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卡特逝世終年 100 歲 任內落實美中建交 特朗普:美國人欠他一份感激之情|Yahoo
【12 月 30 日 08:50 更新報道】
【Yahoo 新聞報道】美國前總統、2002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卡特(Jimmy Carter)逝世,終年 100 歲。由他創立的「卡特中心」指,卡特是在佐治亞州平原鎮家中安詳離世,家人陪伴在側。現任總統拜登在 1970 年代力撐卡特角逐,他在卡特逝世後形容,美國及世界失去一位傑出領袖、政治家及人道主義者。白宮宣布,將 1 月 9 日訂為全國哀悼日。跟卡特立場相左的候任總統特朗普就在社交網站表示,卡特在任總統時期面臨的挑戰,正值國家的關鍵時刻,指他竭盡全力改善所有美國人的生活,認為大家都欠他一份感激。
卡特是民主黨人,他在 1977 年至 1981 年就任總統,期間面對國內高通脹問題,自 1979 年起亦要處理「伊朗人質危機」,事件長達一年多才結束,亦令他在任期間民望欠佳。卡特在任期間,亦跟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且跟中華民國斷交。而他在退任後致力參與人權事務,又曾經到多個國家推動改善貧窮項目,他最終在 2002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外界對其評價較他在任時更趨正面。
卡特曾經不只一次到訪香港,最早的紀錄是他在 1949 年仍在職美國海軍軍官時,隨美軍潛艦訪問了香港、上海和青島。而在 2011 年底,卡特亦曾經到港出席美國商會活動、並且到浸大接受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卸任後曾到多地農村和基層社區推動民主化的卡特,在該次香港之行就表示,期待香港可以在 2017 年實現普選。
近一年半接受臨終療養
卡特在近 10 年不時有健康問題:在 2015 年,當時 90 歲的卡特確診黑色素瘤,而且癌細胞擴散至肝臟和腦部。他其後接受治療,同年年底表示身上已找不到癌細胞;到了 2019 年,卡特因為跌倒多次,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去年 2 月卡特中心發表聲明,表示卡特經過一系列短暫住院後,決定開始臨終療養,不再接受額外的醫療干預,他並在佐治亞州一間療養院居住了超過一年半。
雖然如此,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百歲前總統,卡特在今年 10 月 1 日生日時仍然獲得外界的關注和恭賀。拜登當時在祝賀聲明指,卡特一直對國家抱持希望的願景、希望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且對人類的良善懷着堅強信念,將成為所有人的明燈。白宮的北門廊在卡特生日時,擺放了巨型擺設為卡特賀壽。資料顯示,當年卡特宣布角逐總統時,拜登是首位表態支持的在任參議員。另外前總統奧巴馬亦在 X 祝賀,指卡特透過其非牟利機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貢獻良多,他跟妻子米歇爾都感謝卡特對國家的付出。
逝前大選投予賀錦麗
孫兒 Jason Carter 當時指,爺爺仍然關心政事,並期待在兩周後的總統大選提前投票階段,投給黨友賀錦麗,卡特最終有按時完成。
在卡特生日前一個月,一班鄉村音樂、搖滾和福音音樂人亦在亞特蘭大一間劇院錄製音樂會向卡特致敬,成功為卡特中心籌得超過 100 萬美元善款,Jason Carter 表示爺爺將會捧場收聽。當時報道指,預計卡特會在舊居慶祝自己的百歲生日。該居所在 1960 年代初建成,比他當選佐治亞州參議員之時還要早,而他跟妻子羅莎琳(Rosalynn)過往都在這裡居住。
卡特跟羅莎琳早在 1946 年結婚,兩人互相守護 77 年,直至羅莎琳在去年 11 月離世,終年 96 歲。羅莎琳的喪禮,是卡特至今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當時卡特要坐輪椅,身體虛弱。
從鄉下佬到白宮主人 任內通脹曾高達一成半
1924 年在佐治亞州出生的卡特,在美國海軍官校畢業,曾經在 40 年代末被派駐到中國青島,50 年代初在美國參與核動力潛艇的研究工作。他返到老家佐治亞州後,繼承父親的事業種植花生,開始跟群眾廣泛接觸,成為他參與政治的資本。1963 年,卡特成為州參議員,並在 8 年後成為州長。1976 年,卡特擊敗了爭取連任的福特(Gerald Ford),成為第 39 任美國總統。
