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丨盤點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說話 如何修補親子關係?

育兒丨盤點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說話 如何修補親子關係?
育兒丨盤點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說話 如何修補親子關係?

身為父母也會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以及與孩子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不過,爸爸媽媽有不少日常相處時衝口而出的說話,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下傷害到孩子,久而久之令孩子缺乏自信,也會令親子關係變得疏離。

Yahoo請來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兒家傾」親子溝通計劃的計劃經理Candy和表達藝術治療師Jessica,分享在過去三年進行的家長工作坊和個案服務中,綜合出家長最常犯的破壞親子關係行為。爸爸媽媽除了可以引以為鑑,還可以學習怎樣修補與子女的關係!

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

說到一般家庭中,父母會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一般也發生在溝通模式上。Candy和Jessica綜合出幾個常見的例子:

1. 衝突中,家長未能調節情緒

家庭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未必是因為事件本身的嚴重性,而是因為家長與孩子雙方情緒高漲,以致關係轉差。如果家長的情緒調節能力較弱,或欠缺耐性與孩子溝通,不單會令日常衝突惡化,還有機會因為未能透過這些事件讓孩子學會情緒調節、冷靜處理問題,而出現更多情緒或行為問題。

2. 單向溝通

家長在溝通上較為單向,以說教、講道理的形式,目的是希望孩子跟從自己的一套,而忽略了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

3. 只著眼於孩子的行為,忽略孩子的需要

一個常見的情景:孩子發脾氣時,爸爸媽媽著眼於孩子扔東西,而沒有留意孩子情緒暴躁的原因。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爸爸媽媽傾向馬上針對行為問題,但Candy提醒家長,要留心孩子的需要,因為只要家長滿足到孩子的需要,例如是被愛、被聆聽,被信任…孩子便不用訴諸用鬧情緒表達。

4. 暴力溝通

暴力溝通可以分幾方面,包括以權威、威嚇性說話剎停孩子的行為,例如「你再這樣,我便不要你」。這種說話會令孩子害怕與父母溝通,而阻止雙方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

另外,「激將法」若拿捏不當,容易變成帶有比較、侮辱性、指責的說話,家長以為可以透過「激將法」令孩子改變,但這樣反而會令孩子缺乏自信,或感到爸爸媽媽不接納自己。

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溝通模式

Jessica常常會問家長:「你最經常會對孩子說甚麼?」而最多家長會說的「快啲啦!」、「做咗功課未?」,原來也有機會讓孩子感到不受尊重!

「兒家傾」親子溝通計劃於2022年1至2月期間進行一項「親子溝通」調查,發現孩子最不想聽到的說話有「做功課呀」、「快啲啦」之類的催促說話。的而且確,說話能造成對人造成傷害,而不健康的溝通模式,對親子關係和孩子心理健康的破壞就更深遠。

kidsRebellious daughter and troubled mother
「親子溝通」調查發現,孩子最不想聽到的說話有「做功課呀」、「快啲啦」之類的催促說話。

容易傷害孩子的話語

1. 令人「失去連結」的說話

令人「失去連結」的說話有4類,首先是評論、判斷的說話,例如「放學返到嚟又偷懶,所以唔夠時間做功課」,是家長常常掛在口邊而自覺沒錯的話。「偷懶」帶有一定的標籤色彩,會令孩子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家長不妨後退一步,先觀察是否有原因令孩子做不完功課?而做不完功課是否一定代表偷懶?

「評論」同時還包括帶有比較色彩的說話,例如「人哋都做到,點解你唔得?」,除了將小朋友與其他人比較外,也會令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

2. 「否定」的說話

家長常常會對男孩子說「好小事,唔好喊。」,目的往往只是希望孩子的傷心情緒停下來,但當聽到「唔好喊」,孩子或許會感到被拒絕,或理解成不准表達傷心的情緒。雖然家長並非以責怪的心說出否定的話,但說出口來也會變得帶有傷害性。

3. 命令式的話

「你唔准」、「你唔可以」、「你即刻出嚟」等較為由上而下的要求,也是命令式的語言。這些要求很多時會忽略孩子做一些行為的原因。其實,家長可以給予選項或以倒數的方法請孩子停下來,孩子只要感覺到自己有選擇,或有較多的緩衝時間,便會乖乖合作。

4. 以道理包裝自己的意願

家長常常不為意地用上老生常談的道理教導孩子,例如「哥哥要讓弟弟」這種聽上似是應份,但可能只是家長主觀意願的道理。與其將道理強加在孩子身上,家長可以先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才作處理。

家長的出發點往往是為孩子著想,但孩子聽到以上這些說話,未必能接收到爸爸媽媽的好意,更有機會形成衝突。Jessica時常提醒家長,不單單是責罵式的說話,還有否定、強加主觀意願的說話也會帶來傷害性,同時,說話的聲調、態度,以至與孩子的身體距離,也是溝通中值得留意的環節。

