兩者將會是共存的關係,用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來選擇識別的方式。除此之外,在報導中 Gurman 也指出 Apple 已經在對折疊螢幕進行測試。不過他也強調廠方對此暫時還沒有具體的產品計畫,就算未來要推出可能也是幾年之後的事了。另外 AirTag 追蹤器和新款 iPad 也都被提及,兩者可能都會在今年發表,其中定位入門級的 iPad 可能會採用類似 2020 年款 iPad Air 的設計語言。
Devindra Hardawar/Engadget雖然 2021 年才開始沒幾天,跟新款 MacBook Pro 有關的消息就已經在網路上流出了。根據郭明錤和 Mark Gurman 這兩位可靠爆料者的說法,Apple 的 14 吋和 16 吋 MacBook Pro 新品預計會在 2021 年第三季推出。它們身上的變化除了可以預見的 Apple ARM 晶片外,還有被取消的 Touch Bar,以及重新回來的 MagSafe 充電埠。MagSafe 的回歸可以說有利有弊,和現在使用的 USB-C 相比,MagSafe 的通用性顯然更弱,用戶能選擇的第三方產品相對來說會更為有限。當然好的地方,就是連結方便,而且不容易扯到電腦。不過這假設的前提是 Apple 保留舊款筆電上 MagSafe 的優點,最終出來的東西如何,還是要等見到實物才能知道(據說充電速度會比過去更快)。至於 Touch Bar 嘛,到目前為止的市場和開發者反應已經基本證明了這是一項比較雞肋的創新。Apple 如果趁著這波更新將其取消,老實講也不算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除此之外,Gruman 還表示新機將擁有亮度、對比度更高的螢幕。而郭明錤則相信新品在外型上也將有大的變化,機體會變得更有稜角,總體上符合 iPad Pro、iPhone 12 系列的設計變遷。
【彭博】-- 在最新一起類似案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兼納米技術專家被指控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他從中國獲得的數千萬美元資助。在波士頓的聯邦檢察官指控,現年56歲的美籍華裔歸化公民陳剛沒有披露他2012年以來與中國政府內部或同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的多個實體簽訂過至少四項合約,包括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中關村發展集團。美國政府稱,2013年以來他獲得了約2900萬美元的外國資助,包括來自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1900萬美元。電匯欺詐、在納稅申報單中作虛假陳述以及未披露國外銀行賬戶。陳剛現年56歲的來自中國的美國公民說。政府說,自2013年以來,陳獲得了2900萬美元的外國資金,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1900萬美元。在周四通過視頻方式的開庭中,波士頓的一位聯邦法官表示,他預計將要求陳剛以100萬美元左右的金額交保。美國司法部2018年發起「中國行動」,旨在調查和起訴旨服務中國利益的經濟間諜案件。這項行動已導致數十起有關駭客及竊取數據和商業秘密的起訴。哈佛大學教授被指控就其與中國的關係撒謊控方稱,陳剛是麻省理工學院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Pappalardo 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主任和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Solid-State Sola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Center)主任。2013年以來,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已經獲得了美國授予的1900多萬美元資助。美國政府指,陳剛也在中國擔任多項職務,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國的科技發展。本案中一位FBI探員作證說,陳剛提供專業知識,有時候直接向中國政府官員提供建議,並常常為此獲得經濟報酬。麻省理工學院未被指控存在任何不當行為。一位女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該校「對陳剛被捕深感痛心」。陳剛的律師Robert Fisher沒有立即回應尋求置評的電子郵件。閱讀更多:檢察官說他們是間諜,但指控卻是另一回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五敦促美方在辦理有關案件時,應該專業、公平行事,停止搞政治操弄,停止對中方有關引才計畫的污名化,停止干擾破壞中美在科技、人文領域的正常交流與合作。「中國政府一貫要求有關人才交流合作必須建立在遵守法律、秉持科學誠信以及恪守職業道德的基礎上,」 他說,「中方有關政策舉措與各國通行做法並無本質區別。」護照沒收在陳剛首次出庭時,地區法院裁判官Donald Cabell為他的保釋設定了條件。他下令陳剛和妻子不得離開馬薩諸塞州,並確認這對夫婦的護照在搜查中被政府扣留。Cabell說,他希望在未來幾天內定下保釋條件。檢控官建議法庭下令陳剛佩戴監控裝置。Cabell說:「我沒有發現陳先生構成潛逃風險。」「謝謝您,法官閣下,」陳剛回應說。律師對法庭表示,陳剛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陳剛面臨電匯欺詐、在納稅申報中作虛假陳述以及未披露國外銀行賬戶的指控。該案是美國政府訴陳剛,21-mj-1011,馬薩諸塞(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原文標題MIT Professor Is Accused of Hiding Millions in China Grants (4)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2021 Bloomberg L.P.
