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態度似有軟化 美股收盤勁揚
(法新社紐約24日電) 白宮稍早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考慮下週實施比先前預想還要溫和的關稅措施,華爾街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應聲大漲。
道瓊工業指數揚升597.97點或1.42%,收42583.32點。 標準普爾指數上漲100.01點或1.76%,收5767.57點。
那斯達克指數勁揚404.54點或2.27%,收18188.59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攀漲136.27點或2.99%,收4694.22點。
(法新社紐約24日電) 白宮稍早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考慮下週實施比先前預想還要溫和的關稅措施,華爾街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應聲大漲。
道瓊工業指數揚升597.97點或1.42%,收42583.32點。 標準普爾指數上漲100.01點或1.76%,收5767.57點。
那斯達克指數勁揚404.54點或2.27%,收18188.59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攀漲136.27點或2.99%,收4694.22點。
恒基地產(00012)創辦人李兆基在3月17日去世,據港交所(00388)最新權益披露顯示,其兩名兒子、即恒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及李家誠,已各自繼承家族信託的三家受託人之50%權益,該信託目前持有恒地約72.5%股權,按昨日市值約1079億元計算,股份市值782.27億元。 持恒地72.5%市值782億 除了恒地外,恒地旗下公司亦同時更新持股情況,基於全部均是恒地直接或間接持有之公司,故李家傑及李家誠亦是同樣申報持有相關公司的權益。 二人所申報持有的公司,分別是持有69.27%的恒基發展(00097)、持有41.53%的中華煤氣(00003)、持有68.38%的港華智慧能源(01083),及持有50.08%美麗華(00071),其中,4家公司以煤氣市值最大,按昨日收市價計,公司市值約1244億元。 恒地上周公布業績時表示,董事局會秉承李兆基所定下的方針,繼續發展集團,並認為李兆基的辭世對集團營運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小米集團 (1810.HK)周二 (18 日) 發佈 2024 年財報,創辦人雷軍在微博稱之為「史上最強年報」,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首次突破千億人民幣規模,全年收入年增三成至 1041 億元,毛利率年增 3.9% 至 20.3%,其中智慧大家電業務延續高速增長態勢,空調、冰箱與洗衣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即便小米汽車業務仍在虧損。
《彭博》引述銷售文件報道,小米(01810.HK)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7.5億股,每股配售價介乎52.8元至54.6元,較今日收市價57元折讓4.2%至7.4%,集資最多53億美元(約410億港元),資金將用作擴大業務。
近年預測市場即賭盤結果,比機構做的民調更準更有效率,特朗普當選就是一個例子。如果災難債券市場夠成熟,流動性夠高,說不定會產生部份預知作用。
各位「巴打」,香港男團組合MIRROR成員姜濤每年4.30生日,一眾「姜糖」(姜濤粉絲暱稱)都會聚集於銅鑼灣,包下巨型廣告牌、燈箱、電視熒幕為偶像生日應援,將銅鑼灣打造成「姜濤灣」。「高仁指點」話你知,「姜濤灣」(大)地主之一的金朝陽集團(00878),最近獲大股東提出私有化建議,本文將跟大股東算算賬。 金朝陽於本港從事房地產業務,核心業務為發展各類優質物業,旗下物業投資組合包括商舖、寫字樓、住宅樓宇及出租廣告位,大部分均位於銅鑼灣、尖沙咀等商業區。在「姜濤灣」的核心地段,集團擁有金朝陽中心和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兩幢物業,可以說是除希慎興業(00014)外另一大地主。 租金收入連年下跌 本月初,集團獲大股東傅金珠家族信託公司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每股註銷總價為8.5元,其中包括註銷價7.5元及特別股息1元,較停牌前收市價5.5元大幅溢價54.5%,並較截至去年6月底每股資產淨值60.76元大幅折讓86%。目前,大股東持有集團約75%股份(約2.12億股),按涉及計劃股份7090.7萬股計算,預期私有化應付總價約6.03億元。 金朝陽作為本港其中一隻典型收租股,其於2021至
