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看天下》:美國針對委内瑞拉石油徵二級關稅 中方堅決反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日前宣布,下月初開始會向任何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及天然氣的國家,徵收25%的「二級關稅」,理由是委內瑞拉對美國採取敵對態度。 目前不少國家都有進口委內瑞拉石油,中國被視為最大買家之一。有分析說,不排除美國新措施的打擊對象,同時包括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針對委內瑞拉的關稅措施,重申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據《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報道,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與滙豐控股(港交所:005)主席杜嘉祺一次會談時,質問他有關滙豐凍結近10億英鎊(約100億港元)的香港移民強積金事宜。
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中國在貿易方面並不認同加拿大的價值觀,加拿大在加強雙邊貿易關係方面需要非常謹慎。 中國駐加大使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談及加強中加關係的問題,以及就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的可能性。 卡尼在記者會回應中方有關言論時表示,加拿大可以與亞洲一些夥伴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但與加方有共同價值觀的亞洲夥伴並不包括中國。加拿大與中國明顯有大量貿易往來,但加方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往來需要符合加拿大的標準。他又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廣泛關稅,意味加拿大需要多元化貿易。 中加目前分別向對方的商品徵收關稅。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有關中加關稅的問題時表示,中方採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完全正當、合理、合法,敦促加方採取切實行動,糾正錯誤做法,為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環境。
【on.cc東網專訊】網名「亞亞在台灣」的在台大陸配偶劉姓女子因直播期間發表涉武統台灣言論,被台灣移民署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她周二(25日)晚8時45分從台北松山機場,乘飛機離台赴福建省福州市,成首名被驅逐陸配。周三(26日)凌晨有網傳消息稱,劉女抵達大陸後,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王鏑警告加拿大政府,不應將中國用作與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若加拿大取消對中國的投資限制,中國願意尋求雙邊貿易協議,強調中國願意本著相互尊重以及求同存異的態度來發展兩國關係。 加拿大於2017年開始與中國就貿易協議進行探討性討論,但一直未取得進展。王鏑表示,兩國在2017年的磋商為貿易協議打下良好的基礎。 他又提到,中國有興趣從加拿大採購更多油氣,但前提是加拿大能以優惠的價格提供優質產品,此前加拿大能源行業的高層曾拜訪中國駐加大使館,表達希望兩國加強能源合作的希望。(mn/j)~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長和(港交所:001)擬向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內地和香港以外的港口業務,當中包括備受爭議的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權益有新一步發展。《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長和仍按計劃推進有關交易,顯示談判未因中國的不滿而受到影響。截至發稿,長和股價升近2%或0.8元,報45.85元。
《大公報》再次刊登評論文章,告誡長和計劃出售港口一事上,勿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文章指出,長和集團計劃「打包」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起海內外強烈質疑。公布至今近一個月,各界沒有看到相關企業果斷停止交易,反而看到「陰陽」兩面的操作。一方面拒絕作出任何回應,另方面在媒體上散布各種混淆視聽、別有用心的論調。 文章引述昨日《南華早報》報道,指一間本地房地產代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透露,長和內部一名聯繫人要求他發表文章,為該公司出售港口作辯護。而類似的文章連日來亦有各大媒體均有出現,帶出的兩個觀點包括指交易是商業決定,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最初並沒有表示反對;二是否認美資貝萊德是交易核心,聲稱主要買家是李家「世交」的意大利人。 評論指,這些都是混淆視聽,今次交易絕不可能是普通「商業決定」,港口運營權屬關鍵基礎設施,美國過往對於類似交易亦曾作出嚴格限制或被阻斷,認為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必須審慎、全面考量。反問身為龍頭企業,掌握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豈能沒有擔當?而中央和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非常清晰,豈會存在所謂的「最初不反對」立場。 文章又指,交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美國情報機構今天發布的「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軍事與網路威脅,北京在取得可用於攻占台灣的能力方面,正有著「穩定但不均衡」的進展。「年度威脅評估報告」(Annual Threat Assessment)也指出,中國仍面臨「嚴峻」的國內挑戰,包括腐敗、人口失衡以及財政與經濟上的逆境,這些都可能危及執政的共產黨在國內的合法性。
