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長期咳嗽、便秘屬高危 嚴重可致腎功能受損

子宮脫垂的患者會感到下腹有下墜感,甚至有腫塊從下陰突出。
子宮脫垂的患者會感到下腹有下墜感,甚至有腫塊從下陰突出。

腹部有下墜感、有尿頻或滲尿的女性要提防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可導致子宮突出體外,多見於50歲以上曾生育的婦女,但肥胖、長期咳嗽、便秘等女性也有機會中招。子宮脫垂可大可小,嚴重者可引起尿液倒流,導致腎功能受損。有婦產科專科醫生建議患者盡早求醫,高危一族尤其產婦宜多做骨盆底肌肉運動減低患病風險。

料 3 分 1 中年婦女患病 有年輕化趨勢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接受《Yahoo新聞》訪問表示,子宮脫垂是指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及直腸)脫垂,由於盆腔韌帶及肌肉鬆弛退化或組織受損,這些器官失去支撐而脫離原有位置,導致下墮或突出體外,除了子宮,膀胱或直腸等器官亦有機會一併脫垂。此症屬常見婦科病症,估計約3分1的中年婦女發病。臨床上子宮脫垂似乎有年輕化趨勢,原因不明,估計與現今女性較注重身體狀況並於早期求醫有關。

子宮脫垂(uterine prolapse)的患者會感到下腹有下墜感,甚至有腫塊從下陰突出,行房時會感到痛楚。此外,患者會有排尿問題,例如尿頻、急切性失禁、壓力性失禁,亦即打噴嚏、大笑或咳嗽也會滲尿;嚴重者更可能有尿液滯留、排便不順,大便甚至堆積在直腸脫垂處,造成殘留。病情輕微的患者,通常平躺時症狀可紓緩;嚴重者其子宮突出體外,無法用手推回陰道,甚至引起尿液倒流,久而久之致腎功能受損或腎衰竭。

Stages of uterine prolapse. Pelvic floor muscles weakening, Support for the uterus loss. Flat vector illustration
器官失去支撐而脫離原有位置,導致下墮或突出體外,除了子宮(uterus),膀胱(bladder)或直腸(rectum)等器官亦有機會一併脫垂。

肥胖或生育次數多有較高風險

方醫生指出,子宮脫垂以50歲以上曾生育婦女居多,尤其是生育次數較多、分娩時用力不當,或胎兒體重達4公斤以上者,都較高風險造成骨盆腔鬆弛,並傷及骨盆腔神經及肌肉。年長婦女亦會因為骨盆支撐組織退化萎縮、鬆弛而造成子宮脫垂。勿以為只有產婦屬高危,長期咳嗽或便秘、經常提重物、肥胖的人因腹部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亦較易中招。

她曾遇過一名50多歲女士,已收經兩年,四名子女均是自然陰道分娩,首胎曾使用產鉗輔助生產。該女士產後發現下陰有腫塊突出,持續半年,躺下時腫塊會自行縮回陰道,另有壓力性失禁問題。方醫生表示,最初以子宮托改善她的子宮下垂問題,但由於其症狀漸漸嚴重,最終要施手術切除子宮,修補陰道後再將膀胱、尿道及直腸推回體內,另亦要做手術治療失禁。

避提重物 改善咳嗽便秘防發病

方醫生表示,若病情輕徵,例如僅有子宮輕微下垂,直腸及膀胱無下垂症狀,可以進行骨盆底肌肉運動改善。若子宮因為外露而刮損發炎,有尿失禁等排尿問題,可先以子宮托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托起子宮令它回復原位;嚴重者或要施手術切除整個子宮。子宮脫垂困擾女性,要避免此症,平日宜避免提重物、管理體重;長期咳嗽或便秘者宜求醫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婦女宜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產後婦女亦應多做骨盆底肌肉運動,改善子宮脫垂及滲尿問題。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