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感染腫痛紅斑 專家指挖鼻蟲咬都隨時中招

Erysipelas bacterial infection Under the skin leg, on blue bedding.
丹毒發病較多的部位是腳部(大腿,小腿,腳趾),其次是面部(眼、耳、面頰)。

一名有長期挖鼻孔習慣的內地男子,近日一覺醒來發現臉腫如「豬頭」,求診後發現疑因挖鼻孔,令鼻黏膜受損而感染丹毒所致!丹毒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層皮膚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常見於日常生活裡,它們可循皮膚細小傷口進入人體。挖傷鼻孔、被蟲叮咬、被動物抓傷等生活小事,均暗藏感染「丹毒」危機。一旦感染丹毒,患者皮膚有機會紅腫發炎,短時間內長出灼痛紅斑,較容易發高燒;若處理不當,可能出現敗血性休克及壞死性筋膜炎等,帶來致命風險。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接受《Yahoo新聞》訪問表示,「丹毒」一詞或聽起來陌生,但此病並非罕見。丹毒細菌可以從我們皮膚的各種大小傷口入侵人體,引致炎症反應。陳厚毅指,下列的生活日常小事,都可能導致丹毒乘虛而入:

(1)挖鼻抓傷鼻子

(2)被昆蟲叮咬

(3)被動物抓傷

(4)手術後傷口

(5)不潔耳挖採耳造成傷口

(6)濕疹造成的皮膚損傷

(7)香港腳造成的皮膚損傷

Disgusting Asian man picking nose with eyes looking up, on plain background
挖鼻孔有機會引致感染丹毒。

陳厚毅指,除了皮膚受損易惹丹毒,長者、兒童、糖尿病患者、酗酒、具有皮膚潰瘍或淋巴問題的人士都屬於高危群組。由丹毒引發的紅斑可以出現於皮膚任何部位,據其臨床觀察,留意到發病較多的部位是腳部(大腿,小腿,腳趾),其次是面部(眼、耳、面頰)。

患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熱、痛的斑塊,斑塊更會迅速擴大。如未能妥善治療,紅斑會逐漸變為紫斑,更可能長出水泡,有機會導致皮膚壞死。除了皮膚「出事」,患者亦可能會發高燒、出現頭痛、嘔吐及疲倦等症狀。如懷疑感染丹毒,應盡快求醫,因為相關感染可透過血液擴散至其他部位,引致敗血性關節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可能令淋巴受損和敗血性休克。其他併發症包括壞死性筋膜炎,有機會擴散至其他深層組織,帶來致命危險。

陳厚毅指,曾有男病人疑因採耳時使用不乾淨的耳挖,途中弄傷耳朵而不知,結果感染丹毒,引致耳及臉長出紅腫斑塊,需處方抗生素治療。

醫生進行診斷時,一般憑患者的癥狀便可診斷。如有需要,會再進行抽血及細菌培養等測試,以確定有關症狀。治療丹毒主要以抗生素為主,患者服用抗生素療程時,症狀會逐漸消退。吸煙、飲酒、肥胖、血液循環欠佳等人士,丹毒復發風險較高。陳厚毅提醒,若想預防丹毒感染,平日要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當皮膚出現傷口時,切記避免用手觸摸,以免帶菌入體。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丹毒可從皮膚損傷入侵人體,須小心處理傷口。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丹毒可從皮膚損傷入侵人體,須小心處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