週五 (15 日) 紐約新冠疫苗配發告急、美國上月零售銷售連續第三個月萎縮,華爾街擔憂經濟復甦放緩,金融、能源股暴跌,那指、標普、道瓊指數週五延續昨日跌勢,齊跌逾 0.5%,費半指數自昨日歷史高位回落。
SamsungSamsung 的 S Pen 之前主要都是搭配 Galaxy Note 手機和 Galaxy Tab 平板產品推出,但今年首度擴大了應用範圍,讓 Galaxy S21 Ultra 上也能支援。Samsung 甚至將推出單賣的 S Pen 供 S21 Ultra 使用,而既然 S Pen 都單賣了,似乎再給更多裝置使用也不是問題?在給 SamMobile 的聲明中,Samsung 就明示這這種可能性,表示他們「計畫在未來擴大 S Pen 的使用體驗到更多的產品類別上」。這個「更多的產品類別」究竟是什麼意思,目前還是個謎了。Samsung 行動部門老大盧泰文在去年底曾表示會將 S Pen 帶到更多 Galaxy 產品線上,所以或許 Z Flip / Z Fold 是下一個有機會搭載的產品。但這些都還是手機,好像也沒有跳到「更多產品類別上」,Samsung 是這個意思,亦或是準備更大幅度擴大 S Pen 的使用情境?就只能等未來 Samsung 來給我們解答了。
Pawel Kopczynski / reuters取決於你問的科學家是誰,2020 年可能是史上最熱,或第二熱的一年。依據 1951 到 1980 年的平均溫度為基準,NASA 判定 2020 的全球平均溫度比 2016 高上一咪咪,但這差距小到差不多可以忽略,基本上可以視為是 2020 與 2016 年平手,皆為有完整全球溫度量測資料的衛星時代以來,溫度最高的年份。另一邊,依據美國海洋與大氣署的基準值的話,則還是 2016 年高一點點,2020 年居於第二位。無論第一還是第二,重要的都是長期的趨勢,而非單一的年份。目前自 1950 年代以來,最暖的 7 年就是過去 7 年,而這個趨勢預定還是或持續下去的。以 2020 年單年來說,有兩個事件都對氣溫造成了顯著的影響,一是疫情所引發的工業輸出下降,而另一個則是澳洲的大火。不過,兩者的影響可能和直覺有所出入:澳洲的大火因為向空氣中排放濃煙,遮蔽了陽光,因此對廣域來說是有降溫的效果;而工業輸入下降則相反,因為減少了煙塵的量,反而讓更多陽光透過,不考慮溫室氣體等長期影響的話,就短時間來說反倒是升溫的效果。兩者差不多抵消後,就是依然炎熱的 2020 年了。
文章來源:Qooah.com 現在距離次世代主機 PS5 發售已經過去兩個月時間,PS5 的 10.28TFs 性能大體表現通過自身體驗或者媒體評測也有了具體的了解。此前 Nvidia 稱搭載 RTX 3060 顯示卡的 Notebook 要比 PS5 性能高出30%,那 PS5 的實際情況是如何呢? 近期,外媒 GamersNexus 進行了一輪測試,通過採用與 PS5 售價499美元相當的499美元 PC 配置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CPU 採用的是 R3 3300X,測試顯示卡分別是 GTX 1060、GTX 1070Ti 以及 GTX 1080。這些顯示卡都「相當老舊」,其中 GTX 1060 和 GTX 1080 是四年前的顯示卡,而 GTX 1070Ti 顯示卡也已經有三年多歷史了。 在測試中採用多款遊戲進行對比,《Devil May Cry 5》在高幀模式,PS5 平均成績為 108.7fps,GTX 1060平均成績為 142.1fps;《邊緣禁地3》在性能模式,PS5平均成績 118.9fps,GTX 1070Ti 平均成績為 130.3fps;《Dirt5》在高幀模式下,PS5平均成績為119fps,GTX 1080 的平均幀數為 108.9fps。綜合來看,PS5 的性能表現處於 GTX 1060-GTX 1080之間。 在測試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1060的平均幀數比 PS5 高的原因在於《Devil May Cry 5》對於 Nvidia 的優化較好,還有一點就是 1060 不支援光追。在幀率上 1080 小於 PS5 的原因可能是由於《Dirt5》在性能模式下畫質出現大幅度縮減。 對於 GamersNexus 的測試,結果僅供參考。單單對於 PS5 來說,它仍舊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次世代主機,值得購買用來體驗遊戲的魅力。 為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PS5 主機應怎樣正確放置?連 Sony 高層也傻傻分不清
