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疣之苦誰明白? 影響外觀、日常不適 醫生詳解「皮膚疣」種類及醫治方式優劣
不少人都試過手指、腳底等突然出現「黑黑實實」的硬塊,有時還會伴隨疼痛感;或是在臉上有一顆顆像是「粉刺」的小點。有些人會以為,只要把它置之不理一段時間,就會自然痊癒。
其實這些可能是「皮膚疣」。中大醫務中心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婉晴接受《Yahoo 健康》訪問時解釋,雖然與「性病疣」不同,但「皮膚疣」同樣是由 HPV 病毒感染而致,若果不理會的話,可能會越來越大,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更甚者會傳染家人。
陳婉晴說,現時有多種療法如冷凍治療、二氧化碳激光、外科手術等,都可以處理皮膚疣,醫生會視乎疣的類型、位置等,建議病人採用不同療法。她也提到,坊間或因「感染了 HPV,病毒便一生伴隨」這個想法,而以為「皮膚疣」也是無法徹底根治。陳婉晴則說,皮膚疣的病毒只會感染接觸到的皮膚部分,清除後除非再感染,否則的話已是徹底處理。
「HPV 有超過 200 種,不同的 HPV 就會傾向感染不同的位置。」陳婉晴解釋,視乎感染位置和疣形狀的不同,皮膚疣可以再分類為三種,若外觀是小小的「粒粒」,呈肉色或啡黃色,長在臉部、頸部,或胸背等,由數粒到幾百粒不等的,便是「扁平疣」,「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一些油脂粒、粉刺」。
三種皮膚疣如何區分?
「第二種是『尋常疣』」,她續指,這種疣多數會長在手指、指甲邊,外觀上比較厚身、凸起,摸下去時,表面會比較硬和粗糙,「有時刮到可能會痛,甚至會流血。」
第三種則是「足底疣」,顧名思義就是生在足底,「一般就是呈現啡黃色的硬塊,摸下去好似是一些硬了的皮,走路時觸碰到,可能會引致痛楚。」
陳婉晴說,很多人會把足底疣和雞眼混淆,「但細心去留意時,在足底疣的底部,會看到很多微小的黑點,這些其實是皮膚底部的微細血管。」
本身免疫系統差更易感染
陳婉晴指,皮膚疣的傳播,可分為直接接觸及間接接觸,「直接接觸顧名思義,就是經過皮膚和皮膚的接觸傳染」,而間接接觸,則是透過共用一些個人物品,包括毛巾、剃鬚刀、化妝掃、枕頭套、床單等,「或者有些人,會赤腳走一些公共地方,例如健身室、瑜珈室、泳池、酒店,都是容易傳染到疣病毒。」
她說,如果本身免疫系統較差,例如長者、小童、糖尿病病人等,或者孕婦、癌症病人、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等,都會比較容易傳染到,「他們如果接觸到這些疣病毒,都比較容易感染到。」
四大類常見治療方式
陳婉晴稱,治療皮膚疣的方式,可以分為四大類,包括外用藥物、二氧化碳激光、冷凍治療以及外科手術。「藥物就是一些酸類藥物,用以破壞疣,和附近的皮膚組織,讓它自然脫落。」
「二氧化碳激光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去氣化疣,好處是它可以非常精準地處理疣。如果有一些很小的,可能兩三毫米大的疣,便可以集中處理,減少影響到其他皮膚組織,減少留下疤痕,或是色素沉澱風險。」
「第三種是冷凍治療,利用低溫,攝氏零下 196 度的液態氮,藉著反覆的冷凍,和解凍的循環,令病變組織壞死、結痂和脫落。好處是治療範圍可以大一點,但可能要做幾次,才可以完全清除。」最後一種方法,就是做外科手術直接切除,好處是可以一次過徹底處理,但壞處就是有機會留下疤痕。
綜觀幾種方式,陳婉晴說,除了外科手術要轉介到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進行,其他幾種的治療,都可以在一般的醫務中心或診所內完成,醫生則會視乎疣的種類和位置,建議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