長和早前宣佈擬出售巴拿馬港口股權予美資基金貝萊德(BlackRock)牽頭財團,引來中方不滿,外界關注交易能否如常進行。《彭博社》今日引述知情人士指,長和的交易計劃正按期推進,未有因中方不滿而中斷。
【Yahoo新聞報道】南韓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今日(26 日)公布一份歷時 3 年的調查報告,確認南韓政府在推動數十年的海外領養制度中,不但涉及侵犯人權,亦長期縱容領養機構違規操作,包括偽造出生紀錄、虛報兒童為棄嬰、未經合法監護人同意下將兒童送往外國家庭,並對領養機構及收養家庭缺乏應有的監察與審查。報告形容,數以萬計的南韓兒童過去被「如行李般」運往海外,而政府需為此負上責任。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一貫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從未也沒有興趣干涉加拿大的內政。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提問指,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聲稱,中國、印度等國可能會試圖干涉即將於4月28日舉行的加拿大大選,情報機構又聲稱,中國「高度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干涉選舉。
經過接連 3 天談判,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在周二(25 日)發布本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會談成果,各方均提到同意在黑海實施有條件停戰,並將制定禁止襲擊俄烏能源設施的機制,但具體內容差異頗大。
(法新社利雅德24日電) 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俄羅斯和美國官員今天在沙烏地阿拉伯就烏克蘭部分停火問題開會,在談判12小時後結束。俄羅斯國營塔斯社(TASS)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俄羅斯與美國的會議在「超過12小時磋商」後結束,明天將發布關於結果的聯合聲明。
嫁到台灣的大陸網紅劉振亞在其頻道「亞亞在台灣」,發表武統台灣言論後遭勒令離境,今天是自行離境最後期限,惟劉振亞昨日向傳媒表明沒有打算離開。劉振亞及家人今早在內政部大樓前舉行記者會,請內政部長劉世芳正視移民署濫權問題,立即撤銷行政處分,避免骨肉分離,對3名子女造成難以回復重大傷害。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受訪時指,任何違反法律的,一定會用最嚴厲方式處置,但過程必要以最溫柔的態度,一定要讓民眾知道,政府在這件事情的處理,沒有任何妥協空間。他強調,言論自由自該有其界線,先進民主國家對於言論自由的保障,也有類似判決,美國最高法院相關判例說明中都已揭示。劉振亞昨日接受TVBS新聞網專訪時強調,沒有打算離開,更沒有訂班機,因為她覺得自己沒錯,直指這是冤案,對她進行人格毀滅,如果離開就是接受這不實指控。 (ST)#劉振亞
美國一名記者無意中被加入華府高層討論打擊也門胡塞武裝行動的通訊群組的事件,引發外界對政府洩密的憂慮。 總統特朗普在事件揭發後一日為團隊辯護,認為錯誤將記者加到通訊群組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已汲取教訓及盡了最大努力,不需要道歉。特朗普稱讚參與群組討論的官員,又批評報道洩密事件的記者。華爾茲說,正調查記者如何進入群組。 民主黨人以及部分共和黨人亦呼籲對可能涉及的重大安全漏洞進行調查。隸屬有關通訊群組的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及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到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接受議員質詢時,均表示群組內沒有分享任何機密資料。不過有民主黨人提出質疑,要求相關官員就事件辭職。
(法新社日內瓦24日電) 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天表示,加拿大已就中國對加拿大農漁產品加徵關稅,在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爭端訴訟。世貿組織表示,加拿大已就中國對加拿大某些農產品和漁業產品徵收額外進口關稅的措施,請求與中國進行世貿組織爭端磋商。
最新預測顯示,除非美國國會採取行動提高政府舉債上限,否則美國政府最快將在 7 月中至 10 月初期間面臨 36.6 兆美元債務部分違約的風險。 華府智庫兩黨政策中心 (BPC) 周一 (24 日) 說,美國國會議員一再將提高政府舉債上限談判拖到最後一刻,這一趨勢令金融市場感到不
(法新社華盛頓25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下令加強對聯邦選舉的掌控,包括要求在登記投票時提供公民身分證明。新規定將要求選民在其居住州登記投票時出示公民身分證明,例如護照等文件,不遵守這項指令的美國各州可能會面臨聯邦選舉資金削減。
美國白宮表示,已分別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達成協議,以確保黑海航行安全,並禁止俄烏兩國互相攻擊對方的能源設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晚間視像演說中表示,雖然與美方就黑海航運和能源設施停火達成協議,但警告莫斯科已試圖扭曲協議,實際上欺騙了烏俄的中間人和整個世界。 澤連斯基說,克里姆林宮指黑海航運協議與針對莫斯科的制裁制度有關,是在說謊。他又說,烏克蘭將竭盡全力履行協議,但俄羅斯亦必須明白,如果發動攻擊,將遭到強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