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丨考試壓力影響親子關係? 「口、耳、眼」心法舒緩孩子考試壓力
家長的表達方式非常重要,有時可能無意中給予小朋友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分數的高低也會影響家長和小朋友的情緒,甚至引起衝突。那麼,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支援小朋友的情緒呢?又應該以甚麼心態來面對考試呢?Yahoo親子邀請了香港小童群益會家庭生活教育組的家庭生活教育主任林霈姑娘,為我們分享幾個有效的小方法。
「口、耳、眼」心法 支援孩子情緒健康
林姑娘認為:「有三個具體方法可以實際支援小朋友的情緒健康,分為口、耳、眼。首先是正面鼓勵的說話。當家長關心考試情況時,如果小朋友表示不懂作答,而家長急著說:『我都教咗你啦,點解你都唔識』,這會讓小朋友感到不安。在考試中不懂作答時,小朋友希望爸爸媽媽能夠關心他們的狀況,並期望得到鼓勵或支持。家長的正面鼓勵可以是:『其實你已經很努力了,那一刻可能你忘記了,或者真的不懂……』因此,家長應著重小朋友預備考試過程的努力而非考試結果。其次是耳朵聆聽,聆聽非常重要,有時小朋友未必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且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表達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小朋友願意談論考試狀況或挫敗,作為家長,聆聽他們的心聲非常重要,這有助於理解他們的情緒,讓小朋友知道他們的感受被重視。小朋友可能覺得自己發揮得未如理想,因此期望家長能夠傾聽。家長應該切身處地想像小朋友的感受,運用同理心,避免說:『咁小事你都咁擔心』,讓小朋友明白出現情緒是正常的。最後是眼睛觀察,家長應留意小朋友的情緒或行為變化,注意他們的身體狀況。例如肚痛或緊張時可能出現的小動作,如咬手指、搣頭髮或握拳頭。這些信號可能表明小朋友在考試期間承受著很大壓力,需要特別的關心。」
適時休息增學習效率
林姑娘補充道:「考試除了需要溫書,還要平衡足夠的作息時間,以保持身心健康。如果連續溫書三到四個小時,或者完全沒有休息時間,會影響學習效果。家長可能覺得考試是最即時和緊急的事情,但其實適當的休息可以讓小朋友更集中或更專注於學習。」
考試心態 過程比結果重要
林姑娘表示:「家長常常專注於考試結果,雖然結果確實重要,但成績的高低並不代表小朋友在考試過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小朋友可能非常投入地溫書,也專心考試,仔細作答,但結果未必如理想。這時,家長更需要欣賞小朋友,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努力,雖然結果未必理想,但我都欣賞你在過程中願意投入溫習和嘗試。』鼓勵小朋友培養正確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爸媽要身教 衝突時保持冷靜
小朋友在溫習過程中與爸爸媽媽發生衝突時,林姑娘提醒道:「首先,家長要保持冷靜,因為情緒一旦高漲,容易互相牽動,衝突會升溫。家長應盡量保持穩定的情緒,冷靜下來,小朋友會以家長為榜樣,像一面鏡子學習如何應對情緒。用責罵的方式表達情緒並不是好的『身教』,家長應學習以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情緒,以避免更大的衝突。其次,家長應鼓勵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聆聽他們的需,了解他們不想溫書的原因。例如,可能是溫習時間過長,讓他們感到不適,需要休息。在聆聽意見後,家長可以提議先休息十分鐘再繼續。」
避免說「你要……」
家長要注意讓小朋友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急於提供意見,避免說「你要……」這樣的語句。如果家長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告訴小朋友該怎麼做,會剝奪他們表達的機會。小朋友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可行的,這樣可以促進溝通,幫助解決問題,從而長遠減少考試帶來的衝突。
正面讚賞比責罵有效
林姑娘提出:「鼓勵可以分為幾個層面。首先,在言語上,要欣賞小朋友努力的過程,並讓他們知道家長會一直陪伴左右。例如,可以說『如果你唔明白,我可以和你一起試試看有沒有其他方法溫習。』正面的讚賞語言能夠讓小朋友願意繼續嘗試,並提升自信心。同時,需要減少使用會給小朋友帶來壓力的字句,例如『一定要這樣做,媽媽以前也是這樣,你跟著做就對了。』。在行動上,家長應該先了解小朋友的需要,明白哪種溫習方式更適合他們,並設計及分配溫習時間,這樣可以幫助小朋友保持集中。找到適合他們的溫習方式,積累更多正面或成功的經驗,慢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避免對小朋友期望過高,因為當他們無法達到這些期望時,自信心可能會下降。」
重新理解考試意義
林姑娘補充道:「作為家長,我們非常重視小朋友的學業,但家長需要讓小朋友明白,考試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部分。過於著重結果或成績會讓小朋友對學習產生恐懼,並不明白考試的真正意義。家長應該讓小朋友明白,考試的目的是希望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從而調整學習模式和發展空間。此外,不需要將小朋友的成績與同輩進行比較,應該鼓勵他們輕鬆面對學習和考試。」
成長心態助力 減低焦慮
對於如何面對考試心態,林姑娘引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她指出,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會更懂得表達自己的需要,並相信自己有能力透過經驗來改變面對的情況。家長應該重視學習過程,而非僅僅關注考試結果。即使面對挫敗或負面情緒,也應將其視為成長的經驗,學習如何裝備自己以應對未來各種挑戰。無論家長還是小朋友,都可以一同建立成長心態,這樣不僅能增加成功的機會,還能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減低焦慮和壓力。」
小朋友未必知道如何恰當地舒緩壓力,因此家長應以正面鼓勵、聆聽和觀察來支持他們的情緒健康,幫助他們建立成長心態。這不僅能幫助小朋友面對考試壓力,還能改變他們的心態,促進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