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偏肺病毒︱中國感染人數增加 詳解為何稱為「新新冠」? 病徵、傳播途徑、高危人士一文看清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中國感染人類偏肺病毒的人數有所增加,但沒有不尋常爆發。

世衛引述中國公布的數據,指過去數星期,指人類偏肺病毒、季節性流感、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個案有所增加,特別是中國北部地區。

自新冠病毒一役後,全球對呼吸道病毒感染大加關心,稍有新發的呼吸道傳染病,旋即被冠上「新新冠」之名。例如近期內地公布,「人類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個案成為第三高,這種坊間較少有聽聞的病毒名,便被大肆報道宣揚,甚至有媒體以「死亡率恐達 43%」為標題。

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的研究,「人類偏肺病毒」的死亡率約為 3.9%,雖然不算低,但相較其他呼吸道感染,亦不算特別高,且多數患者的病徵均輕微,並會自行痊癒。與內地一河之隔,加上頻繁往來,我們固然應小心防範病毒傳播,但如何在謹慎之餘保持冷靜?《Yahoo 健康》便在此解說「人類偏肺病毒」的各種特性。

人類偏肺病毒感染有機會出現發燒(Getty Image)
人類偏肺病毒感染有機會出現發燒(Getty Image)

甚麼是「人類偏肺病毒感染」?

人類偏肺病毒(hMPV)於 2001 年首次被發現,是一種「單鏈核糖核酸病毒」,可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這種病毒感染發生於世界各地,香港亦是其中一個錄得病例的地區,多數在春末及夏季較多見。

香港是其中一個錄得人類偏肺病毒(hMPV)病例的地區,多數在春末及夏季較多見。 (資料圖片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香港是其中一個錄得人類偏肺病毒(hMPV)病例的地區,多數在春末及夏季較多見。 (資料圖片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病徵是甚麼?

主要病徵包括發燒、咳嗽、鼻塞、呼吸困難或氣促;較嚴重的個案也可能會導致支氣管炎及肺炎。一般來說,患者通常病徵輕徵並且會自行痊癒。

感染病毒後,通常有 3 至 6 天的潛伏期。

感染人類偏肺病毒一般來說病徵輕徵,並且會自行痊癒。(Getty image)
感染人類偏肺病毒一般來說病徵輕徵,並且會自行痊癒。(Getty image)

傳播途徑

人類偏肺病毒可透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的飛沫傳播;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或觸摸受污染的表面、環境等,亦可能因此感染。

高風險人士

雖然人類偏肺病毒可以感染任何年齡的人士,但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在 2024 年 10 月發布的研究顯示,65.2 %的患者,都是 1 歲以下,可見幼兒應特別小心。

此外,長者及免疫力弱的人士,都是較高風險的群組。

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率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的研究指出,在感染的個案中,27.5% 有感染肺炎的風險訊號(danger signs),而死亡率則為 3.9%。

在同一研究中,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綜合死亡率為 9.6%,在香港被列為第二大呼吸道系統感染殺手的「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以 65 歲以上住院人士計算),在該項研究中的死亡率則為 2.4%。

疫苗、藥物及治理方式

雖然 hMPV 有一定的殺傷力,但亦並非如坊間某些說法般,是「不治之症」。「不治之症」、「無藥可治」的標題,主要源自於目前 hMPV 未有相關疫苗,亦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

目前對於患者,多數會以「支援性療法」紓緩病況,由於大部分患者均病況輕微,會待患者自行痊癒。在較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氧氣及呼吸機輔助。

預防方式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需要時佩戴口罩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

-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經常清潔和消毒會接觸到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

- 若曾接觸疑患病人士,並有呼吸道感染徵狀,應盡早求醫

資料來源:

衞生防護中心、中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Epidemiology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 among children with severe or very severe pneumonia in high pneumonia burden settings: the Pneumonia Etiology Research for Child Health (PERCH) study experienc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