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醫院產婦胎死腹中︱專科醫生指屬「制度上的不幸」 無「持續性胎心監測」難發現心跳頻率異常︱Yahoo
【Yahoo新聞報道】準父親于先生昨日(10 日)在社交平台撰文,指控屯門醫院疑涉及醫療事故,其 34 歲的妻子入院待產期間,醫護人員未有持續監測胎兒心跳,最終胎兒突然胎死腹中。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大量出血及感染,須接受緊急剖腹產,術後送入深切治療部,情況一度危殆。
相關詳細報道:
屯門醫院產婦胎死腹中︱準父親控訴無持續監測胎心 產婦大量出血一度留醫 ICU︱Yahoo
屯門醫院產婦胎死腹中︱34 歲妻產檢正常 丈夫親述喪女之痛:不接受「好多原因無法解釋」︱Yahoo
屯門醫院產婦胎死腹中︱院方:不涉及醫療事故 分娩過程有提供適切護理︱Yahoo
曾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婦產科專科醫生陳樹武指,胎心監測分為「間歇性胎心監測」與「持續性胎心監測」,他指,外國曾進行多次研究,認為若使用「持續性胎心監測」,由於機器長期接駁孕婦,會令孕婦無法走動,因此除非產婦胎水不足、血壓高、糖尿病、嬰兒有先天問題等風險因素,才會建議提早使用持續性胎心監測。
相反一般而言,陳醫生稱香港公立醫院對於何時使用「持續性胎心監測」沒有統一規定,普遍當產程進入「活躍期」(active labor),例如宮口開至 4 指,便會送至產房,安排持續性胎心監測。
陳醫生以比喻形容,「間歇性胎心監測」猶如「量脈搏」,僅能判斷嬰兒是否有心跳;「持續性胎心監測」則猶如「心電圖」,可以進一步得悉嬰兒心跳的頻率,及心臟是否健康。
疑因缺氧致死
陳樹武指,涉事孕婦已懷孕超過 41 周,屬於已過預產期,是其中一個風險因素。他解釋,胎盤是將母體的營養及氧氣輸送到胎兒,其功能在 37 周達到高峰期,隨後胎盤開始老化,同時胎兒對氧氣及營養的需求持續增加,一旦胎盤嚴重老化,會令胎兒缺氧或營養不足,進一步增加死亡風險。
他估計,嬰兒較大機會因缺氧致死,由於當時醫護人員沒有安排「持續性胎心監測」,未能及早發現胎兒心跳異常,形容事件實屬不幸。
無痛分娩服務或受限制
陳醫生透露,無痛分娩與胎心監測關係密切,無痛分娩的過程中,必須同步進行持續性胎心監測。因此,若醫護人員較早時候已安排無痛分娩,涉事產婦便可提早接受持續性胎心監測。
另外,嬰兒胎死腹中後,醫護人員未有立即安排無痛分娩,產婦長時間劇痛,最終自然分娩失敗,需緊急剖腹產嬰,導致產婦子宮衰竭,產後大量失血。他估計,公立醫院周一至周五有常駐的麻醉科醫生負責無痛分娩服務,但週末和假日的無痛分娩服務受限,麻醉科醫生需優先處理其他手術室工作,之後才會協助無痛分娩。
陳樹武認為,事件屬「制度上的不幸」,公立醫院資源上需要平衡,難以所有孕婦都安排持續性胎心監測,但由於事件罕見亦不幸,相信由於屬單一事件,醫管局難以未來在指引上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