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見人|殿堂攝記陳橋 與「徒弟」Emily 在中環茶餐廳
撰文:冼麗婷
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中環威靈頓街一間茶餐廳,有這樣一對新聞記者拍檔。
「喂,她是你徒弟?」茶記裏的伙計問《南華早報》攝影記者陳橋。
「乜嘢話?我徒弟?她是我師傅就真。」陳橋回應。當時跟他一起吃飯的,是剛出道的記者劉慧卿(Emily)。老師傅與新記者的關係,一晃眼,四十多年。
陳橋是受尊敬的香港殿堂級第一代華人攝影記者,四月六日在溫哥華辭世,享年九十六歲。他 1959 年加入《南華早報》任職攝影記者 28 年,1987年退休。按該報悼文所述,以陳橋之名紀錄香港重要時刻的菲林,共有四萬卷之多。四萬卷菲林所述之時光,除了經典照片與無數奬項,還有他在新聞界的人情,也是這行業令人留戀之處。
不少新聞人,都懷念陳橋先生。曾任記者協會主席的劉慧卿說:「他十分敬業樂業,非常勤奮工作,永不遲到,我們都十分尊敬他。」也曾任職《南早》的另一記協前主席楊健興,跟橋叔合作不多,但感覺他「人很爽朗,喜歡說話,沒有架子」。
我跟橋叔未見一面,數年前曾在電話訪問他。聲音裏,橋叔有新聞界繪形繪聲的功力,慈祥和善,隔空都感受得到。
橋叔九十年代初移民加拿大,不時回港。2019 年回來探望故舊,我因公事邀請他分享跟劉慧卿共事的點滴。當時已經九十多歲的橋叔,忙於敍舊,應約見人,東奔西跑,雖然訪問主角不是他,但仍願意抽點時間給我這個陌生人。事實上,一程巴士加一點零碎時間,沒能再談其他了。訪問全程由他女兒在身旁協助,要落車了,便暫停對話,找到落腳點,又回覆再談,完全是把握時間的新聞人個性。
入正題之時,橋叔記得當年喜歡和 Emily 去中環威靈頓街一間茶餐廳,名字,忘記了,但裏面的伙計,看他經常和 Emily 前來,就笑稱老行尊與年輕記者是師傅與徒弟。那是多好的採訪年代。新聞工作,一起衝時間、衝訪問,用盡心力之後,一起吃個好飯、喝杯港式奶茶,吹水消氣,在最基礎的生活地平線,看社會的高與低,這就是記者與攝記的快樂時光,也由此建立工作情誼。
舊照片中看到橋叔穿獵裝裇衫,肩膊揹着兩部相機,英氣風度,自成一家。攝影記者用新聞觸覺、思考、體力做紀錄,拍下一格一格影像,能放在公眾面前的,都是時間與判斷裏的千挑萬選。橋叔女兒形容過父親工作之態度:堅定、堅持加充足準備。我想,這是應付萬變新聞的不變法則。
Emily 入行之時,橋叔已是著名新聞攝影師。他對拍檔的個性看通看透,還懂欣賞。「我記得她(Emily)平時工作好犀利, 一問問題,一啲都唔留情㗎,佢唔理你㗎。」說起來,笑得像叔伯講年輕子姪。他勸過Emily:「我說你有時問問題,轉一轉彎得唔得呀,我勸她。」能勸那樣的小虎子,首先是要有讓人信任的條件,然後是前輩的無私與包容心態,這才算神級。
攝影記者和記者,如果是好拍檔,訪問重要關頭,一個眼神,攝記就會知道記者想要甚麼,又或者,記者順水推舟,製造機會讓攝記拍些合符工作主題的照片。總之,故事才是主角,掌握故事是記者責任,為故事留下有意義的重要影像,要靠攝影記者。
橋叔說 Emily 其實好好傾,「她也好聽我講的。」但意見接受,做的時候,還是性格照舊。例如,九十多歲老師傅仍記得她曾說《南華早報》前老總種族歧視。他笑着覆述:「老總 Robin Hutcheon 反問:『我種族歧視?』。是她自己跟我講的。」背後原因忘記了,沒有前文後理,沒有 context 的記憶,重點是 Emily 說話直率。事實是,當時報館只有高級記者空缺,是 Robin Hutcheon 批准採訪主任 Kevin Sinclair(已故著名傳媒人)聘請剛畢業的劉慧卿。
