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運動「靠牆深蹲」比慢跑更強?譚敦慈天天這樣練防肌少顧關節


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與肌少症的風險提升,增加骨折與臥床的可能性。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平時注重健康保健,也樂於分享她的防毒養生哲學,她曾表示自己除了均衡飲食、注重蛋白質攝取,長久以來也堅持運動習慣,比如每天增加步行時間、騎自行車、趁零碎空檔練「空氣跳繩」,最近她又分享一招「靠牆深蹲法」,有助於強化腿部肌力,有效預防肌少症!

靠牆深蹲(太空椅)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靠牆深蹲(Wall Sits)又稱太空椅深蹲法,是一種適合各年齡層的運動,特別適合高齡和初學者,因為動作簡單不複雜,而且跌倒風險低,還能一次鍛鍊到股四頭肌、臀肌與小腿肌肉,進而提升肌耐力,對於從椅子起身、上下樓梯等日常動作都大有助益。

此外,靠牆深蹲還能強化核心肌群、提升新陳代謝,甚至對降血壓也有效果!一篇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靠牆深蹲這種「等長運動」和有氧運動相比,在降血壓方面最有成效。因為肌肉在靜止狀態下收縮,有助於血管擴張並幫助血液回流,好處多多。

靠牆深蹲怎麼做?簡單兩步驟5秒就能練起來!

如何正確練習靠牆深蹲?以下分享基礎版與進階版步驟教學!

靠牆深蹲【基本版】步驟:

  1. 雙腿與肩同寬,稍微遠離牆壁站立。

  2. 背部貼靠牆壁,雙膝彎曲、下蹲至90度,維持30秒後緩緩站起即可。初學者可從5至10秒開始嘗試,再逐步增加時間。

靠牆深蹲、太空椅
靠牆深蹲、太空椅

靠牆深蹲【進階版】變化:

  • (加強下半身)靠牆深蹲時先下蹲到大腿平行地面,此時單腳向前伸直、維持數秒,回到原位後,再換另一隻腳向前伸直、維持數秒;或是在大腿上放置啞鈴增加負荷。

  • (加強上半身)可在深蹲時邊用啞鈴練習側平舉、肩推等動作,加強鍛鍊上半身。


靠牆深蹲別做錯!專家提醒5大注意事項不受傷

再簡單的運動也有受傷風險,為了確保訓練效果並避免受傷,靠牆深蹲時的注意事項很重要喔!運動生理學家Elizabeth Quinn提醒,應留意以下幾點:

  1. 確保大腿與地面平行,才有完整鍛鍊效果,初學若肌力不足可從45度開始練習。

  2. 靠牆深蹲時小腿應與地面垂直,膝蓋不超過腳踝,避免集中出力在小腿而不是股四頭肌。

  3. 重心放在腳跟,確保腳跟穩穩貼地,而不是把重心放腳尖。

  4. 每次靠牆深蹲結束時向上推動身體站起,避免直接滑落至地面,可能對膝蓋造成額外負擔。

  5. 如有舊傷、膝蓋傷害、骨骼肌肉等相關疾病,務必先諮詢專業意見,若膝蓋或髕骨感到疼痛,請暫時休息並遵循專業治療。

除了運動,適當的營養攝取也是維持肌力與骨密度、防範肌少與骨質疏鬆的關鍵。譚敦慈每天攝取足量蛋白質,以體重50公斤計算,每日攝取約60克蛋白質,菜單包含400毫升優格、一隻雞腿、一片虱目魚肚、適量堅果與優格等。另外,她也特別注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比如飲用牛奶、吃豆干與豆腐來增加鈣質補充,每天曬太陽10-15分鐘,幫助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都是不錯的方法!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降血壓運動「靠牆深蹲」比慢跑更強?譚敦慈天天這樣練防肌少顧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