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港聞 ·
《大公報》再次刊登評論文章,告誡長和計劃出售港口一事上,勿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文章指出,長和集團計劃「打包」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起海內外強烈質疑。公布至今近一個月,各界沒有看到相關企業果斷停止交易,反而看到「陰陽」兩面的操作。一方面拒絕作出任何回應,另方面在媒體上散布各種混淆視聽、別有用心的論調。 文章引述昨日《南華早報》報道,指一間本地房地產代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透露,長和內部一名聯繫人要求他發表文章,為該公司出售港口作辯護。而類似的文章連日來亦有各大媒體均有出現,帶出的兩個觀點包括指交易是商業決定,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最初並沒有表示反對;二是否認美資貝萊德是交易核心,聲稱主要買家是李家「世交」的意大利人。 評論指,這些都是混淆視聽,今次交易絕不可能是普通「商業決定」,港口運營權屬關鍵基礎設施,美國過往對於類似交易亦曾作出嚴格限制或被阻斷,認為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必須審慎、全面考量。反問身為龍頭企業,掌握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豈能沒有擔當?而中央和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非常清晰,豈會存在所謂的「最初不反對」立場。 文章又指,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