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特區政府可考慮個別賀歲節目日子延長關口時間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表示,過去一年中央先後實施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以及增加個人遊計劃涵蓋城市,相信聖誕市面暢旺情況會延續至農曆新年,希望香港繼續做好接待工作,又認為在舉辦個別賀歲節目的日子,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延長關口時間。 李慧琼又說,本港的接待能力仍然有一定空間,相信中央將陸續開放「一簽多行」城市,建議下一個可以考慮在廣州實施一簽多行措施。
(法新社蒙特婁17日電) 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今天說,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若提高加拿大產品關稅,美國人也將被川普關稅衍生的稅所波及;她矢言在美加打起貿易戰時強勢回應。川普將於本月20日就職,他曾表態有意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這是他要實施的經濟和外交政策計畫一環。
(法新社首爾19日電) 韓國總統尹錫悅日前因涉叛亂罪被捕,他18日出席羈押庭陳述反對意見後,首爾西區地方法院於19日凌晨裁定羈押。尹錫悅去年12月3日突然宣布戒嚴,因此面臨叛亂罪刑事指控,並於本月15日成為韓國首位被捕的現任總統。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表示,美國代表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續傳播虛假敘事,對中方進行污衊抹黑,完全不可接受。 他說,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戰場的局勢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如果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政治掩護,就不會在公開場合反覆強調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如果中國真的不希望戰爭早日結束,就不會派遣特別代表多次開展穿梭外交,也不會同「全球南方」國家一起發起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 耿爽表示,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美方就開始借機推進地緣戰略,服務自身議程。概括起來有三點:削弱、擊敗俄羅斯,從而主導歐洲安全,進一步擴大其在歐洲的影響;挑動陣營對立,打壓、孤立他們眼中的戰略對手——中國;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對衝國際社會對其在中東問題上的負面評價。很遺憾,美方圖謀都沒有得逞。 耿爽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俄烏雙方均對外釋放政治信號,表達談判意願,國際社會圍繞烏克蘭危機的討論也愈發向和平聚焦,向談判靠攏。烏克蘭問題的發展正進入關鍵時期。中方希望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能加強團結合作,為推動各方展現政治意願,早日開啟和談、結束戰爭,恢復歐洲大陸
一向支持加密貨幣發展的特朗普快將上任美國總統,有消息傳出他計劃推出新政策支持加密貨幣,有機會發布加密貨幣行政命令,將加密貨幣提升為政策優先事項,並讓業內人士擁有發言權。受消息刺激,比特幣再升至10萬美元以上。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今天公布新規定,要收緊允許低價值商品免稅輸入美國的豁免優惠,鎖定可能從中受惠的中國商品。根據規定,價值800美元(約新台幣2萬6336元)以下的商品輸入美國可免徵關稅或特定稅項。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據報告知幕僚,他希望在就任後前往中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道相關討論內容的人士報道,特朗普有興趣在就任後頭100日內,到訪中國。報道又說特朗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透過各自的代表,討論兩人舉行面對面會談的事,除了特朗普訪華,另一個選擇是特朗普邀請習近平訪問美國。路透社向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查詢,未獲回應。 習近平前晚應約與特朗普通電話。習近平說中美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及廣闊合作空間,又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特朗普就說兩人討論貿易平衡、芬太尼及TikTok等議題。
經民聯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就下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書,涉及136項建議。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會面後說,大力反對徵收更多「富人稅」或調高高收入人士的稅率,認為是破壞簡單稅制的建議,對招商引資不利。 至於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林健鋒說,有關安排已實施10多年,當局應根據通脹或其他因素作出調整,建議增至3元或4元。他又不贊成公務員減薪或凍薪,因為會影響公務員士氣,但建議可以透過檢討制度幫公務員「瘦身」,例如現時科技創新下,部分傳統工種的職位如無需要,可以自動流失清走。 經民聯認為,香港經濟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在於消費不振、股市樓市持續疲弱、經濟動能不足,促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對接中央重磅政策作為重點方向,提振消費、激活股市、穩定樓市,塑造新動能,惠及民生。 經民聯建議特區政府,爭取中央政府盡快擴大「一簽多行」及個人遊適用範圍,並調高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免稅額;建議下調股票印花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經民聯又提出推出更多支持樓市的政策,包括放寬投資移民置業限制、推出「強積金首置計劃」,以及研究「勾地」與招標雙軌並行的賣地制度,以增加土地供應,穩定樓市。 經民聯又建議
