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醫療收費放寬減免機制 醫管局不擔心受惠人數增加不夠人手處理
【Now新聞台】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明年推行,病人費用減免機制會放寬,包括收入及資產限額,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會大幅增加。醫管局指,不是所有合資格人士都會申請醫療費用減免,不擔心不夠社工處理申請。
多項公營醫療收費明年將會上調,但同時放寬醫療費用減免機制。
在收入限額方面,以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基準,二人或以上家庭由現時上限75%提升至100%,一人家庭更放寬至中位數150%,資產限額亦放寬至與申請公屋一樣。
以二人家庭為例,以現時住戶入息中位數16950元,假設一個家庭月入1.6萬元,由於超過中位數75%,不符合資助資格,但放寬後就合資格申請。
資產方面,撇除自住物業,如果他們的資產有28萬元,由於超出現時8.5萬元限額,亦不合資格,放寬後就無超標可以申請。
至於部分減免還是全額減免,要視乎家庭月入,若不超過中位數的75%就可獲全額減免,其餘合資格病人就獲部分減免。
收入及資產都合資格的病人,可向醫務社工申請減免。非受供養的未婚病人申請時,毋須再提交父母的財務文件,只須提交自己的入息及資產文件,預計合資格受惠人士由現時的30萬,大幅增加至140萬。
醫管局指,由於不是所有合資格人士都會使用公營醫療服務及減免機制,不擔心放寬後會不夠社工處理申請。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這140萬病人有財務資格,可以有機會要申請醫療費用減免,實質上是否140萬人都會來使用醫管局服務,或者是否他也會考慮自己情況去申請,這個未能做決定。我們會視乎申請情況,有關人手配對這方面可以放心。」
明年開始,公立醫院收費設「封頂」機制,每人每年的收費上限一萬元。醫管局指,獲費用減免的病人同樣可以受惠於「封頂」機制。
潘綺紅:「如果病人是全數減免,其實他就根本不用利用封頂計劃幫助他。如果病人是部分減免,假設他是50%減免,他仍要付部分費用,也不要緊,繼續可以儲,儲到如果夠一萬元,他亦都可以封頂。所以整件事的操作,對於病人來說不用選擇。」
屆時,醫療費用減免書最長有效期會由一年增加至一年半,申請後一年半內,如果要再次申請減免書,只要財務狀況沒有改變,就毋須再交文件;放寬後,持有減免書的病人看普通科門診時,亦毋須再向社工申請一次性減免書。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