文章來源:Qooah.com 如果你是一名電子工程師或者是一個關注電子產品的消費者,那麼你肯定會發現這幾個月許多晶片不是價格飛漲,就是嚴重缺貨。而 CMOS 圖像傳感器作為手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也已經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據悉早在上個月,作為全球第一的 COMS 供應商的 Sony 也正式宣布了 CMOS 的產能以跟不上市場的需求,而 Samsung 作為全球第二大 CMOS 供應商,缺貨情況也尤為嚴重。據英國調查公司 Omdia 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 Samsung 公司 CMOS 圖像傳感器的價格已經提高了40% ,而其他廠商的價格也提升了20%左右。 近年來搭載多顆相機鏡頭的智能手機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所以各大廠商紛紛採用了多鏡組合。雖近年來手機總產量並沒有太大的增幅,但 CMOS 和鏡頭的需求卻在急劇增加。 CMOS 圖像傳感器的漲價對中國手機廠商也打來了非常大的衝擊,據悉小米11 前後四顆鏡頭,就多達三顆的元件是採用 Samsung ISOCELL 方案。若漲價風波持續下去,那麼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國這些手機廠商的成本計劃,是的其不得不上調手機的銷售價格。 而由於 CIS 製程跟 DRAM 相當類似,所以 Samsung 公司把韓國一部分 DRAM 生產線轉至 CIS 生產,用來擴展 CIS 產能。據目前所掌握的消息稱, Samsung 原計劃2021年新增 RAM 產能 4萬片/月,但現已減少至3萬片/月。不過據行內人士分析, Samsung 公司此舉或將對全球的 DRAM 市場造成影響,有可能導致 DRAM 價格上漲。 為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Samsung 發佈屏下鏡頭技術,不過不是應用在手機? Samsung 發佈 Exynos 2100,5nm 製程、GPU 性能急升40%
Budrul Chukrut/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美國國防部今早公佈新一份黑名單,表示據《國防授權法案》而列出涉嫌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企業,其中有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就發出回應。在聲明中,小米強調自己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相關法律法規,服務和產品均屬民用和商用。而且確認小米並非由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關聯方,亦非美國 NDAA 法律定義下的中國軍方公司。小米集團在香港股票市場的股值下跌超過 10%。
Paul ThurottWindows 10X 本來應該是微軟的雙螢幕 OS,推動一系列的手機和筆電大小雙螢幕裝置。但去年中的時候,微軟將 Windows 10X 重新定位到了單螢幕裝置上,現在經過了又半年的演化,似乎已經完全背離了原來的初衷,變成了類似 Chrome OS 的極簡版概念了。據測試過漏出的 Windows 10X 版本的 Paul Thurott 描述,Windows 10X 大幅簡化了安裝過程,並且在設計上變成了上圖這樣乾淨的桌面搭配下方置中的工具列按鍵。開始功能表打開後會佔據整個螢幕,而執行的 app 也同樣會全部以全螢幕執行,且似乎只允許安裝 Microsoft Store 上的 app 的樣子。換言之,就是很像現在的 Chrome OS 的基本概念,或是稍微延伸一點的話,和 iPadOS 也有可比之處。微軟在這個概念上打轉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 —— 最近的一次是 Windows 10S —— 但既使每次嘗試都失敗,似乎也沒有要放棄的樣子。Windows 10X 能帶來什麼樣的不同嗎?好像還真不好說。據 ZDNet 的 Mary Jo Foley 所稱,Windows 10X 初期的目標機器是 Intel 的系統,所以至少不是又一次 ARM 系的嘗試,不過並不排除在未來延伸到 ARM 上。無法自行安裝 Windows 軟體對現有的用戶來說大概沒什麼吸引力,但微軟此舉很有可能是瞄準了目前由 Chrome OS 和 iPad 所佔據的教育市場,以及教育市場的特殊需求。畢竟對微軟來說,教育市場太大也太重要,不太可能就這樣輕易拱手讓人吧。
Engadget美國消費電子展 CES 2021 完滿結束!雖然今年的時差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不過相信大家都可能因為要休息而錯過了我們虛擬舞台直播的一些精彩時刻。沒關係,因為我們除了有整理重點新聞之外,也把三天的直播都錄下來了。大家隨時都可以來這裡重溫一下各大廠商的電子產品發佈及專訪,同時見證本年度 Best of CES 各項大獎的誕生!Day 1 上午00:00:00 歡迎來到 Engadget 的 CES 2021 虛擬舞台!00:30:40 LG CES 2021 發佈會01:00:00 LG 發佈會深度分析01:30:13 Samsung CES 2021 發佈會02:00:03 Samsung 發佈會深度分析02:30:53 Samsung 新品動手玩03:00:00 座談:Samsung MicroLED 如何領先 OLED03:30:00 Mercedes-Benz CES 2021 發佈會04:00:00 Mercedes-Benz 發佈會深度分析Day 1 下午00:00:00 Intel CES 2021 發佈會00:29:43 Intel 發佈會深度分析01:00:03 