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長居頭號殺手難見病徵 專家倡推篩查 第一期發現率可升至五成

肺癌多年來均長踞香港第一號殺手行列
肺癌多年來均長踞香港第一號殺手行列

肺癌在本港最為普遍,在眾多類的癌症中,肺癌多年來均長踞第一號殺手行列。有專家建議本港應該考慮高危人士接受肺癌篩查,及早找出罹患肺癌的病者,給予適當治療,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不少亞太地區已採取肺癌篩查的措施,香港亦可参考國際文獻及全球各國的肺癌預防策略。

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接受《Yahoo 健康》專訪時表示,肺癌長期都是本港癌症第一號殺手,成因主要與吸煙、長期吸入二手煙、接觸石棉等化學物質如鉻、鎳、鉮,又或建築物內天然氣體如氡氣等有極大關連。另外,亦有一些研究指肺癌可能與煮食油煙及人體基因突變有關。

2021年四千人死於肺癌

資料顯示,本港在 2021 年共有 5978 宗肺癌新症個案,男女比例為 1:1.4。至於死亡數字方面,2021 年共有 4037 名肺癌患者死亡,位列癌症中第一號殺手。

黃教授指出,早期肺癌患者可以完全看不到有任何徵狀,直至中後期,患者才會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聲音沙啞、氣喘、痰中帶血,以及深呼吸時胸口作痛。當患者進入再後期肺癌時,部分病人會感到骨痛和頸痛,甚至出現腦癱的情況。

黃教授說,由於早期肺癌患者的徵狀並不明顯,正正就是要做篩查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可以盡早及盡快找出早期的肺癌患者,再給予治療,有望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甚至治愈。現時因為較多患者在中至後期才發現罹患肺癌,即使經過治療,五年存活率始終比較其他癌症的患者為低,男性僅為 17.2%,女性為29.7%。

肺癌長期都是本港癌症第一號殺手,成因主要與吸煙、長期吸入二手煙等有關。
肺癌長期都是本港癌症第一號殺手,成因主要與吸煙、長期吸入二手煙等有關。

篩查可先鼓勵再資助

至於肺癌篩查的方法,黃教授表示,外地的篩查分為鼓勵方式和資助方法。本港可以先行考慮鼓勵的方式,例如在家庭醫生的層面,如果發現到來求診的病人有肺癌的高危因素,家庭醫生可以安排病人接受低劑量電腦掃描,如果檢查結果證實已罹患肺癌,便立刻轉介專科接受治療。此外,又例如吸煙較多或有肺癌家族歷史人士,可與他們商討低劑量電腦掃描的利弊。政府可以先鼓勵更多本地研究數據,才決定是否需要以資助方式安排市民進行檢測。

黃教授說,一些國家進行肺癌篩查後,得出的結果也十分令人鼓舞,例如在篩查前,所發現的第一期肺癌患者約為 16%;第二期約為 44%,第四期則為 58%,可見到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較後期的階段才發現已罹患肺癌。然而,採取篩查的措施後,第一期肺癌患者的發現率可以高達 50%,故此,對於一個肺癌較普遍的地區來說,篩查應該是一個十分有成效的措施。

黃教授指出,現時針對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方法是頗具療效,包括先為患者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然後再進行體外放射及化療,往往可以帶來很大的療效。

不過,對於較遲發現的肺癌患者,由於腫瘤可能已經擴散,治療上就可能較為困難,而成效亦會打了折扣,例如不能以外科切除,只能以標靶方式治療,雖然標靶治療會較少副作用,但也可能會影響心臟,皮膚及腸胃等。另外,即使目前最先進的免疫治療,也並不是每一名肺癌病人都適合。

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
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