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死亡率高達五成 濕疹屬高風險群組 一文睇清病徵/治療方法/前往魚市場注意事項

食人菌在日本出現最多感染個案的地方是人煙稠密的東京。
食人菌在日本出現最多感染個案的地方是人煙稠密的東京。

日本作為港人旅遊熱點之一,近日卻爆出「食人菌」感染個案創新高的消息。據日本通報,由今年截至本月2日已錄得逾900宗感染病例,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兩倍。傳染病專家指出,此菌除了可透過飛沫侵襲上呼吸道,亦可透過皮膚微小傷口入體,一旦細菌入血就有機會引起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SS),出現全身性感染,嚴重時可導致器官衰竭,危及性命。專家提醒當遊日時出入人煙稠密地方,舉例被視為熱門景點的魚市場,就須格外注意衛生,觸碰外物後應清潔雙手,若身上有傷口就宜加穿外套及長褲作保護,預防惹「菌」上身!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接受《Yahoo健康》訪問指出,上述「食人菌」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致的感染病症,並不罕見。不過此菌有一種蛋白酶,可以破壞皮膚組織、筋腱、筋膜及肌肉等,甚至令其壞死,患者患處恍如被「吞噬一口」,出現壞死性筋膜炎。根據日本感染個案,目前死亡率高達3至5成。

曾祈殷表示,我們身體共有兩大較容易被「食人菌」入侵的缺口,分別是上呼吸道及皮膚傷口。在上呼吸道方面,此菌早期可經飛沫傳播,患者會出現喉痛及扁桃腺腫脹等等;但當帶菌的口水鼻涕沾上紙巾,雙手接觸紙巾後不慎碰到傷口,就容易帶菌入體。患者輕則傷口紅腫熱痛,出現水泡及潰瘍,誘發蜂窩性組織炎。重則細菌入血及遊走全身器官,可能引發STSS,患者屆時會出現低血壓、頭暈、反應緩慢,心跳過快、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有機會造成多重器官發炎及衰竭,帶來致命風險。

觸碰外物後宜潔淨雙手,用肥皂洗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及消毒濕紙巾等潔手。
觸碰外物後宜潔淨雙手,用肥皂洗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及消毒濕紙巾等潔手。

濕疹患者屬高危群組

曾祈殷稱留意到此菌在日本出現最多感染個案的地方是人煙稠密的東京。他進一步指出,當我們步入人流眾多的地方時,就容易失守。以吸引無數港人到訪的魚市場為例,人多加上有人叫賣魚產品時容易飛沫橫飛,而選購魚類後可能現場提供毛巾供顧客擦手,「但點知上一手邊個用過?」,若對方是帶菌者,就容易令人觸及細菌中招而不自知。

另一高危地方就是交通工具例如地鐵,當我們入站及進入車廂時容易因「人擠人」而遭飛沫傳染,手拉扶手及欄杆時亦有機會沾上細菌。

患者輕則傷口紅腫熱痛,出現水泡及潰瘍,誘發蜂窩性組織炎。
患者輕則傷口紅腫熱痛,出現水泡及潰瘍,誘發蜂窩性組織炎。

曾祈殷特別提到,濕疹患者及慢性皮膚病患者(例如牛皮癬)都是高危群組,因為此類患者的皮膚並非處於良好狀態,甚至有肉眼難察覺的微小傷口,須格外留神包好傷口,避免細菌入侵。

要守住身體缺口,防備「食人菌」入侵,曾祈殷分享以下三大預防貼士:

(一)出入公共場合或人多地方時宜佩戴口罩,避免飛沫傳染。

(二)觸碰外物後宜潔淨雙手,用肥皂洗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及消毒濕紙巾等潔手。

(三)若皮膚有傷口,宜帶備外套及穿著長褲,蓋好患處。

曾祈殷提醒,「食人菌」發病後可能令患者病情迅速惡化,所以須早期時格外注意身體異狀,當出現吞嚥和呼吸困難,身上傷口異常腫脹疼痛等情況,宜立即就醫,由醫生臨床觀察及診斷後,處方合適的抗生素作適切治療,改善病情。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食人菌」較容易從上呼吸道及皮膚傷口入侵身體。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食人菌」較容易從上呼吸道及皮膚傷口入侵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