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明:藥費資助率達92% 冀病人分擔部分費用
【Now新聞台】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包括上調標準藥物費用,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20元。醫管局指,現時藥費資助率達92%,希望病人可以分擔部分費用。
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20元四星期藥,每星期只是5元,是否喝杯奶茶都不只是這個數目?只是每人多付一點,將來的保障、安全網可以惠及更多人,真正需要財政上資助的人都可以得到資助,有些病人用五款或者十款藥就會很貴?不過始終我們有封頂,每年醫療使費封頂一萬元。」
#要聞
【Now新聞台】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包括上調標準藥物費用,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20元。醫管局指,現時藥費資助率達92%,希望病人可以分擔部分費用。
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20元四星期藥,每星期只是5元,是否喝杯奶茶都不只是這個數目?只是每人多付一點,將來的保障、安全網可以惠及更多人,真正需要財政上資助的人都可以得到資助,有些病人用五款或者十款藥就會很貴?不過始終我們有封頂,每年醫療使費封頂一萬元。」
#要聞
【Now新聞台】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明年推行,病人費用減免機制會放寬,包括收入及資產限額,預計合資格受惠人數會大幅增加。醫管局指,不是所有合資格人士都會申請醫療費用減免,不擔心不夠社工處理申請。 多項公營醫療收費明年將會上調,但同時放寬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在收入限額方面,以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基準,二人或以上家庭由現時上限75%提升至100%,一人家庭更放寬至中位數150%,資產限額亦放寬至與申請公屋一樣。以二人家庭為例,以現時住戶入息中位數16950元,假設一個家庭月入1.6萬元,由於超過中位數75%,不符合資助資格,但放寬後就合資格申請。資產方面,撇除自住物業,如果他們的資產有28萬元,由於超出現時8.5萬元限額,亦不合資格,放寬後就無超標可以申請。至於部分減免還是全額減免,要視乎家庭月入,若不超過中位數的75%就可獲全額減免,其餘合資格病人就獲部分減免。收入及資產都合資格的病人,可向醫務社工申請減免。非受供養的未婚病人申請時,毋須再提交父母的財務文件,只須提交自己的入息及資產文件,預計合資格受惠人士由現時的30萬,大幅增加至140萬。醫管局指,由於不是所有合資格人士都會使用公營醫療服務
政府提出以三個方向加大對市民的公營醫療保障,包括為全港市民增設每人每年一萬元的收費上限,又會放寬合資格申領費用減免人士的申請資格及範圍,預料受惠人士會由現時約30萬增至140萬。 醫衞局預計,推行改革措施後,會有額外30億元的收入,承諾會全數用於醫療服務。
【Now新聞台】政府推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本台節目《大鳴大放》稱,豁免危殆及危急病人的收費是考慮到他們分流的定義清晰,相信有助前線醫護治療病人。 急症室擬豁免第一及第二類、即「危殆」或「危急」病人收費,而屬於「緊急」的第三類病人則不獲豁免,外界關注方案或造成爭拗。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接受本台節目《大鳴大放》專訪時稱,急症室分流機制實施多年,第一及第二類病人較易分辨,改革是為了讓前線醫護更有效治療重症病人。高拔陞:「第一及二類其實很清楚,例如第二類是講維生指標,說明白點是很客觀,不能裝,事實就是事實,你不能裝血壓低等。過程裡問了很多同事的意見,他們也說,第一希望急症室能真正體現其功能,第二他們很想幫助真正危重的病人。」亦有意見指公營夜診服務選擇較少,加上長假期私營診所不營業,巿民可能仍會輪候急症室。高拔陞則稱明白巿民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求醫習慣,但醫管局會繼續積極安排,延長夜診開放時間。高拔陞:「求醫的習慣不會一下子改變,有記者朋友也問我,如果今晚有媽媽的小朋友發燒達41度怎麼辦?我很理解為甚麼她去急症室,我亦認為她應該要去急症室,這些情況會慢慢轉變。」高拔陞又稱改革方
公營醫療體系改革方案增設每人每年1萬元收費上限,適用於除了自費藥械外的所有收費項目,預料7萬人受惠。 當局同時放寬費用減免的入息及資產資格,申請資助以家庭入息中位數為基準,上限由75%提高至100%,亦會放寬自費藥械安全網的資助。 醫管局期望改革能夠扭轉重症貴、資助失衡等情況。
