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衛生部:以色列恢復攻擊以來 已釀855人喪生
(法新社加薩市27日電)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治下的的加薩衛生部今天表示,自本月18日以色列恢復大規模攻擊以來,巴勒斯坦領土已有855人喪命。
根據該部聲明,這個數字包括過去24小時內死亡的25人。
報導指出,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至今,已有5萬208人命喪這場戰爭。
【on.cc東網專訊】網名「亞亞在台灣」的在台大陸配偶劉姓女子因直播期間發表涉武統台灣言論,被台灣移民署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她周二(25日)晚8時45分從台北松山機場,乘飛機離台赴福建省福州市,成首名被驅逐陸配。周三(26日)凌晨有網傳消息稱,劉女抵達大陸後,
長和擬出售巴拿馬港口,引起中方不滿。《彭博社》引述消息指,中國已要求國有企業,暫停與李嘉誠家族展開任何新合作。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香港政府在3月4日得知港商長和(0001.HK)宣布出售港口業務後,立即與長和商議如何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美國情報機構今天發布的「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軍事與網路威脅,北京在取得可用於攻占台灣的能力方面,正有著「穩定但不均衡」的進展。「年度威脅評估報告」(Annual Threat Assessment)也指出,中國仍面臨「嚴峻」的國內挑戰,包括腐敗、人口失衡以及財政與經濟上的逆境,這些都可能危及執政的共產黨在國內的合法性。
長和(港交所:001)擬向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內地和香港以外的港口業務,當中包括備受爭議的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權益有新一步發展。《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長和仍按計劃推進有關交易,顯示談判未因中國的不滿而受到影響。截至發稿,長和股價升近2%或0.8元,報45.85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日前宣布,下月初開始會向任何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及天然氣的國家,徵收25%的「二級關稅」,理由是委內瑞拉對美國採取敵對態度。 目前不少國家都有進口委內瑞拉石油,中國被視為最大買家之一。有分析說,不排除美國新措施的打擊對象,同時包括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針對委內瑞拉的關稅措施,重申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長和擬出售巴拿馬港口,中方多次轉載評論文章批評。《南華早報》今日引述消息指,長和正與港府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
【Yahoo新聞報道】南韓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今日(26 日)公布一份歷時 3 年的調查報告,確認南韓政府在推動數十年的海外領養制度中,不但涉及侵犯人權,亦長期縱容領養機構違規操作,包括偽造出生紀錄、虛報兒童為棄嬰、未經合法監護人同意下將兒童送往外國家庭,並對領養機構及收養家庭缺乏應有的監察與審查。報告形容,數以萬計的南韓兒童過去被「如行李般」運往海外,而政府需為此負上責任。
《大公報》再次刊登評論文章,告誡長和計劃出售港口一事上,勿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文章指出,長和集團計劃「打包」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起海內外強烈質疑。公布至今近一個月,各界沒有看到相關企業果斷停止交易,反而看到「陰陽」兩面的操作。一方面拒絕作出任何回應,另方面在媒體上散布各種混淆視聽、別有用心的論調。 文章引述昨日《南華早報》報道,指一間本地房地產代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透露,長和內部一名聯繫人要求他發表文章,為該公司出售港口作辯護。而類似的文章連日來亦有各大媒體均有出現,帶出的兩個觀點包括指交易是商業決定,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最初並沒有表示反對;二是否認美資貝萊德是交易核心,聲稱主要買家是李家「世交」的意大利人。 評論指,這些都是混淆視聽,今次交易絕不可能是普通「商業決定」,港口運營權屬關鍵基礎設施,美國過往對於類似交易亦曾作出嚴格限制或被阻斷,認為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必須審慎、全面考量。反問身為龍頭企業,掌握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豈能沒有擔當?而中央和特區政府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非常清晰,豈會存在所謂的「最初不反對」立場。 文章又指,交
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中國在貿易方面並不認同加拿大的價值觀,加拿大在加強雙邊貿易關係方面需要非常謹慎。 中國駐加大使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談及加強中加關係的問題,以及就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的可能性。 卡尼在記者會回應中方有關言論時表示,加拿大可以與亞洲一些夥伴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但與加方有共同價值觀的亞洲夥伴並不包括中國。加拿大與中國明顯有大量貿易往來,但加方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往來需要符合加拿大的標準。他又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廣泛關稅,意味加拿大需要多元化貿易。 中加目前分別向對方的商品徵收關稅。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有關中加關稅的問題時表示,中方採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完全正當、合理、合法,敦促加方採取切實行動,糾正錯誤做法,為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環境。
