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id="attachment_94301" align="alignnone" width="602"]
研究發現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已超越日本人。日本電視節目《恐怖醫學》邀日本專家到香港觀察香港人的生活,從而推斷港人的長壽秘訣。經觀察後,專家發現愛喝「養生湯水」就是港人長壽的關鍵! 據聯合國於2023年2月公布的「全球國家壽命排行最新數據」,香港人的預期壽命為85.5歲,是全球第二預期壽命最長的地區。東京健康長壽醫療副院長、精通心血管疾病的原田和昌醫生,受節目組邀請來港觀察及分析港人長壽的秘訣。 原田醫生發現港人的飲食習慣上與日本人不同,港人幾乎每日都會飲用養生湯水,而且常見的湯水材料還包括對血管非常有益處的——陳皮與薑。 他表示,長壽的關鍵是保持血管年輕,只要能減緩血管老化,就能延長壽命。 而「薑」則有助修復損傷的血管,也能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值、調整血糖;可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調節生理機能,增強抗病能力。另外「陳皮」在中醫角度上,有化痰、理氣、健脾的功效;陳皮中的橙皮素亦有助血管擴張,協助控制高血壓的症狀。 然而,「陳皮薑茶」其實是一款用於舒緩咳嗽痰多的茶飲。患風寒咳嗽的人士,可用生薑陳皮水取代清水飲用,有助止咳。做法只要將5-6片生薑,2-3片陳皮,加清水3碗,煲15分鐘就可飲用。若你
【Now新聞台】兩名兒童分別感染新冠肺炎及甲型流感,目前仍然留醫,情況嚴重。 感染新冠肺炎的女嬰8個月大,健康情況一直良好,她周二起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翌日快測呈陽性,其後出現呼吸困難,送往廣華醫院急症室,之後徵狀惡化轉到兒童深切治療部,診斷為氣管炎。她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潛伏期內亦沒有外遊。另外,一名7歲男童確診甲型流感,他上周六開始發燒、發冷及呼吸困難,入住屯門醫院兒科深切治療病房,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要聞
【on.cc東網專訊】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兩宗兒童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嚴重個案,其中一名8個月大的女嬰感染新冠病毒,目前情況嚴重。女嬰周二(5日)起發燒、食欲不振、咳嗽和流鼻水,翌日快速測試呈陽性,到前日(7日)出現呼吸困難,被送往廣華醫院急症室,同日入院治理,其後徵
一名8個月大女嬰及一名7歲男童分別感染新冠病毒及甲型流感,兩人情況嚴重。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該名8個月大女嬰本月5日起發燒、食慾不振、咳嗽及流鼻水,翌日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其後出現呼吸困難,徵狀惡化,正在廣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治理,並證實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氣管炎。 中心說,女嬰過往健康良好,潛伏期無外遊,並無接種新冠疫苗。她的母親懷孕前已接受初始新冠疫苗注射劑次。 至於7歲男童本月2日起出現發燒、發冷、全身乏力、肌肉痛、流鼻水、喉嚨痛和咳嗽帶痰,其後兩次向私家醫生求診,昨日出現呼吸困難,轉介至屯門醫院急症室,正在兒科深切治療病房接受診治,並證實對甲型流感H3病毒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 中心指,男童過往健康良好,並無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潛伏期內無外遊,家居接觸者現時沒有出現病徵。
【on.cc東網專訊】政府上月30日公布,首批共約十萬劑新一代新冠XBB變種株信使核糖核酸疫苗(Comirnaty Omicron XBB.1.5 30mcg/dose)已運送抵港。將優先提供予較高風險人士,即居於院舍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
防疫概念股經歷中國大陸呼吸道疾病疫情上升股價飆漲後,本週漲多拉回,包含熱映 (3373-TW) 周跌 14.9%、博晟生醫 (6733-TW) 周跌幅也達 9.6%、安克 (4188-TW) 與優盛 (4121-TW) 周跌約 7%。
不少人在染疫後即使體內病毒已清除,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長新冠」後遺症,例如疲倦、失眠、記憶力差等。患者症狀差異大、病程亦長,對生理及心理健康帶來雙重挑戰。然而目前尚未有針對性的有效療法,被視為現代頭號健康挑戰之一。最新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服用口服微囊鎖活菌配方 SIM01可改善腸道微生態從而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徵狀,有關研究結果剛於全球權威的傳染病學期刊《刺針 · 傳染病》上發表。
