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近月疑現本地個案 病徵似感冒要留神 戶外遊玩做足防蚊措施

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
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

撰文:醫院管理局

炎夏已到,是時候盡情到戶外遊玩。不要以為到東南亞等部分受登革熱影響地區旅遊才要特別注意防蚊,香港最近也接連出現懷疑本地感染的登革熱個案,無論留港或外遊,市民都應格外留神,做足防蚊措施,才可安心與陽光玩遊戲!

截至今年七月初,香港共錄得至少29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地區。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部分亞洲地方,例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所錄得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去年同期增加。

登革熱病毒會攻擊患者體內製造血小板的能力,所以患者身上可能出現紅點。
登革熱病毒會攻擊患者體內製造血小板的能力,所以患者身上可能出現紅點。

此外,本港分別於今年四月及六月發現懷疑本地感染的登革熱個案。上月一名天水圍居民確診登革熱,患者在香港國際機場工作,潛伏期內曾乘搭巴士往返天水圍及機場。雖然登革熱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傳播,但登革熱病毒可以透過雌性伊蚊叮咬而無定向地傳染給任何人,加上今次患者未必由外地感染病毒,難免令人擔心。

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患者可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感染,又或本身沒有病毒的伊蚊叮咬登革熱患者後,再叮咬其他人,病毒亦會因此而傳播。病毒潛伏期為四至七天,甚至可以長達14天!

登革熱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肌肉及關節痛,亦會發高燒、嘔吐、出皮疹等。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醫生表示,有部份病人身體會出現不明紅點以及腳腫。「登革熱病毒會攻擊患者體內製造血小板能力,導致體內凝血功能大幅減弱,因此病人腳部等不同部位會出現紅點,其他部位如口腔、鼻孔及腸道亦可能出血,甚至小便帶血。」

公立醫院和診所定期於戶外噴灑霧化殺蟲劑,排水溝渠及明渠施放滅蚊油或蚊沙等,以防蚊患。
公立醫院和診所定期於戶外噴灑霧化殺蟲劑,排水溝渠及明渠施放滅蚊油或蚊沙等,以防蚊患。

曾醫生補充,登革熱病徵跟感冒相當近似。「如果病人被蚊叮後出現以上病徵,需要及早求醫,並主動告知醫生曾經被蚊叮咬及最近有否外遊紀錄。」目前醫學界沒有針對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的治療方案,醫生主要按病人症狀提供支援性治療,如處方撲熱息痛等藥物舒緩病人不適。

最有效預防登革熱的方法,就是防止蚊叮。戶外遊玩時,市民可塗上含避蚊胺 (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值得留意的是,兒童使用含避蚊胺的昆蟲驅避劑時,建議避蚊胺濃度上限為10%;孕婦則為30%。使用任何昆蟲驅避劑前,都要細閱產品說明。

除了做足預防措施免被蚊叮,更重要的是防止蚊患。蚊卵變成蚊一般只需一星期時間,市民應勤清積水、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防止蚊蟲滋生。正值炎夏,公立醫院和診所等亦已加強控蚊措施,包括定期於戶外噴灑霧化殺蟲劑,排水溝渠及明渠施放滅蚊油或蚊沙等,並加強巡視醫院易有積水的地方及安排清理;如醫院有接收確診登革熱的病人,院方亦會即時加密霧化滅蚊次數,以保障病人及員工安全。

如公立醫院有接收確診登革熱的病人,院方會即時加密霧化滅蚊次數,以保障病人及員工安全。
如公立醫院有接收確診登革熱的病人,院方會即時加密霧化滅蚊次數,以保障病人及員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