【彭博】--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高級貿易官員稱,中國貿易順差是全球經濟無法接受的,並警告稱,如果不解決加劇失衡的國內原因,中國出口將面臨新的障礙。「中國正在過度依賴製造業、抑制國內消費,並期望世界可以接受中國近萬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而世界肯定不能接受,」Charlene Barshefsky在香港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二十多年前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條款進行談判的Barshefsky表示,該協議「絕對不是」一個錯誤,它幫助數億人擺脫了貧困,並使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成為全球需求的主要推動力。但她表示,隨著國內改革陷入停滯,中國向「市場化規範」靠攏的進程發生了逆轉。1997年至2001年期間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Barshefsky稱,中國越來越依賴製造業投資來拉動經濟成長,並開始向市場出口大量產品。「這不是世界所需要的 —— 全球不存在供應問題,我們存在的是需求問題,」她說。Barshefsky的觀點呼應了從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到前任財長珍妮特·耶倫等美國高級官員的立場,耶倫長期以來一直敦促中國實現經濟再平衡向有利於消費的方向發展。隨著唐納德·川普的關稅措施增加了提振
穆迪分析指,美國總統特朗普新宣布的對外國製造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將在全球汽車行業掀起波瀾,特別是在貿易戰已對經濟增長構成壓力的情況下。白宮宣布,目前2.5%的關稅將於下個月上調至25%。這一消息加劇了市場對4月2日前貿易摩擦的擔憂,屆時美國政府將公佈更廣泛的貿易行動計劃。 在亞太地區,這項汽車關稅將對日本和南韓造成最大衝擊。日本約6%的總出口是運往美國的汽車,而南韓則為4%。關稅消息公佈後,兩國股市均受挫,汽車製造商的股價下跌。日圓和韓圜在早盤交易中走弱。 如此大幅度的關稅上調將削弱信心,打擊生產並減少訂單。鑑於汽車製造業漫長而複雜的供應鏈,這一影響將波及這些國家的經濟。粗略估算顯示,這一舉措可能使兩國的經濟增長分別減少0.2至0.5個百分點。 穆迪分析預計,汽車製造商將加大對美國的投資,以爭取豁免或降低關稅。一些公司已明確表示這一點。例如,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週一宣布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用於汽車製造和關鍵材料供應鏈。 直接關稅並非東北亞先進經濟體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唯一威脅。日本和南韓製造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也設有生產設施。行業巨頭如豐田(Toyota)、本田(H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王鏑警告加拿大政府,不應將中國用作與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若加拿大取消對中國的投資限制,中國願意尋求雙邊貿易協議,強調中國願意本著相互尊重以及求同存異的態度來發展兩國關係。 加拿大於2017年開始與中國就貿易協議進行探討性討論,但一直未取得進展。王鏑表示,兩國在2017年的磋商為貿易協議打下良好的基礎。 他又提到,中國有興趣從加拿大採購更多油氣,但前提是加拿大能以優惠的價格提供優質產品,此前加拿大能源行業的高層曾拜訪中國駐加大使館,表達希望兩國加強能源合作的希望。(mn/j)~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國一名記者無意中被加入華府高層討論打擊也門胡塞武裝行動的通訊群組的事件,引發外界對政府洩密的憂慮。 總統特朗普在事件揭發後一日為團隊辯護,認為錯誤將記者加到通訊群組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已汲取教訓及盡了最大努力,不需要道歉。特朗普稱讚參與群組討論的官員,又批評報道洩密事件的記者。華爾茲說,正調查記者如何進入群組。 民主黨人以及部分共和黨人亦呼籲對可能涉及的重大安全漏洞進行調查。隸屬有關通訊群組的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及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到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接受議員質詢時,均表示群組內沒有分享任何機密資料。不過有民主黨人提出質疑,要求相關官員就事件辭職。
美國政府高層 Signal 群組內容外洩事件繼續發酵。被國安顧問華爾茲(Michael Waltz) 意外加入群組的《The Atlantic》總編輯高堡(Jeffrey Goldberg)表示,由於多名官員否認群組含有機密資訊,並質疑他說謊,他決定公開群組全部內容,交由公眾判斷。根據群組內容,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r Hegseth)曾經在訊息披露了攻擊胡塞武裝所使用的武器,包括戰機、無人機、導彈,以及攻擊時間等。多於一名消息人士向《CNN》表示,這類資訊都屬於機密訊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應,不確定相關內容是否屬於機密,又指公布群組聊天內容未有造成困擾,但批評有關行動是政治迫害。
(法新社蒙特婁26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課徵汽車進口關稅,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今天憤怒地表示,這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稍早,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與小貨車徵收25%的永久性進口關稅。
美國白宮表示,已分別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達成協議,以確保黑海航行安全,並禁止俄烏兩國互相攻擊對方的能源設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晚間視像演說中表示,雖然與美方就黑海航運和能源設施停火達成協議,但警告莫斯科已試圖扭曲協議,實際上欺騙了烏俄的中間人和整個世界。 澤連斯基說,克里姆林宮指黑海航運協議與針對莫斯科的制裁制度有關,是在說謊。他又說,烏克蘭將竭盡全力履行協議,但俄羅斯亦必須明白,如果發動攻擊,將遭到強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