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蛤蜊湯是台灣的家常湯,簡單易做,這次利用澎湖特產「角瓜」來做湯,湯頭鮮甜味美,絲瓜翠綠爽脆,蛤蜊充滿海洋的味道!這是夏天必喝的湯! Youtube 影片:https://youtu.be/jhXPTXrB2do
麻藥蛋,用了蘭王蛋做溏心蛋,蛋味香濃 醬汁好容易做,所有材料拌勻便可以 留起醬汁可以重用 詳細做法請看youtube - ahsnake’s cafe https://www.youtube.com/embed/98N1btJYx6w
【Now新聞台】5月17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最新:(2240) 本港新增328宗新冠病毒確診,其中39宗為輸入個案。東涌富東邨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有3名食客確診,同時段約200食客須強制檢測。林鄭月娥: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周四如期放寬。室內運動周四起可以不戴口罩,但場地必須符合換氣要求。有健身中心反映指引不清晰,業界代表促請政府釐清安排。政府公布新增六間指定檢疫酒店,預計可額外提供2000間房間,本周內開始接受預訂。66歲女接種疫苗後亡,疫苗保障基金首賠200萬元。觀塘樂華北邨秉華樓圍封強檢,目標明早八時完成翠林邨秀林樓圍封強檢發現9宗陽性個案。上海新增823宗新冠本土感染個案,宣布全市十六個區已實現社會面清零,十六項重大工程已復工。內地發現首宗Omicron亞型BA.2.12.1輸入病例。南韓則首次發現BA.4和BA.5感染病例。台灣新增新冠本土病例維持六萬多宗。日本政府宣布,今個月內會試行恢復接納外國遊客,首階段只開放給美國、澳洲、泰國和新加坡的小型旅行團入境。遊客必須完成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在日本期間要在旅行社職員陪同下按預先規劃行程觀光。北韓增近27萬宗發燒個案。已在醫健通登
第三階段的「疫苗通行證」將於5月31日起實施,屆時所有12歲或以上的市民,除非取得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否則必須按以下要求接種新冠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 非康復人士 非康復人士在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的6個月內,可使用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作為「疫苗通行證」 非康復人士如接種第二劑疫苗
衞生署同意持牌中藥材批發商「香港東興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國盛行有限公司」分別自願從市面收回兩批中藥材,包括一批「山茱萸」,批次編號為20180301,及一批「澤瀉」,批次編號為63022110。 衞生署在進行市場監測時,取得上述兩款中藥材的樣本並進行化驗。結果顯示,兩款樣本經煎煮後的藥湯均被驗出有機磷農藥,當中每千克「山茱萸」藥材含0.14毫克三唑磷,以及每千克「澤瀉」藥材含0.26毫克三唑磷和0.15毫克毒死蜱。根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組制定的標準,中藥材經煎煮後的藥湯不容許驗出有關農藥殘留。 衞生署表示,按樣本驗出的農藥殘留量,一般治療疾病的情況下,不會對服用人士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長期大量攝取三唑磷或毒死蜱,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署方至今沒有接獲與上述中藥材有關的不良反應報告,現正繼續調查個案。衞生署呼籲市民若曾購買上述中藥材,應立即停止服用,曾使用有關中藥材並感到不適的市民,應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英國BBC主持人詹姆斯(Deborah James)被英國媒體《The Week》喻為「孜孜不倦抗癌鬥士」,她身為一位末期的大腸癌患者,有別於一般癌症患者,她並非以餘下的日子安靜休養,而是不惜付出生命及體力,創立癌症基金會,旨在為更多癌症患者資助醫療費,並希望提升大家對於癌症的認識及關注。她原本目標是籌得25萬英鎊(245萬港元)善款,但目前超額完成,已累積了600萬英鎊捐款(587萬港元),捐款者為包含英國皇室。 綜合外媒報道,詹姆斯自2016年被診斷出患上大腸癌,其後她不斷在社交媒體及電台上分享癌症治療與生活日常,例如討論假髮等癌症相關話題,受到歡迎。由於詹姆斯熱心慈喜,近日更獲英女王贈予女爵徽章。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衛生習慣】如何洗碗才安全有效?小心5大壞習慣【關節健康】6類人士需注意關節問題 關節痛惡化的4大警號【營養食物】枇杷果好處與營養價值 止咳化痰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疫苗賠償】66歲女子接種復必泰16日後離世 疫苗保障基金首賠200萬元【消委會測試】4款髮膜檢出歐盟禁用香料 逾八成沖洗式髮膜存致敏風險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
