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半日跌517點 舜宇及比亞迪電子績後急挫
港股捱沽,恒生指數今早最多跌逾580點,中午收市報23387點,跌517點,跌幅2.2%,半日主板成交額約1845億元。 科技指數報5534點,跌3.5%,全部科指成份股都跌。 小米折讓6.6%配股集資426億元,股價半日跌逾5%,ATMXJ其餘股份跌約2%至逾4%。 汽車及手機設備股沽壓大,舜宇及比亞迪電子業績後分別跌逾8%及近10%,是半日跌幅最大恒指及科指成份股。 金融、地產股下跌,消費股普遍受壓,康師傅逆市升逾2%,是半日表現最好藍籌股。
港股捱沽,恒生指數今早最多跌逾580點,中午收市報23387點,跌517點,跌幅2.2%,半日主板成交額約1845億元。 科技指數報5534點,跌3.5%,全部科指成份股都跌。 小米折讓6.6%配股集資426億元,股價半日跌逾5%,ATMXJ其餘股份跌約2%至逾4%。 汽車及手機設備股沽壓大,舜宇及比亞迪電子業績後分別跌逾8%及近10%,是半日跌幅最大恒指及科指成份股。 金融、地產股下跌,消費股普遍受壓,康師傅逆市升逾2%,是半日表現最好藍籌股。
恒基地產(0012.HK)創辦人李兆基在3月17日去世,據港交所(0388.HK)最新權益披露顯示,其兩名兒子、即恒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及李家誠,已各自繼承家族信託的三家受託人之50%權益,該信託目前持有恒地約72.5%股權,按昨日市值約1079億元計算,股份市值782.27億元。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大多下跌。 小米ADR比本港昨日收市價急挫近6%,以港元計折合報53.7元。 京東集團、騰訊、阿里巴巴、美團ADR亦跌近1%至約2%。 金融股普遍偏軟,建行、工行、中行、平保、港交所ADR都跌逾1%。 滙控ADR則升逾1%,折合報90.1元。
【彭博】-- 比亞迪去年的銷售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收入層面一躍超過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這家中國汽車巨頭憑借一系列配備高科技功能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贏得了消費者的讚譽。根據周一晚間發布的公告,總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公佈,截至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實現收入7,770億元人民幣(1,070億美元),同比成長29%,超過7,660億元人民幣的預估值。特斯拉2024年收入為977億美元。這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淨利潤同比成長34%,至403億元人民幣,高於分析師395億元人民幣的預期。比亞迪已迅速躍居中國汽車市場排名之首 —— 從電動汽車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市場。投資者已將比亞迪股價推至紀錄高位,今年以來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上漲約51%。推薦閱讀:比亞迪發布閃充平台 怎麼能做到「油電同速」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銷量也與特斯拉大致相若,比亞迪2024年銷量為176萬輛,而特斯拉為179萬輛,不過,如果納入比亞迪所有其他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則比亞迪的銷量要大得多。比亞迪去年的總交付量升至427萬輛,堪比福特汽車。比亞迪曾預計今年銷量將在500萬至600萬輛之間。該公司今年已經開
近年預測市場即賭盤結果,比機構做的民調更準更有效率,特朗普當選就是一個例子。如果災難債券市場夠成熟,流動性夠高,說不定會產生部份預知作用。
《彭博》引述銷售文件報道,小米(01810.HK)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7.5億股,每股配售價介乎52.8元至54.6元,較今日收市價57元折讓4.2%至7.4%,集資最多53億美元(約410億港元),資金將用作擴大業務。
各位「巴打」,香港男團組合MIRROR成員姜濤每年4.30生日,一眾「姜糖」(姜濤粉絲暱稱)都會聚集於銅鑼灣,包下巨型廣告牌、燈箱、電視熒幕為偶像生日應援,將銅鑼灣打造成「姜濤灣」。「高仁指點」話你知,「姜濤灣」(大)地主之一的金朝陽集團(00878),最近獲大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本文將跟大股東算算賬。 金朝陽於本港從事房地產業務,核心業務為發展各類優質物業,旗下物業投資組合包括商舖、寫字樓、住宅樓宇及出租廣告位,大部分均位於銅鑼灣、尖沙咀等商業區。在「姜濤灣」的核心地段,集團擁有金朝陽中心和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兩幢物業,可以說是除希慎興業(00014)外另一大地主。 租金收入連年下跌 本月初,集團獲大股東傅金珠家族信託公司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每股註銷總價為8.5元,其中包括註銷價7.5元及特別股息1元,較停牌前收市價5.5元大幅溢價54.5%,並較截至去年6月底每股資產淨值60.76元大幅折讓86%。目前,大股東持有集團約75%股份(約2.12億股),按涉及計劃股份7090.7萬股計算,預期私有化應付總價約6.03億元。 金朝陽作為本港其中一隻典型收租股,其於2021至
恒指連跌兩日(累跌1,081點或4.4%)後,今日(24日)反覆回升。美股道指及納指上周五各反覆升近0.1%及0.5%,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升至3.984%,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升至4.281%,美匯指數跌至103.98,道指期貨最新升331點或0.8%,納指期貨最新升1.2%。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必要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上證綜指全日升5點或0.15%收3,370點,深證成指升0.07%,滬深兩市成交額共1.45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今日回升,恒指高開59點,初段跌158點見23,531點後窄幅爭持,下午傳出美國或縮減關稅範圍,指數尾市一度抽升277點高見23,967點,全日升215點或0.9%,收23,905點;國指升108點或1.2%,收8,850點;恒生科技指數升97點或1.7%,收5,736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2,331.08億元較上交易日縮減31%。港交所(00388.HK)跌0.2%收360.2元。 商務部指全國家電消費季啟動,美的(00300.HK)揚近3.4%,海爾智家(06690.HK)彈高6%,TCL電子(01070.HK)去年純利大增逾
