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斥 2600 萬元引入「磁波刀」無創治療 助原發性震顫病人脫離手震
本港約有 2,300 人受「原發性震顫」困擾,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手震,簡單動作如寫字、斟水,都可能無法自行完成,影響日常生活。若不想冒風險接受開顱手術,便只能靠藥物減輕病情。
醫管局斥資約 2,600 萬,引入全港首個「磁波刀」系統,為病人提供無須開刀、療效顯著的治療選擇。系統去年第 4 季起,於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投入服務,料首年服務 20 名病人,再按需求逐步增加。
原發性震顫是指,肢體肌肉產生非自主,但是有節律性的震顫或顫抖,屬於一種慢性病,坊間亦不少人誤會是「柏金遜症」。
屯門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醫生羅興源便解釋,原發性震顫的傳統治療方法,包括射頻消融術及深腦刺激術(DBS),兩者都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有一定風險。因此病人大多選擇藥物治療。
超聲波消融「靶點」 治療後即時見效
醫管局新引入的「磁波刀」,全名為磁力共振引導高強度聚焦超聲波系統,屬無創治療,原理是利用個高強度超聲波波束,穿過頭顱,以熱力消融導致手震的靶點組織。
「磁波刀」治療需時約 2 至 3 小時,先以中溫測試成效,確保靶點準確,再調高溫度作治療。羅興源指,病人無需全身麻醉,全程可保持清醒,「好處是可以準確地知道病人有否即時改善,以及有沒有副作用出現。」至於常見副作用包括步履不穩、嘴痺等,一般會於數月內慢慢消散。
屯門醫院腦神經外科顧問醫生何文傑補充,有關技術早於 2016 年廣泛使用,最新一份研究結果顯示,七成病人接受治療後,五年仍有成效。不過「磁波刀」非人人合用,病人要先評估頭骨密度指數。何文傑指,觀乎其他亞洲地區數據,約三成病人不適合採用此治療方法。
病人:拎水、斟水不再倒瀉
目前本港已有兩名原發性震顫病人接受「磁波刀」治療,62 歲的陳先生是其中一人。他說,自己 5、6 年前開始發病,左手岀現手震,雖然不是「主力手」,日常生活也有不少困擾,例如喝水、用電話,「快餐店取餐時,由捧餐處到坐位只是數步距離,都震到(飲品)得半杯,更試過整杯倒瀉,所以常常要找人幫忙送餐。」
陳先生坦言,過去擔心開顱手術風險較高,故一直靠藥物減輕病情,得悉醫管局引入「磁波刀」後,覺得風險相對低,外國亦有成功病例,認為值得嘗試。
另一位女病人則說,自己平日需要湊孫,手震情況為她帶來不便,例如不敢提起熱湯。她接受治療後亦有明顯改善,能輕易完成畫圖、倒水等測試。
料更多病人陸續浮現 逐步增服務量
是次引入的「磁波刀」治療系統來自以色列公司,於內地、美國等地亦有應用。屯門醫院副行政總監鄭振邦坦言,系統成本相對昂貴,造價約 2,600 萬,但相信能幫助到有需要的病人。治療亦會採用跨聯網合作,各聯網病人均可獲安排至屯門醫院接受治療。
醫管局神經外科統籌委員會主席陳達明表示,按照其他地方的經驗,以往未求診的病人會在引入新技術後浮現,陸續求診。他估計實際病人數目可能較現時多一至兩成,預料約 300 至 500 人。
陳達明強調,會視乎需求,逐步增加服務量,提升至一年處理 50 宗個案,有信心合符成本效益。他又提到,針對「磁波刀」應用的研究不少,例如治療柏金遜症引致的手震,甚至強逼症、抑鬱症等精神科疾病,醫管局會密切留意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