本港新增328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多個食肆感染群組擴大。觀塘御善私房菜群組再多9人染疫,累計20人染疫,當局懷疑,爆發或涉及除口罩聚會。御善私房菜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已轉交食環署跟進調查,亦會跟進有無人提供虛假資料,可能違反預防控制疾病條例,如有證據會嚴肅處理。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有御善私房菜患者透露曾在該處聚會,與工作伙伴有交流,涉及慶功及試食會,期間曾除口罩進食,可能因此造成爆發,與早前有患者稱,只是到該處取貨說法不一樣,中心已經要求43名顧客、4名職員及2名負責人進行核酸測試。 東涌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亦發現3名食客在5月11日中午光顧的食客確診,他們互不相識,有一名患者當日已出現病徵,有機會是源頭,三人坐的枱位置接近,不排除有短距離傳播。 中心又公布,3宗早前公布的輸入確診個案,經全基因分析後,發現是本地流行病毒株,會轉列為本地感染,相信是於本地的社區活動中感染,包括兩名曾經到新旺會桌球室的患者。 另有再發現4宗Omicron變種病毒BA.4,分別由英國及加拿大抵港,全部於檢疫酒店發現,令到BA.4輸入個案增至7宗,全部在機場或檢疫酒店發現。
不少人以為關節問題只會發生在較年長人士身上,因而忽略了關節發出的不同警號,。事實上,年齡只是引致關節問題的其中一個因素,關節當出現警號的時候,必須盡快從根源入手改善,才可保持躍動人生。據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資料顯示,有6類人士有關節痛的風險較大。如出現關節僵硬、上下山樓梯時膝痛等徵狀,即顯示骨骼末端的保護性軟骨已磨蝕,導致疼痛、僵硬。 6大患骨關節炎高危人士 在日常生活中,輕微的關節痛疼大多數人也感受過,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身體會自行修復損傷,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令不少人輕視了患關節炎的風險因素。據 NHS 指出,具有以下因素人士會增加關節痛的風險,包括: .關節損傷人士 在關節受傷或手術後,沒有讓傷口有足夠時間癒合下過度使用 .高齡人士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關節痛的風險也相對增加 .有家族病史者 關節痛可能與家族遺傳因素有關,儘管目前研究未確定那一組基因所影響 .過重人士 過重的身體會為關節帶來過度的壓力,尤其是承受大部分體重的關節,包括膝蓋和臀部 .女性 女性比男性更常患上關節炎 .患其他疾病 4大關節痛惡化的警號 除了高危人士要特別要注意關節問題外,當我們的關節問題出現惡化時
早安樂活網站: <a href="https://lohas.edh.tw/" target="_blank">https://lohas.edh.tw/</a><br> 早安健康網站:<a href="https://www.edh.tw" target="_blank">https://www.edh.tw</a><br> 早安健康FB:<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target="_blank">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a><br> 早安健康Youtube: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a><br> 0:00 打呼睡不好失智機率高2倍?高風險7大特徵,醫師教你2種方法馬上改善<br> 0:29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造成失智?<br> 1:37 打呼讓身邊人睡不好?改這種睡姿效果立竿見影<br> 3:30 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8字訣自我檢測<br> 5:38 2原則選對側睡枕頭,一夜好眠到天亮<br> 【相關影片】<br> 鼻塞鼻炎自療法!氣功呼吸3招通氣血,這樣調體質終結虛、熱、濕|李學禹 鼾症睡眠外科教授<br> <a href="https://youtu.be/9fEqo0z9k3w"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9fEqo0z9k3w</a><br> 打呼比你想的危險,如何應對呼吸中止症?︱蘇一峰醫師<br> <a href="https://youtu.be/6qjp_WtCiZY"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6qjp_WtCiZY</a><br> 【相關文章】<br> 打呼聲聽出腦中風警訊!檢查打鼾聲是單純鼻塞還是動脈硬化危機<br> <a href="https://www.edh.tw/article/29688" target="_blank">https://www.edh.tw/article/29688</a><br> 靠睡覺如何排出大腦毒素、降7成失智率?