美股上升,Tesla反彈超過一成,在科技股帶動下,納斯達克指數升超過2%,道瓊斯指數升近600點收市,重上42,000點以上,連同標普500指數升逾1%。有報道指,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的關稅措施會「減辣」,市場暫時舒一口氣。經過過去數星期的調整,多家大行認為最差的情况已經過去。
小米集團-W(01810.HK)以折讓6.6%先舊後新配股,淨籌425億元。《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今次配售已獲得超額數倍的認購,當中純多頭投資者及主權財富基金展現出濃厚興趣。 據悉,掛盤冊上大約有200間行,而前20大投資者分配到配售規模的約三分之二。 小米股價今日(25日)受壓,最低見53.25元,現報53.95元,跌5.35%,成交11.89億股,涉資636.06億元。(mn/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小米(1810.HK)股價持續破頂之際,時隔逾4年再次配股集資。據銷售文件顯示,小米擬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7.5億股B類股(投票權為一股一票),每股配股價介乎52.8元至54.6元,較昨日收市價57元折讓4.2%至7.4%,集資最多410億元。今次交易是繼比亞迪(1211.HK)配股集資435億元後,本月港股第二宗大額配股集資。
德銀發表研報指,中國鐵塔(00788.HK)2024年淨利潤按年增長10%至107億元人民幣,收入則增長4%,憧憬利息開支及資產折舊開支減少,將在今年及未來繼續推動盈利和股息增長,同時管理層並表示AI邊緣計算將戰略重心,預測中國鐵塔2026年可提供近7%的股息回報率,目前估算2024至2027年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27%,將目標價由原先14元上調至16元,維持「買入」評級。(gc/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花旗發表報告指,小米(01810.HK)折讓6.6%先舊後新配股淨籌42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小米持有31億人民幣的淨現金,並在2024年產生393億人民幣的淨經營現金流。同時,小米預計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高於2024年的105億人民幣。 該行認為,今次融資對小米長期發展或有積極的作用,有助於降低槓桿率、支持人工智能相關研發、擴大電動車產能以滿足國內强勁需求,並可能推動海外擴張,同時改善股東結構並消除近期的市場隱憂。然而,由於股權稀釋效應,短期內可能對股價構成壓力。 小米今日低開5.5%後,現跌5.26%報54元,成交量10.4億股,涉資達558.8億元。 (ha/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彭博】-- 受關稅相關的材料價格上升影響,美國製造業本月重新陷入萎縮區間,而服務業前景惡化。標普全球發布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報49.8。數字低於50表示萎縮。儘管部分由於需求增強,服務提供商的產出有所改善,但對未來一年前景的信心跌至2022年以來的次低水平。受新業務成長和天氣好轉助力服務業活動指數升至三個月高位的推動,3月綜合指數初值上漲3點至52.4。與此同時,關稅上漲和聯邦支出削減令服務提供商更加焦慮。「對關稅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對通膨的影響,3月的調查顯示,隨著供應商將關稅相關的漲價轉嫁給美國公司,成本將進一步大幅上升,」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企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在聲明中表示。「企業成本正以近兩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工廠越來越多地將成本上升轉嫁給客戶,」Williamson說。該報告顯示,製造商接收價格以2023年2月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支付價格綜合指數漲幅創近兩年新高。企業還將成本壓力歸因於勞動力成本上升。製造業產值指標和就業指標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下降。訂單成長幾近停滯,因為生產商報告稱在美國加徵關稅前搶先進口的情況減少。調查數據收集於3月12日至21
中金發表港股策略報告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港股市場這種劇烈的上下起伏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2月底以來,雖然市場多次由短期情緒和資金湧入催化快速上衝,但始終無法「有效突破」該行早前給出的點位。該行在2月16日與2月24日連續發布《中國資產的重估?》與《再論中國資產的重估前景》兩篇專題報告,測算恒指中樞23,000至24,000點,樂觀情形25,000點,建議在這一區間附近觀望不必追高,如果不選擇獲利可以適度調倉至紅利。回過頭來看,這一觀點是有效的。 當前市場重估到什麼位置了?該行在3月10日發布的《港股還能買嗎?》中從多個維度進行了對比。首先,情緒層面,本輪恒指和恒生科技的漲幅基本全由風險溢價ERP回落貢獻。當前恒生指數風險溢價為6.0%,與去年「924」以及2023年初高點對應情緒接近,對應當前恒指23,000至24,000點(將歷史上市場高點處的情緒代入到當下的無風險利率與盈利預期環境下所得)。如果進一步假設「含科量」40%的科技板塊降至2021年恒科歷史高點對應的情緒水平,而其他60%不含科部分持平於當前,那麼可以推動恒指到25,000點。 中金指,本輪行情的本質是DeepSeek「破
美元兌主要貨幣造好,數據顯示美國3月企業活動回升,投資者亦憧憬美國關稅措施取態轉向溫和。 美元指數升至近3星期新高,高見104.44,升約0.4%。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386.HK)公布2024年度業績,營業收入3.07萬億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4.3%。錄得利489.39億元,倒退16.1%,每股盈利40.4分。末期息14分。
港股低開262點後跌幅持續擴大,恒生指數較早時報23446點,跌459點,跌幅1.9%。 科技指數報5559點,跌逾3%。 ATMXJ跌約2%至6%,小米集團跌幅最大,集團開市前公布折讓6.6%配股集資426億元。 汽車、手機設備股沽壓較大,舜宇及比亞迪電子業績後分別跌約7%及約9%,暫時是跌幅最大兩隻恒指及科指成份股。 金融股亦跌,消費股普遍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