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傷亡援助金騙案增 議員:如電騙產業化趨勢
【on.cc東網專訊】近日有多人涉嫌以虛假醫療證明文件或自編自導交通意外,騙取社會福利署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過去3年截至今年8月曾5,600次確認相關交通意外證明文件,575個案有可疑而轉交執法部門,275人因涉嫌使用假醫療文件被捕。有議員形容相關情況像電騙有產業化趨勢,他指今年會檢討相關援助,例如降低180日的病假或住院日數補償。
近日275人被捕的案件涉及121宗交通意外、1,400萬港元補助。孫玉菡指現時申請援助須有執法部門發出的交通意外證明書,以及醫療機構發出、證明受傷由交通意外導致的報告。他指如果相關醫療報告沒確定受傷原因是交通意外會要求醫療機構重發,現時也會審視申請人是否同時申請不同援助,會同步保險公司,避免多重補貼。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指現時相關情況像電騙有產業化趨勢趨勢,稱99%情況是申請人聲稱「Chok親條頸、Chok親條腰」並取得醫生紙,指相關情況難以解決和核實,建議設中立機構核實並通報保險公司。
孫玉菡指假如的確有有醫生發出的證明,現時規定是必須要接受。但他指需要審視是否維持最多180日的病假或住院日數補償,指接近半年的補助太長需降低,但降低多少只需要再審視,又援助金大多來自車牌續牌之類的費用,應量入為出,期望明年開始檢討。
提出質詢的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現時每年有萬宗申請,關注能否使用人工智能處理;議員容海恩則認為可以使用大數據審視是否同一批人濫用援助。有議員認為現時審批太鬆,即使是肇事者亦能獲得補償,建議考慮申請人經濟狀況,亦有議員關注為何不能先審核後補償。
孫玉菡解釋,現時處理申請需要與申請者面談,純粹使用人工智能檢視不合適,但未來可考慮用人工智能作預判。他又指使用大數據或衍生私人問題,相信與執法部門緊密合作亦能作出分析。
對於有人疑似騙取援助金,他說:「咁短時間咁多次交通意外,你又唔好彩都中嘅話,我哋會睇得加倍小心。」他指援助計劃是第一時間而不是追求責任或過錯,未來如保險公司成功索償亦須向政府退回援助。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