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地震、海潚而不外遊?訓練防災意識更重要 日本註冊防災士教3招海嘯避難|地震海潚預言
地震、海嘯預言滿天飛,加上3月28日緬甸7.9級大地震、距離800公里的曼谷都有感,令各位旅人都人心惶惶,不敢輕易出發旅行,怕旅程途中遇上天災,擔心個人安全。更何況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學系教授楊宏峰在訪問時稱,香港都有機會發生高達7級地震,港人又要逃到哪裏呢?與其守株待兔,自困在擔憂、焦慮霧霾,倒不如好好裝備自己,學習逃生技能,做好面對災難的心理準備,即使外遊或在港遇上突發事故都可以作出最好的對策。
日本註冊防災士認為天災無法估計 訓練防災意識來得更重要
面對天災下,我們是否就沒有選擇權呢?情小姐是名日本註冊防災士,她近日在「情熱北海道」Facebook專頁分享個人想法,並比較過往日本地震預測率及實際情況,「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8年北海道胆振地震﹑2024年能登半島大地震,當時地震超過6級的預測率只有個位數」「311大地震是的確準確預測到宮城県沖超過M7.5強度地震30年以内99%,可是發生時的規模又遠超過估算達到M9以上」指出,除非一輩子都不去日本旅行,否則總有機會遇上地震。她認為既然天災是意料不及,應該好好訓練個人防災意識,「多留意如何防災避難,總比久不久就彈出的「機率」「震度」及「預言」嚇壞更好」。
311大地震釜石小學全員生還 全憑懂得自我判斷
情小姐在文中以《釜石的「奇蹟」》書中輯錄岩手縣釜石小學在311大地震全員生還的故事作例子,311地震來臨時,釜石小學已經放學,各學生回到家中,平日已受防災教育的小學生們,各自在家感受到跟以往不一樣的「強烈」地震。因為小學生有防災意識,也會自我判斷,知道發生這麼大的地震時,海嘯會來臨,要逃到高地避難。藉此證明,遇上災難時「自我判斷」是最重要的。
海嘯避難三個原則
她也列出海嘯避難三個原則:1/ 不要被預想束縛及不要盡信報告、2/ 盡最大努力、3/ 請率先避難。第一,不要被預想束縛及不要盡信報告,因為東日本大地震時,有不少地區不在政府「災害預想範圍地圖」內,這些區域的人會以為「不會涉及我們」因此逃生意識低,但海嘯還是淹沒到了,反而做成更大傷亡。第二,盡最大努力,盡最大可能往高處逃,在室外時可往高台或津波避難所躲避。第三,先救自己,跟在船上、機上遇上事故時,先為自己穿上救生衣、戴上氧氣罩一樣,《釜石的「奇蹟」》書中有父母跟子女各自走到高台避難、最後都安全的事例,假如事發當下父母跟子女都先找對方就有機會不能倖免。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即時疏散比例上升、生還人數隨即增加
其實在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3日31日發表的估算報告中,雖然推測最壞情況在冬季深夜發生9級大地震,死亡人數可能多達29.8萬人,其中逾7成是因海嘯遇難。報告中強調,是次估算是假設大地震後約有兩成人即時疏散,如果疏散比例能增至七成的話,估計海嘯遇難人數可由近22萬大幅減至9萬多。換句話說,只要在災難發生時,第一時間疏散及逃生,可以將死亡人數大大減少,即是我們可以靠自己降低災害的規模,而非坐以待斃。
「情熱北海道」Facebook專頁
網址:按這裡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地震︱遇上地震如何應對? 一覽5大地震應急指引 住宿/山地海岸/車廂內/逃離室外最佳時間 下載防災app以防萬一
日本地震|日本人家家戶戶都有防災包?內裡常見用品/選購重點/擺放地點一覽|附旅客推介之選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料這10個縣地震強度達7級/海嘯高達30米 死亡人數或近30萬人
北海道千島海溝恐爆9級地震!這幾個旅遊城市需要特別小心 日本專家預測這個時間發生|311地震14周年
南海海槽地震|日本地震2025年評估:南海大地震發生概率升至80% 即睇波及地區範圍
大阪酒店|日本地震以防萬一!入住新開業/大型連鎖集團/星級酒店保平安 人均低至$482.1、可免費取消
日本地震|酒店地震逃生指南!自救靠呢8招:熟讀逃生地圖、留意入住樓層、第一時間保護頭部
日本地震|地震、海嘯警示出遊 旅保賠償點樣計?更改/取消行程、交通延誤保唔保?
緬甸7.9級大地震|旅保賠唔賠?泰國曼谷有大廈倒塌、天台泳池變「瀑布」 3種情況可向保險公司索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