對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公布301調查報告,指控中國不合理地主導全球海運、物流和造船業,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五(17日)表示,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將密切關注美方動向,並採取必要手段捍衞自身合法權益。
南韓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凌晨正式批准拘捕,因為涉嫌領導內亂的總統尹錫悅,尹錫悅最長可被羈押20日。他亦成為南韓憲政史上,首位以現任總統身份接受拘留調查的總統。 法院昨日開庭5小時,聽取南韓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和尹錫悅一方陳詞,雙方就尹錫悅上月3日宣布緊急戒嚴後,封鎖國會等相關措施,是否可視作擾亂國家憲政秩序、發動暴亂激烈辯論。至於被羈押的尹錫悅親身出席,並在庭上發言大約40分鐘。法官凌晨簽發拘捕令,指尹錫悅有毀滅證據的可能。
美國最高法院決定維持TikTok「不賣就禁」法令,意味禁令將如期於1月19日生效。最高法院於當地時間周五(17日)一致投票裁定,該法律並不違反第一修正案對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的保護,推翻了下級法院此前的裁決。
南韓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完成對被逮捕總統尹錫悅的拘留令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由法院返回首爾拘留所,等候法院裁決。 聽證會從當地下午2時開始,傍晚6時50分結束,尹錫悅親身出席,並在庭上發言大約40分鐘。 法院外有超過12000人聚集,聲援尹錫悅,部分人一度與警方推撞,並試圖進入法院。 韓聯社預計,法院最快星期六晚間或星期日凌晨,決定是否簽發拘留令,如果申請獲批,對尹錫悅的羈押最長可達20日,尹錫悅亦會成為南韓憲政史上,首位以現任總統身份接受拘留調查的總統。
(法新社首爾18日電) 韓國總統尹錫悅因上月突然宣布戒嚴而被彈劾停職,日前因涉嫌叛亂罪被逮捕。尹錫悅去年12月3日宣布戒嚴,數小時後經國會表決解嚴,他於同月14日遭國會彈劾,旋即停職,本月15日成了韓國第一位被捕的在位總統。
被拘捕的南韓總統尹錫悅下午前往法院,接受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尹錫悅方面表示,尹錫悅本人接受「堂堂正正予以應對」的建議,決定到法院接受審查,親自說明緊急戒嚴的正當性和內亂罪名不成立的理由。 南韓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昨日以涉嫌發動內亂、濫用職權,向首爾西部地方法院申請對尹錫悅的拘留令。根據規定,法院將在24小時內對拘留令申請進行審查。 南韓傳媒預測,拘留令最早將於今晚或明日凌晨公佈。如果拘留令申請獲批,對尹錫悅的羈押最長可達20天。尹錫悅也將成為南韓憲政史上,首位以現任總統身份,接受拘留調查的總統。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與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習近平說中美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及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伙伴及朋友。他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又指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衝突不應該是雙方選擇。 特朗普就說兩人討論貿易平衡、芬太尼及TikTok等議題,強調會與習近平做一切事情,令世界更加和平及安全。
加沙停火協議將於香港時間下午生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電視講話,說根據協議,33名人質會回家,當中大部分仍然生還。 內塔尼亞胡又指,為期42日的首階段停火協議,是「暫時停火」。如果第二階段停火協議談判失敗,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完全支持以色列在必要時恢復戰鬥的權利。他又講到過去15個月的加沙戰事,以軍擊殺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擊敗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在內的地區敵人,改變中東面貌。
(法新社耶路撒冷16日電) 以色列極右派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今天表示,如果加薩停火與人質釋放協議獲得批准,他和黨內同僚將退出內閣,但他們不會退出執政聯盟。班吉維爾與另外兩名猶太力量黨的議員都在以色列內閣中任職,他們在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於以色列國會擁有68席的執政聯盟中占6席。
【on.cc東網專訊】中國早前重新提交在英國倫敦建設新使館計劃,卻遭當地地方議會拒絕。英媒周四(16日)報道,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及內政大臣顧綺慧表示,若北京小幅度調整申請,兩人將支持通過計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表示,中國去年經濟增長5%,高於IMF預期的4.8%,形容是驚喜。 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輕微上調0.1個百分點至4.6%,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至4.5%,反映財政措施帶來額外增長動力。 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3.3%,比去年10月預測高0.1個百分點;明年增長預料亦是3.3%。 另外,IMF將美國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上調至2.7%及2.1%。
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最高法院發生槍擊事件,兩名法官死亡。 當地傳媒報道,一名槍手星期六早上闖入最高法院,殺害兩名負責審理危害國家安全、間諜和恐怖主義罪案,而且經驗豐富的法官,兩名法官在事件中喪生,槍手亦自盡身亡。 報道說,槍手未有涉及在最高法院處理的案件,當局已展開調查。
短片分享平台TikTok當地星期六晚通知美國用戶,由於美國官方禁令星期日起生效,TikTok軟件將暫停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表示,很可能給予TikTok強迫出售令90日暫緩執行期,如果他決定這樣做,將會在星期一公布。 白宮重申,執行強迫出售令的行動須由下屆政府負責,TikTok或其他公司無理由在特朗普就任總統前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