座談:RISC-V 以及開源運算架構的未來02:08:00 專訪:LG OLED 的現在與未來02:32:40 Engadget 研討環節02:57:40 Engadget 評測03:28:25 座談:2021 年後的筆記本電腦會變成什麼樣子?03:59:45 Sony CES 2021 發佈會04:21:17 Sony 發佈會深度分析Day 2 上午00:00:00 通用汽車 CES 2021 發佈會00:49:25 座談:通用汽車的電動未來01:26:21 2020 處理器之戰01:58:35 AMD CES 2021 發佈會02:49:12 專訪:Intel 實驗室對神經型態運算及量子運算的展望Day 2 下午00:00:00 座談:Google 及 Microsoft 討論無障礙科技00:35:18 專訪:從 NBA 看運動的未來01:04:28 專訪:華碩 ROG 討論電競筆電的未來01:31:28 專訪:Sonos 的 2021 年音樂串流願景02:02:52 專訪:Sony 的下一步是什麼?02:21:10 Engadget 研討環節02:55:06 座談:2021 年的家用健身科技Day 3 上午00:00:00 Microsoft CES 2021 發佈會00:28:16 專訪:TCL 手機發展的前路01:00:01 專訪:LinkedIn 推想未來的工作世界01:30:44 The Engadget PodcastDay 3 下午00:00:00 專訪:《微軟模擬飛行》幕後的 A.I. 魔力00:30:04 Lenovo 專訪:如何把怪異的概念設計從原型變成產品00:59:31 Engadget 研討環節01:32:00 專訪:華碩 ROG 討論電競筆電的未來(重播)01:59:16 座談:2021 年後的筆記本電腦會變成什麼樣子?(重播)Engadget 呈獻官方 Best of CES 頒獎典禮00:00 Best of CES 頒獎典禮啟動02:32 最佳無障礙技術03:16 最佳電子健康及健身產品04:04 最佳穿戴式產品04:42 最佳運輸技術05:31 最佳家庭影音產品06:28 最佳智慧型家居產品07:21 最佳手機或移動裝置08:06 最佳電視產品09:02 最佳遊戲產品10:06 最意想不到的產品10:54 最佳運動產品11:47 最佳個人電腦或平板12:38 最佳機器人或無人機13:24 最佳環保產品14:15 公眾投票15:11 年度大獎
champlifezy@gmail.com via Getty Images各大網路平台都在發展電商功能,其中 YouTube 更希望把影片播放和購物功能都整合在一起,便利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就可以直接把喜愛的產品加到購物車下單。當然,在創作者透過影片介紹產品之外,YouTube 也會有產品資訊的欄目,讓觀眾可以了解更多。目前只有美國區的 YouTube 觀眾可以透過 Android、iOS 和網頁版試用這功能。如此一來,不同範疇的創作者就可以在影片中置入不同合作產品的銷售,多掙一點錢。過去創作者就只能透過加入會員來販賣自家製小物,但現在就可以與更多不同廠商合作。其實 YouTube 會加入電商功能的說法已經流傳很久,與此同時 Instagram 和 WhatsApp 也實際做了不少工夫,所以 Google 也需要急起直追了。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蘋果將在今年第 3 季推出 2 款全新外觀設計 MacBook Pro,全年總出貨最高年增 3 成,上看 2000 萬台,將推升熱管需求,此外,蘋果積極測試 iPhone 用的 VC。
去年來中澳關係幾乎跌到冰點,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本周發表文章,引述多名中國水果商人言論,指由澳洲進口的車厘子劣質,質素大不如前,部分消費者因此轉向購買智利產的車厘子。報導稱,澳洲進口的車厘子由於季節原因質素低劣,因此澳洲車厘子在中國市場佔的份額減少。報導還引述廣州一名水果商,由澳洲進口的味道和質素大不如前,暫時不再入口該國產品,又稱讚智利的車厘子質素更高,同時價格更低。在上海的水果商也表示,由於中國經濟逐漸復甦,部分國家看到中國的消費量正在上升,出口到內地市場的價格也在降低。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澳洲出口了價值近8000萬美元的車厘子,當中有30%是出口到中國內地,此外則是香港、台灣和新加坡。《澳洲新聞集團》稱,在中澳關係惡化下,加上中國官媒的文章,澳洲車厘子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編輯/製圖:Business Diges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從數據認識經濟】台積電市值超越巴郡,成全球市值第十大企業【芯片大戰】Intel召回30年CTO老將格爾辛格任CEO【商業熱話】BBC援引拜登:「口吃讓我更能理解他人所受的痛苦與折磨」【商業事件簿】WhatsApp創辦人曾放棄8.5億美元,跳船後夥Signal對抗朱克伯格【解構潮物】Sony發布新無人機Airpeak,可搭載Alpha系列相機拍攝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