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麻坑礦洞重開 本周六起設現場導賞

漁護署在社交平台宣佈蓮麻坑礦洞今日(30 日)重開。

閉關十四個月的紅花嶺郊野公園名勝蓮麻坑鉛礦洞,今日(30 日)重開。漁護署表示,活化工程把礦洞變身開放式博物館,加設解說牌,提供地質及礦業歷史等資訊,並在潛在危險位置加設圍欄。本周末起一連兩個月的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現場會有郊野公園導賞員提供解說,同時提醒遊人礦洞參觀守則。

豎井隧道加設圍欄

蓮麻坑鉛礦洞位於紅花嶺郊野公園西北面 ,是香港採礦業的重要遺跡,也因為礦洞環境獨特,吸引郊遊人士探奇。為配合早前生效的紅花嶺郊野公園,漁護署連同土木工程拓展署自去年 10 月底起封閉礦洞及附近的山徑,活化為開放式博物館。

經歷十四個月的工程,漁護署及土拓署今日宣佈,蓮麻坑礦洞已經重開。為確保公眾安全,該處山坡加設了防止落石的防護網,而不開放的礦洞豎井及隧道亦已加設圍欄,避免發生意外。現場亦已加設解説牌同指示,提供有關礦洞地質、礦業歷史及蝙蝠生態資訊。

六號洞有「大廳」之稱,是郊遊人士最愛打卡點。    (漁護署短片撮圖)
六號洞有「大廳」之稱,是郊遊人士最愛打卡點。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洞的六號洞開闊雄偉,洞內結構錯綜複雜。    (漁護署 facebook 圖片)
蓮麻坑礦洞的六號洞開闊雄偉,洞內結構錯綜複雜。 (漁護署 facebook 圖片)
蓮麻坑礦洞位於紅花嶺郊野公園西北面。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洞位於紅花嶺郊野公園西北面。 (漁護署短片撮圖)

2025 年 1、2 月的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即本周六、日起(1 月 4、5 日),郊野公園導賞員亦會在現場解說導賞,同時提醒遊人礦洞參觀守則。

為隆重其事,漁護署亦製作了短片介紹蓮麻坑礦洞的歷史及環境。蓮麻坑鉛礦洞曾經是香港最大的鉛礦場,早於 19 世紀已有開採紀錄。該礦場主要出產方鉛礦、黃鐵礦、閃鋅礦和黃銅礦,甚至有小量銀和黃金。

高峰期有二千礦工

1920 年代中期,礦場由礦業工程師容覲彤經營,進一步開發多條礦道,每月生產約 36 公噸礦材,由鐵路運往市區。1930 年代中期,礦場由香港礦業公司接手,礦工數目一度多達二千人。全盛時期的礦場設有選礦廠、員工宿舍和礦場辦公室。

除了鉛和銅等,蓮麻坑還有小量黃金和銀。    (漁護署短片撮圖)
除了鉛和銅等,蓮麻坑還有小量黃金和銀。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場盛極一時,設有員工宿舍、選礦廠及辦公室等。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場盛極一時,設有員工宿舍、選礦廠及辦公室等。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洞同時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存活着十種蝙蝠,佔全港品種四成。    (漁護署短片撮圖)
蓮麻坑礦洞同時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存活着十種蝙蝠,佔全港品種四成。 (漁護署短片撮圖)

郊遊人士最常參觀的是礦場中的六號洞,有「大廳」之稱。二戰期間,日軍曾操控礦場,附近村民被迫投入採礦,製造子彈,礦場隨後成為游擊隊抗日的戰場。 戰後接連經歷天災、工潮,加上國際鉛價下跌,礦業逐漸由盛轉衰,最終在 1960 年代停運,荒廢至今。

荒廢了的礦場,反而造就了豐盛的生境。蓮麻坑礦洞曾記錄到 10 種蝙蝠,佔全港品種四成,包括南長翼蝠、大蹄蝠等。政府於 1994 年把該處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予以保育。

礦洞宣佈重開的第一日,已有郊遊人士前往參觀。不過據網民指,現場仍有地盤雜物,似乎仍未完工;六號洞的狀況與未封閉前也沒有分別,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