恒指連跌兩日(累跌1,081點或4.4%)後,今日(24日)反覆回升。美股道指及納指上周五各反覆升近0.1%及0.5%,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升至3.984%,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升至4.281%,美匯指數跌至103.98,道指期貨最新升331點或0.8%,納指期貨最新升1.2%。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必要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上證綜指全日升5點或0.15%收3,370點,深證成指升0.07%,滬深兩市成交額共1.45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今日回升,恒指高開59點,初段跌158點見23,531點後窄幅爭持,下午傳出美國或縮減關稅範圍,指數尾市一度抽升277點高見23,967點,全日升215點或0.9%,收23,905點;國指升108點或1.2%,收8,850點;恒生科技指數升97點或1.7%,收5,736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2,331.08億元較上交易日縮減31%。港交所(00388.HK)跌0.2%收360.2元。 商務部指全國家電消費季啟動,美的(00300.HK)揚近3.4%,海爾智家(06690.HK)彈高6%,TCL電子(01070.HK)去年純利大增逾
美股上升,Tesla反彈超過一成,在科技股帶動下,納斯達克指數升超過2%,道瓊斯指數升近600點收市,重上42,000點以上,連同標普500指數升逾1%。有報道指,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的關稅措施會「減辣」,市場暫時舒一口氣。經過過去數星期的調整,多家大行認為最差的情况已經過去。
【彭博】-- 比亞迪去年的銷售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收入層面一躍超過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這家中國汽車巨頭憑借一系列配備高科技功能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贏得了消費者的讚譽。根據周一晚間發布的公告,總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公佈,截至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實現收入7,770億元人民幣(1,070億美元),同比成長29%,超過7,660億元人民幣的預估值。特斯拉2024年收入為977億美元。這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淨利潤同比成長34%,至403億元人民幣,高於分析師395億元人民幣的預期。比亞迪已迅速躍居中國汽車市場排名之首 —— 從電動汽車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市場。投資者已將比亞迪股價推至紀錄高位,今年以來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上漲約51%。推薦閱讀:比亞迪發布閃充平台 怎麼能做到「油電同速」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銷量也與特斯拉大致相若,比亞迪2024年銷量為176萬輛,而特斯拉為179萬輛,不過,如果納入比亞迪所有其他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則比亞迪的銷量要大得多。比亞迪去年的總交付量升至427萬輛,堪比福特汽車。比亞迪曾預計今年銷量將在500萬至600萬輛之間。該公司今年已經開
常聽到「買金保值」,投資黃金市場,雖然沒有利息收入,但亦被視為投資避險或分散風險的熱門方法,也可視為抵禦通脹的工具之一,能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買金有很多方式、很多渠道,實金、紙黃金、黃金ETF等等,當中實金更有分金條、飾金、金幣等等,本文就同大家分享一下!
德銀發表研報指,中國鐵塔(00788.HK)2024年淨利潤按年增長10%至107億元人民幣,收入則增長4%,憧憬利息開支及資產折舊開支減少,將在今年及未來繼續推動盈利和股息增長,同時管理層並表示AI邊緣計算將戰略重心,預測中國鐵塔2026年可提供近7%的股息回報率,目前估算2024至2027年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27%,將目標價由原先14元上調至16元,維持「買入」評級。(gc/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大多下跌。 小米ADR比本港昨日收市價急挫近6%,以港元計折合報53.7元。 京東集團、騰訊、阿里巴巴、美團ADR亦跌近1%至約2%。 金融股普遍偏軟,建行、工行、中行、平保、港交所ADR都跌逾1%。 滙控ADR則升逾1%,折合報90.1元。