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詳情,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非常好,但資助如「仙女散花」般,所有人的共付額都是2.4%,長遠不可能維持。如果不改革,系統會倒閉,強調改革有加有減,對於急、困、貧、重、危的病人,資助有所增加。 改革方案增設全年收費上限,每人每年1萬元。被問到如何釐定出上限額及沒有採用「能者多付」收費的原因,政府消息人士說,如果有病人一年要用1萬元在公立醫院,一定會是大病,已經相當慘,以每日住院費300元計,起碼要住足1個月以上。他強調當局希望幫助不幸的病人,讓中產不會因病致貧,每個階層的病人都有安全網。 政府消息人士又表示,有人將矛盾指向綜援受助人,指他們濫用醫療資源,他認為不應轉移目標,綜援及長生津受助人只佔60萬人口,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社群,需要政府照顧,當局希望推動公營家庭醫學門診日後主要照顧這類弱勢社群。 政府目標於5年後,達致整體公營資助率九成,對於日後會否進一步降低資助比率至低於九成,政府消息人士說改革只是開始,改革永遠在路上,當局會繼續每兩年一檢,亦會檢視社會對方案的反應,持續檢討,適當調整。
政府昨日(25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不同項目包括急症室及住院服務等均有加價。專科門診每項藥物亦加價,自昨日公布方案後,有不少市民關注「藥物每項 20 元,最多 4 星期」的說法,是否代表每次只可取 4 星期份量,一個月後又要到醫院攞藥。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今日(26日)澄清,並非每次只派 4 星期藥物,強調這只是收費單位,醫生仍可決定處方多少星期的藥物,而每次上限為 24 星期。
政府昨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調整收費並非為收回成本,又說政府沒有準確數字,在急症室調整收費後會有多少病人流向私營市場,但根據上次於2017年調整收費的經驗,有關數字約為5%,他期望今次調整收費後,急症室分流的人數會更多。 在立法會大會,鄉議局主席劉業強關注,調整收費會否令私營醫療機構趁機加價。盧寵茂說急症室求診人數,對於私營市場門診佔很少數,再加上現時公營醫療收費,仍與私營醫院收費相差很遠,因此不存在調整收費後,會推高私營市場的收費,形容「矮仔好難將高佬推得更高」。 民建聯議員梁熙關注政府會否考慮增加夜間診所,分流急症室的壓力。盧寵茂說,醫管局過去在流感季節、長假期前後,都有加強服務,並會繼續推動,同時鼓勵私家醫生延長診症時間及在假期提供更多服務。他強調公營醫療收費改革與推動基層醫療是環環相扣,如果純粹增加夜診而不調整急症室等服務收費,市民仍不會尋求私營診所的夜診服務。反之如果不增加夜診,調整收費後,市民將欠缺選擇,因此需要「兩條腿走路」。 另外,盧寵茂說,政府計劃今年稍後時間就增加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的立法建議進行諮詢。而由本港醫療衞生界7間主要機構成立
【Now新聞台】荃灣港安醫院一間急診治療室周日晚有手術燈墜落,擊中兩名醫護,醫管局停用公立醫院及診所約200支相同型號手術燈。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本台節目《時事全方位》指,停用是審慎做法。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就今次事件,我們暫停使用200多支吊燈是審慎安排,並不是我們見到有明顯問題,因為200多支吊燈佔我們的數字相對低,因為我們有那麼多間醫院及不單手術室,甚至門診、程序房,很多都有這些吊燈,也有不同牌子。我們純粹覺得既然在其他醫院見到這情況,也有其他代替品,暫時審慎起見,不如檢查清楚、看清楚情況,作為預防性、安全,做多一步,大家毋須擔心。」#要聞
【Now新聞台】明年起,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由180元增至400元,外界關注長假期或夜診選擇少,變相市民仍會選擇到急症室。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認為調整收費,加上繼續增加公私營夜診服務,長遠可達至醫療改革。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夜診都有增加,這方面我們明白配套要完善,但這也是雞與雞蛋問題,如果我們的急症室仍維持低收費,而又24小時門常開,永遠開著提供這些服務的話,即使私營診所加夜診,市民未必會去,所以這需要同時間推動,而不是開很多夜診,才調整急症室收費,所以是兩件事一起做。」 #要聞
有病人組織認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涉及的改變繁多,期望當局清楚說明,最重要的原則是市民不會因為經濟條件而得不到妥善醫治。 有前線醫生組織認同改革方向正確,但同時擔心要分類急症室病人,有機會引起爭拗,期望政府及醫管局研究如何支援。
【Now新聞台】急症室收費明年將加至400元,有病人組織擔心會令有需要的病人卻步。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指,新收費水平不算貴,但政府應該在周末或長假期時為病人提供更多選擇。 針對急症室被濫用,以致市民要長時間輪候,政府決定大幅調整收費。等待中的市民又是否願意用金錢換時間?梁女士:「當然不好,我們這樣分分鐘都(有需要),是不是?已經是靠子女的錢付款,急症還要逐項收費?」周女士:「因為急症室通常入去不是即時給錢,你可以看完或者出院,或者家人來才給錢,看看你甚麼狀況。除非你很嚴重而要入急症室,無可厚非需要給錢,所有醫療都要付費。」薛先生:「你加費用後,私家診所都會加價。(即是擔心水漲船高?)是的,之後逼人們回來急症室。」有病人組織反而擔心加價後會令病人卻步。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擔心對於第三類、一些被列為緊急的病人,要把收費加倍、要他們付出,可能就會耽誤他們的診治,因為有些病人覺得這個費用貴,令到他們不使用這個服務,往後令到他們病情加深,往後作出診治要花多些工夫。」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指,政府應在長假期為病人提供更多就診選擇。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郭宏駿:「如果你是緊急的,其實亦不是貴得很離譜。反