訣竅在你睡多熟,不是睡多久<br> <a href="https://www.edh.tw/article/29687" target="_blank">https://www.edh.tw/article/29687</a><br> 👇 更多影片清單 👇 <br> 《鼻子、呼吸道》<a href="https://bit.ly/38CCwya" target="_blank">https://bit.ly/38CCwya</a><br> 《腦、防失智》 <a href="https://bit.ly/3jfakUs" target="_blank">https://bit.ly/3jfakUs</a><br> 《穴道、氣功》<a href="https://bit.ly/3byvN6s" target="_blank">https://bit.ly/3byvN6s</a><br> 《睡眠》 <a href="https://bit.ly/3n8uuk6" target="_blank">https://bit.ly/3n8uuk6</a><br> 《癌症》 <a href="https://bit.ly/3DXCoU5" target="_blank">https://bit.ly/3DXCoU5</a><br> 《脂肪肝、肝膽胰》 <a href="https://bit.ly/3jiLAdH" target="_blank">https://bit.ly/3jiLAdH</a><br> 《名醫的餐桌》 <a href="https://bit.ly/3G0CzQr" target="_blank">https://bit.ly/3G0CzQr</a><br> 《骨科、關節》 <a href="https://bit.ly/3DZYCVI" target="_blank">https://bit.ly/3DZYCVI</a><br>
【on.cc東網專訊】香港醫護人手不足問題日益嚴重,而物理治療師流失率亦不斷創新高,成為專職醫療部門之冠。物理治療學會發布本港物理治療師人力調查研究報告,結果顯示607名本身為在職物理治療師的受訪者中,26%預計5年內會離開行業。業界提出建議醫院管理局和社會福利
兩名港大學者昨日在報章撰文,提出放寬60歲以下人士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一個電台表示,相信政府及多數人都不會同意有關建議。他又不認同,年輕患者感染後重症風險低,對醫療系統影響有限的說法,指香港並非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感染者仍要隔離治療,如果個案增加,仍會對醫療系統構成壓力。他又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關節炎基金會你有經歷過一覺醒來腰酸背痛、躺著、站著都不舒服的情形嗎?有可能因為一個不注意引起的背部拉傷!要怎麼避免背部拉傷,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傳授7個簡易的方式,讓你告別痠痛不適!案例:一名35歲男性,過去幾週內腰部一直疼痛不適的情形,想知道是否有可以舒緩腰痛的方法。另外,家中成員母親和阿姨都患有關節炎的病例,也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因為罹患關節炎所導致的不適?!美國關節炎基金會醫學教授談到,這名男性有可能患有脊柱關節炎,但是這個可能性很小。因為35歲這個年紀中,引起急性腰痛的最常見原因是背部拉傷。軀幹伸展彎曲或轉動的過程除了本身脊椎的結構外,像是椎間盤與面關節,脊椎的韌帶與肌肉都需脊椎的穩定度,當深層的核心肌肉肌力不足或協調不佳無法穩定腰椎時,就會用到脊椎兩側的束脊肌、腰方肌等大肌肉來協助深層核心肌群來維持整個身體平衡。而深層核心肌肉作用不當時,外層肌肉容易因為過度使用而疲乏,產生緊繃感、痠痛及拉傷。大多數情況下,疼痛會在數週內得到改善和解除。美國關節炎基金會教你當背部拉傷時,可以運用7個簡易的方式幫助緩解腰痛:1、保持活動:長時間臥床(
香港天氣漸漸炎熱,最適合進食生津的水果。如果經常覺得熱、口乾口渴及煩躁,不妨買枇杷果進食。枇杷又名琵琶果,主要產地來自中國、澳洲及日本等。枇杷果營養價值十分高,中醫主要認為枇杷果有祛痰、潤肺、止咳及止渴的功效。另外,它的熱量十分低,女士不須怕進食枇杷果會致肥。 枇杷果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夠潤肺止咳、祛痰,對肺熱咳嗽有較好的療效。不過注意,如果是由風寒引起的咳嗽則不宜服用。另外,枇杷中豐富的維他命營養,有助預防骨質密度下降,改善骨質疏鬆。它含有的有機酸,刺激消化腺分泌,可增進食慾及幫助消化吸收。枇杷亦含有豐富鉀和鎂,可被視為心血管系統中的血管擴張劑,減少對血管和動脈的壓力,有助降低血壓及保護心臟。 由於枇杷亦含有β-胡蘿蔔素和多酚類化合物,β-胡蘿蔔素可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預防夜盲症及保護視力,亦具強大的抗氧化力,防止自由基的傷害,具有抗癌的功效。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衛生習慣】如何洗碗才安全有效?小心5大壞習慣【癌症故事】癌症末期BBC女主持 為癌友籌款獲英女王封爵【關節健康】6類人士需注意關節問題 關節痛惡化的4大警號【疫苗賠償】66歲女子接種復必