後來,Emily 轉職無綫新聞,又到英國 LSE 修讀國際關係碩士,橋叔一直留在《南早》至退休。1984 年 12 月 19 日,英國已故首相戴卓爾夫人與中國已故總理趙紫陽在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後,於 12 月 21 日來香港開記者會。按《南早》1984 年 12 月 22 日全版問與答紀錄報道,記者會是在當時的立法局會議廳(Legislative Council Chamber)舉行。橋叔與 Emily 這對舊拍檔,又再同場,各司其職。
戴卓爾夫人在記者會說,《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是香港新時代的開始。橋叔為英國人在香港接受中外記者提問,拍下一張大場面相,裏面有戴卓爾夫人、外相賀維及已故港督尤德,以及坐對面提問的一眾記者,包括已轉投《遠東經濟評論》的劉慧卿,還有代表《東方日報》、《信報》、《天天日報》、《文匯報》、《南華早報》及《英文虎報》的記者等等。
新聞人活在歷史裏面,最終,歷史也在新聞各種形式中呈現。劉慧卿當日的提問內容,已成歷史。我問橋叔記不記得當時的現場氣氛,他在電話裏回答:「我當時掛住影相,沒有留意其他人反應。」
陳橋得過 6 項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Honour Certificate, World Press Photo),亦在 1985 年獲得英女王榮譽獎章(Badge of Honour)。他緊守崗位,鏡頭紀錄在香港眾生相,包括中外、貧富、皇室與庶民。五十年代的難民潮,六十年代的「六七暴動」,七十年代的英女皇訪港,他還用超敏感的心靈,拍下英兵 Tony Caller 和當時女友 So Yun-mai 分離在即的凝望,兩人最終結為夫婦,陳橋亦跟他們從一幀相片延續了終生友誼。
新聞圖片有社會無盡的回憶。如果一卷菲林有 36 張相,陳橋按過最少四萬乘 36 次快門卡擦聲,留下讓人看得見的香港。那通電話訪問以後幾年,香港在社會運動及疫情後變天,生於香港的橋叔,從正街賣魚郎到殿堂級攝影記者,最後神隱遙遠天涯,走畢近一世紀的路,永遠告別香港。
【冼麗婷昔日文章】
《4拍4家族》票房能起死回生? 導演賴恩慈以野孩子力量頑強應對挑戰
專訪傅浩堅(上)運動科學專家傅浩堅 詳談網球場上的壓力與優雅:黃澤林如何絕地反勝?
專訪傅浩堅(下)我們輸在基因?傅浩堅:香港網球需要多 20 個黃澤林
【資深人物訪問記者 冼麗婷】
在 slasher 新世代,冼麗婷是香港記者 / 作家 / 人物寫作導師 / home baker。咀嚼人要時間,寫字要時間,等天然酵母開心要時間,用百分之二百真誠,等待深刻的味道,這是她做人、造麵包的樂趣。
在 Patreon 建立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一年,因為會員支持,讓她能繼續訪問、看書。讀張愛玲、馬奎斯、米蘭昆德拉寫世情;見人寫人,聲演說人,憑文學的直覺與多年新聞人的訓練和價值觀,無論時代怎變,堅持寫真實故事。
WriteHouse 不變,天下人字裏相逢。見字,如家。
訂閱 Patreon 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
冼麗婷,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系;其後於香港大學修讀比較文學學士及碩士;著有《見字如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