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藥新用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人工智能(AI)在醫學界的應用,多於大數據分析以及影像學之上,其實還可以用於篩選現有的藥物,用於其他疾病,做到「舊藥新用」擴展用途。中大醫學院最近便透過AI發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新靶點和藥物,將來有機會成為新的治療方案。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及生殖中心主管鍾佩樺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慢性疾病,指子宮內膜細胞散布在盆腔周圍、子宮以外的地方,「它們會製造炎症、黏連。如出現在輸卵管,或使輸卵管堵塞而導致不育;若生長於卵巢,因每月出血而令瘀血積聚,形成俗稱『朱古力瘤』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此症影響5%至15%生育年齡女性,當中半數不孕;而患有盆骨疼痛的女性中,五至八成或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

處方藥物控病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一般會先處方藥物,主要是控制疼痛和減少內膜異位大小和數量,達到控病效果。鍾佩樺續指,「常用藥物有口服避孕藥、黃體酮、抗黃體酮和抗性腺激素等荷爾蒙治療。如果成效不理想便要考慮手術,透過腹腔鏡切除內膜組織,若屬嚴重個案則可能需要全子宮切除手術。」而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致不育,輔助生育技術如試管嬰兒(IVF)或有助患者懷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治療新靶點

中大研究團隊利用AI,針對異位內膜組織的表達基因大數據作出分析,發現了環腺苷酸結合蛋白2(GBP2)及造血細胞激酶(HCK)兩個靶點。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黃志超解釋,「在卵巢和和腹膜子宮內膜異位組織中,兩個靶點於基質細胞和上皮細胞的表達都顯著增加。GBP2作用是調節免疫及抑制炎症過程;HCK則負責細胞增殖和生物訊號傳導。」小鼠實驗中將GBP2及HCK蛋白消除後,異位內膜組織的體積和重量明顯減少,抑制了其增長,甚至令部分病變組織死亡,兩個新治療靶點有助理解疾病發展機制,從而計劃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加快研發步伐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同時發現用於治療乾眼症的抑制劑,具有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潛力。調控白血球黏附和遷移的整合素β2(ITGB2)也是潛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靶點,團隊利用小鼠模型實驗,證實該藥物可抑制病變組織生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及臨床教授潘昭頤表示AI能夠納入現有藥物、經濟效益作為篩選條件,可大大減少藥物研發時間,能夠直接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毋須再作安全評估。鍾佩樺補充,藥物不會影響生育能力,或可幫助有生育計劃的患者,減少人工受孕的需要。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舊藥新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524425?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