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上月開放 種植稻米吸引雀鳥覓食增加保育成效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上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截至上月底,已有大約5千人次到訪。公園分為3個管理區域,分別是5公頃的訪客區、11公頃的農業區和21公頃的生態區,其中訪客區設有多個「打卡點」。 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黃廣潮表示,公園一年種植兩種稻米,分別在11月至12月、4月至5月,會有大片的金黃色稻田。夏季園內水池容易拍攝到「天空之鏡」的景色,秋冬就可以拍攝到黃昏日落景緻。 對於近日社交媒體有片段流傳,有人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操作無人機,黃廣潮說不鼓勵在公園使用無人機,如果無人機飛得低或飛近雀鳥,會嚇走牠們。他又呼籲市民遵守園內的訪客守則,避免踩踏農田、干擾野生動物及採摘植物。署方建議團體進入生態區或農業區時,每次人數應控制在20人以內,以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至於生態區,是公園的核心保育部分。黃廣潮指出公園採取多項保育措施,包括種植稻米,吸引全球極度瀕危的禾花雀覓食,水道堤壆容許植物生長,可以讓小型動物藏身,並設有通道,當動物不慎跌入水中,可以自行爬出。 黃廣潮說公園內的禾花雀數量已由2021年的27隻,增至去年的46隻,亦發現多種本港不常見的鳥類,保育成果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