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醫院引入「磁波刀」治療系統 有病人手震情況隨即改善
屯門醫院去年第4季引入全港首個「磁波刀」治療系統,服務對象主要是原發性震顫患者,其次是柏金遜症患者。院方說,至今有2名病人已接受有關治療,過程毋須開刀及全身麻醉,術後效果理想,手震情況隨即改善,例如可以穩定斟水;雖然曾短暫出現輕微副作用,包括走路有點不穩,但現已大致康復。 屯門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醫生羅興源指出,該部儀器約2600萬元,相對較貴;估算本港約有2300名相關患者,目標首年服務20宗個案,但相信每年或可處理超過100宗個案。他又說,國際間不少研究指出,這項技術亦可用於治療強迫症及嚴重抑鬱症患者、甚至腫瘤科病人,相信該儀器的應用範圍具潛力擴展。 院方提到,患者以往可以靠藥物減輕病情,亦可選擇接受開顱手術但風險較大。如果接受「磁波刀」治療,患者需經評估,包括頭骨密度指數要良好,才可獲安排。這項技術結合實時磁力共振影像導航,利用數百至一千個高強度超聲波波束,穿過頭顱聚焦手術範圍的「靶點」,轉化為熱能消融顱內導致手震的靶點組織。 院方指,「磁波刀」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手或咀部短暫麻痺;嚴重可導致腦水腫或出血、四肢無力,但這個情況十分罕見。 港大深圳醫院在2022年已使用「磁波刀」。醫管局神經外科統籌委員會主席陳達明認為,香港引入這項技術是「藏富於民」,強調引入過程中,要細心考慮醫療效益、技術的安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