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1個月 政府改口料財赤低於1000億 將節流為主

【on.cc東網專訊】又估錯數!財金官員早前交代財政狀況,預料本年度財政赤字為1,000億港元左右,相隔一個月又作調整,指政府需檢視部分範疇的開支結構,預料在不同因素疊加和累積影響下,計及發債所得後,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會在1,000億港元以下。

財金官員今日(5日)在網誌中指出,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都出現赤字,主因包括疫情導致的巨額開支、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資金流向、遏抑本地資產市場,繼而影響連帶的相關收入。

財金官員指去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財政整合計劃」,包括在今個以及未來兩個財政年度,每年各削減百分之一的經常開支,而政府需檢視部分範疇的開支結構,預料在不同因素疊加和累積影響下,計及發債所得後,今個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會在1,000億港元以下。

政府已展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公眾諮詢,該官員指過去一段時間與不同業界及階層的市民交流和討論,更全面地聆聽市民想法和意見,希望透過匯聚各方智慧,合力應對面前的挑戰,並把握前面的機遇。

政府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力求推動經濟提速向前,普惠民生,面對公共財政的挑戰,該官員指亦要全方位應對,又強調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而政府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及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衡量不同的「開源」選項時,則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

該官員指當局會把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當局亦會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利用市場資金推動這些基建項目發展。另外,個別資助計劃所涉及的開支增幅,對政府財政構成顯著的長遠壓力,這些計劃的運作模式無可避免需要檢視。就此聽到社會上很多不同意見,包括如何讓有關計劃的運作能達致財政上的可持續。

在開源方面,該官員指在衡量不同選項時,當局有幾個重要考慮,包括需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需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以及以「能者多付」為原則,盡量減低對一般普羅市民的影響;而去年預算案中提出並已落實的酒店房租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兩級制,都是循著這個方向和思路。

政府在上月初向立法會文代最新的財政狀況,指初步估計本年度財政赤字高達約1,000億港元,較原先估計的481億港元高逾一倍以上,亦是連續3年財赤破千億港元。對於千億港元財赤,政府當時解釋原因是今年賣地收入只佔預期一成多,印花稅及利得稅收入較預期少。

對於開源方面,政府形容做法「忍手」,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及中產人士的影響,又強調會與不同政策局溝通,檢視是否有空間進一步削減開支,期望未來數年內回復收支平衡。有經濟學者認為大幅削減政府開支不切實際,可考慮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