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口膠︱研究指嚼香口膠恐將「塑膠微粒」吞入肚 咬 8 分鐘可釋放 94% 微粒︱Yahoo

Happy Asian friends having fun chewing bubble gum outdoor - Young people playing and laughing together - Friendship, Millennial generation and youth lifestyle concept
咀嚼香口膠可能釋放出大量塑膠微粒至口水中,再被人體吞嚥。

【Yahoo健康】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咀嚼香口膠可能釋放出大量塑膠微粒至口水中,再被人體吞嚥。研究發現,無論是天然或合成香口膠,均可能釋出數以百計至數以千計塑膠微粒;在極端情況下,一塊香口膠於一小時內可釋放超過 25 萬個塑膠微粒與納米塑膠(nanoplastics)。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ACS)春季年會上發表初步研究結果,指出市面上多款天然與合成香口膠皆可釋出塑膠微粒,平均每克釋出約 100 顆顆粒,部分樣本甚至高達 600 顆。以每塊香口膠重量約 2 至 6 克計算,最多可釋出 3,000 顆塑膠粒。若每人每年咀嚼約 160 至 180 塊香口膠,則可能額外攝取多達 30,000 顆塑膠微粒。

研究負責人、UCLA 工程學教授莫罕提(Sanjay Mohanty)表示,咀嚼本身的摩擦力已足以令塑膠微粒脫落,並非因口水中的酵素分解。他補充,在實驗中,94% 塑膠微粒於 8 分鐘內已被釋放,而在頭兩分鐘已釋出大部分微粒。

UCLA 團隊以五款合成及五款天然香口膠為樣本,經一名參與者每塊咀嚼 4 分鐘,並定時收集口水,分析樣本中塑膠微粒數量及其成分。結果顯示,兩者皆含有類似塑膠聚合物,包括聚烯烴(polyolefins)、對苯二甲酸聚酯(PET)、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及聚苯乙烯(polystyrene),當中以聚烯烴最為常見。

Colorful Chewing Gums Scattered on Beige Background Directly Above View.
香口膠中除了釋出塑膠微粒,亦會釋出更細小的納米塑膠。

另一項由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領導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香口膠中除了釋出塑膠微粒,亦會釋出更細小的納米塑膠。研究人員觀察一名參與者在 1 小時內咀嚼一塊香口膠後,其口水中竟檢出超過 25 萬顆塑膠微粒與納米塑膠。

該研究團隊成員潘特(Udit Pant)指,從 0 至 60 分鐘內分三階段收集口水樣本,均發現含有塑膠粒,顯示即使咀嚼時間不同,亦無「安全時限」,令人關注長期攝取這些微粒對人體潛在影響。

研究人員呼籲,公眾可考慮減少更換香口膠次數、延長每塊香口膠的咀嚼時間,以降低潛在攝取量。此外,他們亦提醒,棄置香口膠時應妥善處理,以免加劇塑膠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