經濟問題是卡特在任期間的難題之一,美國通脹率由他上任時的 5.2% 逐步上升,在 1980 年 3 月達到 14.8% 的高峰,創下 30 年新高,其後數字稍後回落,但在他退任時的 1981 年 1 月仍然高達 11.8%;至於聯邦基金利率亦從他上任時的約 6%,一度急升至 20%。
伊朗人質危機表現差 列根阻連任
至於在 1979 年底發生的「伊朗人質危機」,亦成為了卡特任內最嚴峻的外交挑戰。當年 11 月,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不久的最高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號召民眾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其後有 500 名學生闖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要求美國遣返已經流亡的前國王巴勒維(Mohammad Pahlavi)。行動期間,學生挾持了 99 名人質,當中包括 66 名美國人。往後兩周有 13 名美國人陸續獲釋,其餘 53 名美國人在伊朗被挾持超過一年。
卡特曾經下令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將部份伊朗人從美國驅逐出境,凍結了部份伊朗人價值 80 億美元的在美資產,甚至在 1980 年 4 月初跟伊朗斷交,但都不得要領。到了月底,美軍展開「鷹爪行動」(Operation Eagle Claw),派出多架直升機、運輸機和戰鬥機,打算以阿曼和伊朗的沙漠地帶作為跳板,營救身處於德黑蘭的人質。但因為直升機故障、不同部隊的通訊難題等,令行動一直無法順利進行,其中一架直升機更因為墜機爆炸,令到 8 名美軍喪生當地。最終,白宮宣布營救行動失敗,事後伊朗當局亦將人質分散到國內多處。卡特被批評營救不力,令其連任選情受挫,同年 11 月敗給共和黨的列根(Ronald Reagan)。巧合的是,在 1981 年 1 月列根就職當日,伊朗宣布釋放所有人質。
未徵詢國會下與中華民國斷交 卸任後訪華仍獲見鄧小平
對華方面,卡特延續了由尼克遜年代建立的方針,逐步跟中國溝通,及後他在 1978 年 12 月,在未徵詢國會的情況下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1979 年,美國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至於美國就透過 1978 年底在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維持對台溝通。卡特在任期間未曾訪華,於卸任後的同年才前往當地,仍然獲中國官方高規格接待,包括獲國家主席李先念在釣魚台國賓館設宴,並且獲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接見。
即使美中關係近年緊張,卡特仍然跟中方保持友好關係,其中在 2019 年 1 月,卡特就曾經出席「全美華人協會」在亞特蘭大舉行的中美建交 40 周年晚宴。卡特當時致詞時表示,美中兩國關係十分重要,不應該因爲兩國間的任何誤解或仇恨而受到破壞。
與妻成立 NGO 專注慈善 獲華授權監察村級選舉
卸任之後的卡特,在 1982 年 4 月和妻子羅莎琳共同創立「卡特中心」,旨在改善人權和提升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質素。卡特中心過往多年來都曾經參與選舉監察工作,而且不限於美國:1998 年,中心跟中國民政部簽署了為期 3 年的協議,獲授權觀察中國的村級直接選舉,卡特並曾經在 2001 年遠赴江蘇省一條村莊,直接監督該次的村級選舉。
另外,卡特另一個項目「Carter Work Project」過去 30 多年亦為 14 個國家共 4 千多個家庭,建立安全和可負擔的居所,其中卡特在年過九旬仍被拍到跟義工一同建屋,就被外界視為親民舉動。
2022 年,紐約謝納學院(Siena College)為歷任美國總統進行歷史排名研究,結果顯示卡特排名 24 位,位處中游。
來源:
The Guardian / CNN / BBC / 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