當局早前公布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消防處有兩個項目獲批。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說,除使用無人機吊運,以加強救援效率,亦可使用無人機進行偵測工作,例如在清明及重陽節期間,利用無人機在指定航道偵測火警。 他表示,消防處亦將在香港仔避風塘測試以無人機監察有無船隻起火,盡快調派資源撲救火災。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今天駁回川普政府要求解除下級法院禁止使用冷門戰時法令,迅速驅逐委內瑞拉移民的命令。聯邦巡迴上訴法院3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以2比1票數決定暫時維持根據1798年「外國敵人法」進行的驅逐禁令。
海關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偵破涉及入境旅客管有屬《危險藥物條例》的依托咪酯案件,檢獲9粒懷疑「太空油毒品」煙彈及1支電子煙裝置。 25歲男旅客昨日從深圳抵港。海關人員清關時,在他身上及行李內搜出9粒懷疑「太空油毒品」煙彈及1支電子煙裝置,將他拘捕。被捕男子報稱學生,正保釋候查。 海關會繼續加強執法,嚴厲打擊販運「太空油毒品」。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日前宣布,下月初開始會向任何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及天然氣的國家,徵收25%的「二級關稅」,理由是委內瑞拉對美國採取敵對態度。 目前不少國家都有進口委內瑞拉石油,中國被視為最大買家之一。有分析說,不排除美國新措施的打擊對象,同時包括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針對委內瑞拉的關稅措施,重申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法新社首爾27日電) 北韓官媒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視察新型自殺無人機和偵察無人機的測試,這些無人機搭載人工智慧(AI)技術,進一步加劇外界對平壤與俄羅斯軍事合作加深的擔憂。根據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金正恩今天監督由北韓無人機技術綜合體製造的「各種類型偵察與自殺無人機」測試。
(法新社巴黎26日電) 月亮29日將從太陽前面穿過約4個小時,形成日偏食,天文愛好者將能在北半球的部分地區觀測到。日食將於格林威治時間29日8時50分(台灣時間29日16時50分)開始,於格林威治時間12時43分(台灣時間20時43分)結束。
近年全球各地的氣候予人愈來愈難以捉摸的觀感。日本東京都日前才罕見降下「3月雪」,事隔一周,昨天上午卻錄得逾攝氏25度的氣溫,是東京都本月第3次錄得被定義為「夏日」的溫度,也是1876年有紀錄以來首見。但準備出發前往東京的旅客須留意,氣象部門預料東京都周末可能急跌至只得10度。 根據日本氣象廳定義,最高氣溫在25度
【Now新聞台】粵港澳三地消防部門一連三日舉行應急救援聯合演練,廣東省就派出排澇消防車等協助演練水浸等場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稱,當發生特別事故而香港消防未能調配資源應付時,就會啟動機制提出應急請求。 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人員模擬颱風期間有樓宇倒塌,並將被困瓦礫中的傷者救出;又模擬有人連車被困水中,由蛙人落水營救,並由廣東省消防人員控制排澇機械人入內抽走積水。粵港澳三地消防人員又同時測試執行水上撤離救援行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到場視察。這次演練由本港消防人員擔任總指揮,60名來自廣東省和15名澳門消防員,在香港消防提出應急請求4小時內帶同消防裝備參與。廣東消防救援總隊劉冬冬:「我覺得通過這次演練,粵港澳三方消防同胞大家一起配合,特別是救援的任務中,大家互相學習、互相進步。」被問到何時啟動三地救援機制,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稱,要視乎三地在應急救援方面的資源是否能短時間內應付。消防處處長楊恩健:「例如(颱風)山竹等事件,我們可能要用一個月時間鋸樹,可能我們看到阻塞很多道路,引致社會道路不暢通,引致很多社會問題。例如一些小童未能上學,人們未能返工,可能就會啟動這些機制找其他兩方協助。」內地和澳門的
【Now新聞台】一名旅客涉嫌藏有太空油毒品入境被捕。 海關周三在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為一名25歲男子清關時,在他身上及行李內搜出9粒懷疑太空油煙彈及一支電子煙裝置。被捕男子報稱學生,正在保釋候查。#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