[caption id="attachment_94397" align="alignnone" width="486"]
九龍醫院精神科男病房多5名病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1名病人早前已經出院,其餘4名病人仍然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5名病人年齡介乎21歲至42歲,院方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會繼續緊密監察病房病人情況,並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作出跟進。
牙周病是都市人常見的牙科疾病,是在牙齒周圍組織出現的疾病,主要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大多患者最初時期會在刷牙出現流牙血及有口臭等症狀,如未有及時接受治療,病情會持續惡化,最終甚或導致牙齒脫落。因此,大家不能忽視牙周問題,下文將為大家詳細分享牙周病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治療方法。 牙周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 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當我們未有妥善清潔口腔時,便會導致牙菌膜及細菌在牙齒周圍積聚,引起牙齦組織發炎。如患者未有加以理會問題,牙菌膜及細菌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細菌更會利用口水中的礦物成分分泌毒素,鈣化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容易令更多牙菌膜積聚、發炎,從而令牙齦炎慢慢演變成牙周炎,繼而出現牙周袋、牙肉及牙骨收縮,最終更會導致牙齒脫落。 不同階段的牙周病,症狀有何不同? 早期牙周病的症狀主要是患者刷牙時偶爾出現流牙血、或用牙籤剔牙時偶爾會有流血情況。及後,患者逐漸出現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如患者未有及時處理問題,病情會持續惡化,導致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亦會愈益嚴重,甚至每日刷牙時都會流牙血。 至於中、後期的牙周病患者,大多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視力不如以往。從眼睛疲勞、看東西不再那麼清晰,到閱讀細小字體時感到吃力,開始有乾眼及飛蚊等現象都是眼睛退化的跡象。這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的質量,也影響心情。到底如何應對這些隨年紀增長常見的眼睛問題?讓我們一起了解視光師的建議。 視光師的專業建議 為了保持健康的視力,隨年紀增長,日常護眼變得尤其重要。視光師建議以下幾個有效的日常護眼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 定期讓眼睛休息,尤其是在長時間閱讀或使用電子設備後,可幫助減輕眼睛疲勞。 •戶外活動: 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接觸自然光和新鮮空氣有助於緩解眼睛疲勞,對眼睛健康和視力清晰有良好作用。 •均衡飲食: 確保飲食中包含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些營養素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其中綠葉蔬菜和深海魚類是極好的食物來源。如日常飲食中可能無法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視光師建議可選擇專業而全面的護眼保健品,補充日常飲食中可能缺乏的營養。 可以考慮揀選最多視光師推薦的「樂敦V5強目素金裝版」,產品中已包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多種護目型維他命及其他天然成份,這些成分被證實對保護黃斑部健康非常有效,有助預防和緩解因年齡增長引起的眼退化和視力問
消委會餅乾丨餅乾看似是較為健康的零食,但經消委會實測市面上60款包裝餅乾後,當中8成半樣本均屬「高脂」、「高糖」或「高鈉」食物!同時全部均被檢出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或基因致癌物,有12款高分餅乾可放心食用! 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來源:
溫暖而乾燥的天氣代表着「燥邪」的來臨。而很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因燥邪而起,因為當燥邪入侵肺部,肺部就會失去津液滋潤,口乾、喉嚨乾、咳嗽的狀況也會隨之而來。若感到不適仍任由情況持續,便會令燥邪進一步深入肺部,釀成哮喘或感冒等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 對付燥邪除了多喝水,喝一碗「清潤木瓜栗子雪耳素湯」倒是一個能加強舒緩療效的好選擇!木瓜能生津止渴、清肺熱、美顏;粟子能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雪耳則有滋陰潤肺、清熱潤燥的功效,特別適合近日時冷時熱的天氣。 《清潤木瓜栗子雪耳素湯》食譜烹調時間:2小時 材料:木瓜 1個去皮切件栗子 15粒鮮海底椰 1包6個切件粟米 1條雪耳 1個浸軟無花果 6粒切半果皮 1塊刮囊花生 50g眉豆 50g腰果 100g水 1800ml 做法:木瓜去皮切件,全部材料放入大鍋.一般湯煲:煮沸後合蓋小火煮2小時即成.高速煲:關上煲蓋,調較烹調速度為中火,煮至指示線為黃色,轉小火;至指示變綠色開始計時30分鐘。熄火排氣,指示線完全降低即可開蓋享用 食譜作者:Isti Dining Table Kiu Lee製圖/文字:HealthConcept 原文你或許有興趣【長
聖誕節又快到了,和三五知己聚餐享受美食之外,更有不少人會在家中舉辦小型派對。而在大家沈浸在相聚的快樂底下,容易不知不覺食過量,令身體脂肪大增。如果想一邊享受美食,同時又希望可以健康一點的話,可從以下一些小提示著手,揀選健康的派對小食及飲品! 喜歡香脆或鹹香的您 鹹食方面,可選擇魷魚絲等風乾肉類或海鮮類,不經油炸及比較有嚼勁。而喜愛香脆食物,例如薯片的話,就可揀選一些有獨立包裝的低脂脆片及薯片。獨立包裝可有效提醒進食份量,每次一小包就不怕吃完一整包家庭裝才意識到已過量的問題。一些迷你椒鹽脆餅、蝦餅、蔬菜條等都是其他十分適合喜歡香脆口感的您。 喜歡甜食的您 市面上現在也有不少啫喱是使用零卡路里的代糖製造,代替一般白砂糖,提供到甜味但沒有熱量攝取,就可大大降低攝取的熱量。或者一些朱古力味的夾心米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一片細細份,可為嘗甜的您帶來滋味而沒有太大的負擔。 喜歡酒類飲品的您 除了汽水以外,酒類飲品都是常見在派對上。但酒精濃度愈高的酒,熱量就更高,一克的酒精大約提供7卡,比起一克的糖分大約提供4卡還更高。加上每次喝酒都會配上伴酒小食,例如芝士、火腿等,不知不覺間就會攝取過多的熱量。如果
港大4名學者,包括前政府專家顧問、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和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在報章撰文,提出對防疫抗疫的建議。 文中提到,本港防疫抗疫計劃,應盡量以不封城、不停市、不停工、不停學為目標,確保香港市面能大致運作如常、市民生活如常。而大方向及戰略應適合應對不同傳播途徑的潛在病源,而非針對單一病源,做到全民參與、採取「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時刻就緒。 學者提到外防輸入,應由現時開始,在非疫情時期,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邊境口岸準備好檢測設施,用鼻咽拭子篩檢發燒入境旅客,以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常見呼吸道病原體,使之成為常規做法。 至於對大流行的準備,除了流行病監察,檢測試劑、個人防護裝備、疫苗及藥物等重要戰略物資,不能完全倚靠外地進口,本港必須有自給自足能力,香港必須於疫情過後、開發各式疫苗平台及開始興建足夠疫苗生產設施,確保突發時仍能夠量產疫苗,並具即時補充庫存的能力,控制各潛在的新發傳染病疫情。 硬件方面,文章建議多方面著手,包括政府可研究逐漸淘汰舊式安老院舍,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具備駐場醫護人員及醫療設施,硬件標準可從感染控制角度出發,提供足夠
衞生署近日公布一宗懷疑美容過程中引致一名市民感染膿腫分枝桿菌。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由於膿腫分枝桿菌具有抗藥性,令抗生素療效有限,另外也有機會需要以手術引流膿液,及切除感染組織,而膿腫分枝桿菌若留在皮膚內的注射物質內,即使手術亦難以徹底清除,結果令感染者的臉部不停出現感染的徵狀,形同「毀容」。
消委會益生菌丨近年社會愈來愈關注腸道微生態的健康,尤其是當出現便秘時,大多數人都會想起「益生菌」!惟市面上有過百種益生菌產品,應該怎樣選擇?消委會早前透露,原來益生菌要有一定數量才有效,更教路6大選購貼士,即刻去睇下啦! 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消委會│ 資料來源:
台股收盤上漲 0.19% 收在 17360,大盤指數站穩短、中、長期均線,盤整仍屬多方格局;回顧過去一週,行情主要由防疫股、散裝航運股、重電股、加密貨幣概念股、金融股、電池股為主軸,類股輪動的情況仍十分明顯,投資人宜留意操作節奏;匯率方面,台幣目前在 31.5 徘迴,台幣升值對台股有利,但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