中金發表港股策略報告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港股市場這種劇烈的上下起伏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2月底以來,雖然市場多次由短期情緒和資金湧入催化快速上衝,但始終無法「有效突破」該行早前給出的點位。該行在2月16日與2月24日連續發布《中國資產的重估?》與《再論中國資產的重估前景》兩篇專題報告,測算恒指中樞23,000至24,000點,樂觀情形25,000點,建議在這一區間附近觀望不必追高,如果不選擇獲利可以適度調倉至紅利。回過頭來看,這一觀點是有效的。 當前市場重估到什麼位置了?該行在3月10日發布的《港股還能買嗎?》中從多個維度進行了對比。首先,情緒層面,本輪恒指和恒生科技的漲幅基本全由風險溢價ERP回落貢獻。當前恒生指數風險溢價為6.0%,與去年「924」以及2023年初高點對應情緒接近,對應當前恒指23,000至24,000點(將歷史上市場高點處的情緒代入到當下的無風險利率與盈利預期環境下所得)。如果進一步假設「含科量」40%的科技板塊降至2021年恒科歷史高點對應的情緒水平,而其他60%不含科部分持平於當前,那麼可以推動恒指到25,000點。 中金指,本輪行情的本質是DeepSeek「破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政府表示將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並邀請香港賽馬會提交建議。有賽馬會遴選委員為政府財困「出謀獻策」,認為應大刀闊斧,建議把賽馬會部分業務上市,估計可套現數百億元,為此致函港澳辦,議案獲得回應。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分拆博彩業務過程複雜、涉時冗長,相信反對聲音甚大。
有人認為加密貨幣可以代替黃金的地位,畢竟大家都具有稀缺特性。不過兩者其實有着重大的差別,加密貨幣只是一串數字,有點虛無;黃金是實在之物,用途很多。
中石化(00386.HK)副董事長、總裁趙東表示,中美關稅風波對油氣行業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是很大,主要基於中石化來自美國的進口原油佔比相對較低,佔集團全球採購比例較少;以及集團對美國出口的化工產品佔比同樣相對較少。他補充,中石化下一步將在全球層面調整原油及天然氣的進口來源,以平衡相關影響。 中石化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文生提及,集團在制定分紅方案時,有充分考慮發展戰略、經營活動現金流、整體經營情況等,目標是未來三年的分紅比例不低於65%。他預期,隨著集團未來的投資項目投產,加上今年的化工需求有明顯增長,總體經營活動現金流將有所改善,並能支撐穩定的分紅政策。 黃文生指出,中石化去年合共回購1.3億股A股,以及近4億股H股。另外,集團已於上周五(21日)舉行的董事會提出今年的回購方案,預計將在股東大會之後開始實施。 中石化財務總監壽東華預期,隨著內地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預計境内天然氣及化工產品需求保持增長,成品油需求仍將受到可替代能源影響。考慮到全球供需變化、地綠政治、庫存水平等影響,預計國際油價將呈寬幅震蕩走勢。她透露,中石化今年計劃生產原油約2.8億桶;生產天然氣約1.45萬億立方英尺
【彭博】-- 受關稅相關的材料價格上升影響,美國製造業本月重新陷入萎縮區間,而服務業前景惡化。標普全球發布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報49.8。數字低於50表示萎縮。儘管部分由於需求增強,服務提供商的產出有所改善,但對未來一年前景的信心跌至2022年以來的次低水平。受新業務成長和天氣好轉助力服務業活動指數升至三個月高位的推動,3月綜合指數初值上漲3點至52.4。與此同時,關稅上漲和聯邦支出削減令服務提供商更加焦慮。「對關稅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對通膨的影響,3月的調查顯示,隨著供應商將關稅相關的漲價轉嫁給美國公司,成本將進一步大幅上升,」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企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在聲明中表示。「企業成本正以近兩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工廠越來越多地將成本上升轉嫁給客戶,」Williamson說。該報告顯示,製造商接收價格以2023年2月以來的最快速度上漲。支付價格綜合指數漲幅創近兩年新高。企業還將成本壓力歸因於勞動力成本上升。製造業產值指標和就業指標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下降。訂單成長幾近停滯,因為生產商報告稱在美國加徵關稅前搶先進口的情況減少。調查數據收集於3月12日至21
粵海投資有限公司(00270)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 31.42億元, 同比升 0.64% (去年同期純利31.22億元)每股盈利: 48.06仙派息: 7.27仙(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