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長鄭威濤歿 7 年前患胰臟癌 專科醫生指若晚期確診治療難度高 存活率較其他癌症低
【4 月 16 日 14:30 更新報道】
「板長壽司」創辦人鄭威濤月初在日本逝世,相信為癌症復發,而他早年曾披露自己在 2017 年確診胰臟癌;至於英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早前亦宣布患癌,惟至今未有透露是哪種癌症。美國周刊《In Touch Weekly》引述消息人士指,現年 75 歲的查理斯罹患的是胰臟癌,生命或只剩下兩年。腫瘤科專科醫生指,胰臟癌是本港十大癌症殺手之一,因其通常在發現時已處於晚期、難以治療而被認為是其中一種最致命的癌症,存活率相對較其他癌症低。
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接受《Yahoo健康》專訪時解釋,胰臟癌是一種發生在胰腺的惡性腫瘤。胰腺位於胃後面、靠近小腸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幫助消化的酶和調節血糖的激素。常見的胰臟癌類型為胰腺導管腺癌,佔所有胰臟癌的約85%,而另一較少見的類型為神經內分泌腫瘤。
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 胰臟癌病因未明
區醫生引述數據指,在2021年,香港有1,116個胰臟癌新症,數目是癌症第10名常見癌症之一,新症當中男性有582個,女性有534個。胰臟癌亦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4位,在2021年,胰臟癌導致8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5.9%。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10年錄得明顯升幅,從2011到2021年,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增加至75%。
區醫生指,胰臟癌的確切原因雖然尚不清楚,但已確定一些風險因素,包括:吸煙、長期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家族史、肥胖及過量飲酒者的患病機會較高。而早期胰臟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亦是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的原因之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黃疸(眼白和皮膚變黃)、背部或腹部持續性疼痛、無意間的體重減輕、乏力及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
胰臟癌存活率低 治療充滿挑戰
胰臟癌的存活率相對較低,區醫生指,主要是因為它往往在病情晚期才被發現。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胰臟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根據癌症的階段有所不同:若癌症僅限於原發部位,5年存活率約為39%,若癌症已局部擴散到鄰近組織或器官,5年存活率下降到13%,癌症如已經遠處轉移,5年存活率只有3%。
治療胰臟癌可謂充滿挑戰,區醫生指當中的挑戰包括:
早期診斷困難:因胰臟癌在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當出現症狀時,癌症往往已進展到晚期
高度侵襲性:胰臟癌生長迅速,並且容易轉移而令治療更加困難
治療反應差:胰臟癌對現有治療方法的反應通常較差,包括化療、放療和手術。
現時治療胰臟癌的主要方案:
手術:癌症如未擴散,手術或是移除腫瘤的選項
化學治療:以藥物殺死癌細胞,常用於手術前後或作為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法
放射治療:使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或減小腫瘤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質或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
區醫生補充,對於轉移性胰臟癌,基因檢測可識別可能影響治療選擇的特定突變。例如,帶有BRCA1/2或PALB2致病變異的患者,可進行基於鉑的化療,隨後以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治療。
對於其他特定基因改變如HRD相關基因變異、dMMR/MSI-H、NTRK融合陽性、RET融合陽性、BRAF V600E 突變及KRAS G12C 突變腫瘤,也有相應的治療,包括使用特定的標靶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或化療方案等。區醫生表示,這些治療建議基於最新的臨床指南和科學根據,旨在為轉移性胰臟癌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良好生活習慣或有助降低患癌風險
目前雖然沒有確定性的方法可以完全預防胰臟癌,區醫生表示,良好的生活習慣做法或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避免吸煙:吸煙是胰臟癌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可以降低患胰臟癌的風險
健康飲食:高纖維、低脂肪的飲食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
限制酒精攝入量:過量飲酒與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相關
定期體檢:尤其是對於有家族史的人,定期進行體檢可能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