【on.cc東網專訊】第5波新冠肺炎持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今日(17日)今日新增328宗確診,包括39宗輸入病例,當中有23宗在機場確診,分別來自澳洲、瑞典、泰國等地,其中有4宗輸入個案涉及Omicron BA.4變種病毒,至今本港
政府疫苗保障基金首次向一宗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的個案,批出200萬元賠償,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在去年7月接種首劑復必泰疫苗,16日後死亡,解剖結果證實死於心肌炎,顯微鏡檢查顯示死者心臟有與病毒性心肌炎脗合的特徵。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形容,這宗死亡個案罕見,因為女死者較為年長,本身無長期病患,情況與接種疫苗後較多出現心肌炎的群組,即是18歲以下的男生不同。 孔繁毅說,經解剖發現死者體內有小病毒基因,抽血血液亦找到小病毒抗體,但在其心肌卻種不到病毒,亦無法在血液中尋找到急性抗體。他說解剖時有發現其肺炎問題,但肺炎嚴重性未足以解釋她死亡,因此無法完全排除與疫苗接種無關係。 他說,委員會在年初已就該宗個案有定案,強調整個過程中涉及解剖環節、解剖報告,臨床數據分析,以至交由委員會多次審視,至於賠償部分由保險公司決定。 他又說委員會至今審視的個案中,未有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有直接關係,又重申疫苗接種很重要,尤其對長者而言,好處遠超接種的副作用。
不少知名人物都有高功能焦慮症。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Oprah Winfrey)、英國歌姬愛黛兒(Adele)、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金馬獎影后謝盈萱等人,都曾坦言自己有焦慮傾向。 歐普拉在2013年的專訪中說:「一開始,只感覺到急躁、麻木,工作一件接著一件。後來我就告訴自己如果再不停一停,就要完蛋了。」愛黛兒則分享,她其實有舞台恐懼症,很怕看到觀眾,「有次在阿姆斯特丹演出,我緊張到從緊急逃生口跑出去...」 曾入圍金球獎的女星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也因完美主義等工作態度,長年罹患憂鬱症。她痊癒後分享,一位牧師要她常常提醒自己:停止追求完美主義,因為完美主義就是最高等級的自虐。 什麼是高功能焦慮症? 你是否有以下超過3種狀況,生活卻沒出現明顯異狀?如果有,「高功能焦慮症(high-functioning anxiety)」可能已經找上你: 常常擔心、害怕某些事發生;心情焦慮、煩躁 就算不必工作,還是無法放鬆 做起事來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害怕失敗、在意別人眼光,很難拒絕他人 工作狂,怕自己閒下來 想太多、鑽牛角尖、對很多事都過度分析 容易心跳加速、呼吸
政府疫苗保障基金首次向一宗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的個案,批出200萬元賠償,涉及一名66歲女子,她在去年7月接種首劑復必泰疫苗,16日後死亡,解剖結果證實死於心肌炎,顯微鏡檢查顯示死者心臟有與病毒性心肌炎脗合的特徵。當局去年公布的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又指出,死者亦患有肺炎,是導致死亡的重要情況,從她的心臟組織中亦發現細小病毒基因。 專家委員會認為,即使事件與疫苗接種有時間關聯,但死者心臓組織中存在病毒基因令情況出現分歧,因此無法確立死者患有心肌炎和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最後專家委員會評定該個案與疫苗接種的因果關係為不確定,獲發200萬元死亡保障額。 截至上月23日,疫苗保障基金共接獲843宗申請,專家委員會已完成500多宗個案的因果關係評估,241宗獲批賠償的「傷害個案」,涉及速發嚴重過敏反應、住院治療、貝爾面癱、心肌炎或心包炎、多形性紅斑等個案,共批出3151萬元賠償。
(康健編輯部整理,盧亞屏製圖) 4種食物降低腦中風機率 茶葉:茶葉中的抗氧化成分,可對抗身體發炎、預防動脈堆積斑塊。一天喝2~4杯茶最好。 香蕉:人體內的鉀太少可能導致心律不整,而一根香蕉約含500毫克的鉀。有研究發現,一天3根香蕉可降低中風危機。 黑巧克力: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含有類黃酮素,是強力抗氧化物,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栓塞和中風。最好選可可純度高、糖分少的黑巧克力。 番茄:茄紅素具抗氧化作用,且煮熟的番茄比生番茄和番茄汁含更多茄紅素,能預防腦部血塊造成缺血性中風。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特刊第41期延伸閱讀:不只能防癌、降低膽固醇 一週吃兩次好菇...還可減少大腦退化風險新冠病毒也會傷腦?研究:失智、中風、憂鬱症機率增吃素缺乏維生素B12 小心可能中風※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