傷害-孩子-行為-親子關係-溝通-言語暴力
溝通不止是討論對與錯,而是要聆聽對方的想法和需要。

「火遮眼」時要先停一停

改變溝通模式知易行難,而且長年累月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Jessica給家長一個小貼士,在衝突期間,首先要處理心情,才能處理事情。如果家長自問未能馬上冷靜下來,可以嘗試先退後一步,首先同孩子表達自己當下的心情未能繼續對話,為大家製造一個10分鐘的冷靜期,在雙方同意之下安全地暫停離開現場,例如喝杯冰水、洗澡、聽音樂,做一些可以令自己冷靜下來的小事。

曾有一個個案,一位媽媽與孩子常常爭吵得面紅耳熱,當媽媽下決心改善情況後,她選擇在開始怒火中燒時,告訴孩子自己需要冷靜,然後走入房間。待媽媽與孩子雙方都冷靜下來,才一起討論剛才的發生的事件和感受。孩子會模仿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當這位媽媽出現改變後,兒子也減少了尖叫、威脅父母的行為,親子關係因而得到改善。

透過練習改變思維

家長若希望和孩子做到真真正正的良性溝通,讓孩子可以以自己作為榜樣,首要要由改變自己的思維開始。而改變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是要靠平日多練習的。Candy分享她曾向一位不善聆聽家長的建議,例如,可以在閒暇時多聽電台節目,練習聽別人說話時不加入自己的評論。又或者,可以在腦海中設想一些有機會發生的衝突情景,預先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冷靜回應孩子感受,再向孩子說明自己的需要,這種在腦海中的演練,也能讓爸爸媽媽在處理衝突時做得更好。

如果家長犯錯,可以與孩子坦率溝通?

首先家長要接納自己作為父母,也會有做得不好的時候,而家長願意向孩子解釋或道歉,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讓孩子學習負責任,因為家長與孩子分享內心的想法,也是建立互信關係的好開始。

不過,要打倒昨日的我,父母或者會感到尷尬、不知如何開口,Candy列出六部曲,方便家長逐步逐步改變。

1. 改變思維

爸爸媽媽首先接納自己作為父母,也會有做得不好的時候。而這也是一個與孩子一個共同成長的時機。

2. 進入親子雙方溝通、情感連結的狀態

家長可先關心孩子的情緒及感受,這樣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想與孩子進入一個雙方溝通、及情感連結的狀態。例如在處理事件時,家長不為意地發了脾氣,事後可以對孩子說:「剛才爸爸媽媽很惡、很激動,有沒有令你害怕、生氣?」孩子感到父母在談及情緒、感受,會感得父母明白自己、了解自己感受,從而走出害怕的狀態。

3. 承認自己的行為令孩子感難過

父母可以跟孩子坦白,承認自己曾有情緒激動,令孩子害怕,就著這情況,向孩子說聲「對不起」,讓孩子感受到負責任的重要。

4. 讓孩子在自己身上,學習面對事件的過程

父母可以向孩子傾訴自己為何情緒激動,例如家長在上班時遇到挫折,回家後看到家中亂成一片,所以一時激動下便責罵孩子,而沒有冷靜了解事件,這樣可讓孩子知道情緒背後的原因,明白情緒本是沒有錯,只是可以有更合宜的表達的情緒方式。

5. 承認自己的不足,每人也有進步的空間及機會

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及討論下一次再出現情緒時的處理方法,例如跟孩子說「媽媽在情緒調節方面仍有很多學習的地方,例如:在情緒激動時應先平靜自己,學習與你好好溝通。」,這個溝通過程,可以讓孩子知道雖然每個人也有不足的地方,但亦有學習及成長的方法及機會。

6. 尊重孩子的想法

雖然家長向孩子說了對不起,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及給予孩子自主感,例如:「你可唔可以原諒媽媽,同埋比些鼓勵媽媽做好啊﹖」相信透過這個過程,孩子會在家長身上學習到負責任的態度及正面溝通的好處。

同場加映:溝通小貼士

1. 注意身體語言
父母除了著重自己的說話,也可以多留心孩子的身體語言,以及自己的身體語言和語調。

2. 多用問題,少用評論
多用問題式的說話,可讓孩子多表達自己。

3. 少說「你」,多說「我」
要避免常將「你要這樣做」的句子掛在口邊,改為多以「我」出發,以「我留意到...」、「我看到你這樣做,覺得...」表達感受,久而久之,孩子會學習家長表達感受的方式。

4. 讓小朋友有選擇
當發生爭端,家長嘗試退後一步,聆聽孩子的想法。一家人要和睦相處,應該是可以容下不同的聲音,互相尊重。而如果孩子在與家人的相處裡,學會良性的溝通模式,他們也會將這一套正面溝通,應用於與同學、或師長中的相處,也能令孩子有更穏固的人際關係。

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兒家傾」親子溝通計劃

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展開,為期三年,主要為面臨或有意改善親子溝通困難之家庭提供全面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服務團隊包括註冊藝術心理治療師、音樂治療師、戲劇心理治療師、表達藝術治療師、社工、專業社交媒體管理員等,以多感官介入模式提供小組、活動、工作坊及治療等。

受訪者: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兒家傾」親子溝通計劃計劃經理林凱燕(左)、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江卓姿(右)
受訪者: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兒家傾」親子溝通計劃計劃經理林凱燕(左)、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江卓姿(右)
育兒丨盤點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說話 如何修補親子關係?
育兒丨盤點不自覺地傷害到孩子的行為、說話 如何修補親子關係?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